APP下载

大豆黄卷和淡豆豉的本草考证△

2019-01-06刘秀玉陈随清

中国现代中药 2019年1期
关键词:豆豉黑豆药典

刘秀玉,陈随清

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大豆黄卷(Sojae Semen Germinatum)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被列为中品,是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max(L.)Merr.)的成熟种子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201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对其描述为“味甘,性平,归脾、胃、肺经。具有解表祛暑,清热利湿的功能,可用于治疗暑湿感冒,湿温初起,发热汗少,胸闷脘痞,肢体酸重,小便不利等症”[2]。淡豆豉(Sojae Semen Praeparatum)又名豉、淡豉、大豆豉等,是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的发酵加工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对其描述为“味苦、辛,性凉,归肺、胃经。具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之功能,可用于治疗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等症”[2]。现代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大豆黄卷和淡豆豉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大豆异黄酮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调节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症状等[3-10]作用,其中更有大豆黄卷治愈宫颈癌的研究案例[11]。

大豆黄卷和淡豆豉虽均为以大豆为原料炮制的药材,但无论是炮制方法、原料品种、性味归经、功能等方面都略有不同,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大豆黄卷和淡豆豉,有必要从历代本草典籍中进行深入挖掘整理,确保其临床使用安全有效,现就其本草考证如下。

1 大豆黄卷本草考证

1.1 名称考证

大豆黄卷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因其为大豆种子经发芽后晒干而成,且子叶黄色、肥厚,胚根细长、卷曲,故名大豆黄卷[1]。《本草经集注》名为“大豆卷”[12],《食经》名为“大豆蘖,黄卷”,《本草纲目》名为“豆蘖”[13],《本草便读》名为“豆卷”[14],《本经疏证》名为“菽蘖”[15]。大豆蘖者,《字正通·米部》曰:“蘖,同糱”。《说文解字·米部》曰:“糱,牙米也”。大豆黄卷为大豆之芽[16]。而到了现代,因其在发芽前须经清水淘洗和浸泡,又称清水豆卷,简作清豆卷[17]。

1.2 炮制工艺考证

大豆黄卷制法简单,在《神农本草经》时就有记载,“大豆黄卷,神农黄帝雷公无毒,采无时,去面(黑干),得前胡,乌啄,杏子,牡蛎,天雄,鼠屎,共蜜和佳,不欲海藻龙胆,此法,大豆初出黄土芽是也(御览)”[1]。在《本草经集注》中,陶弘景更是对其有详细描述“黑大豆为蘖牙,生五寸长,便干之,名为黄卷,用之熬过,服食所须”[12]。《本草图经》载:“黄卷,是以生大豆为蘖,待其芽出,便暴干取用,方书名黄卷皮”[18]。在明代一系列本草著作中,也均有“豆卷,即黑豆浸水中生芽者也”[12]“以水渍生芽蘖,大豆黄卷立名”[19]“大豆黄卷,取黑黄大豆,以井华水浸三日,取出箩内,不时以水洒之,俟生蘖芽,生长四五寸,晒干用”[20]“壬癸日以井华水浸大豆,候生芽,取(作“去”)皮,阴干用”[13]。而至现代《中药大辞典》一书中也有:“取黑大豆洗净……至芽长1 cm时,取出摊在筺内,先至有风处吹至半干,再行晒干即成”[2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有“取净大豆,用水浸泡至膨胀,放去水,用湿布覆盖,每日淋水二次,待芽长至0.5~1 cm时,取出,干燥”[2]之法。历数各代本草著作,大豆黄卷均为大豆发芽干燥后的产物,但其中《本草经集注》《本草便读》等本草典籍指出是黑大豆生芽,也有《本草汇言》指出黑黄大豆均可。在现代书籍中,《中药大辞典》《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等书指出是以黑大豆为原材料,但《河南省中药材炮制规范》等书提出以黄豆为炮制材料[22],在《中药志》中也有“现今商品主要来自黄豆和黑豆两品种,且以黄豆为主”的言论[23]。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仅指出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对原料的品种未加具体说明。对于大豆黄卷芽的长度,《本草经集注》中明确指出“生五寸长”,根据南朝梁时的度量单位,折合现代约为12.3 cm,在明代《本草汇言》中芽长度“长四五寸”,约为现代13~16 cm,古代本草描述大豆黄卷芽长大体一致,但与现代书籍中描述“0.5~1 cm”有很大差距,可见随着历史的变迁,无论是对大豆黄卷炮制的原料品种,还是发芽长度都有了不同的看法。

1.3 功能考证

1.3.1 性味归经 历代本草著作对大豆黄卷的药性认识大体相同,《神农本草经》:“味甘,平”[1]。《名医别录》:“无毒”[24]。《食经本草》:“味甘,生温”。《本草纲目》:“味甘,平,无毒”[13]。《本草品汇精要》:“味甘,性平、缓。气厚于味,阳也”[25]。

而到了现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对其描述:“味甘,平”[2]。可见,大豆黄卷在药性研究上虽有研究和发展,但对其“甘、平”的性味最终达成统一意见。现代认为大豆黄卷“归脾、胃、肺经”,而在历代本草典籍中则有不同的看法。《要药分剂》:“入胃经”。《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得配本草》:“入足少阴经气分”[26]。随着历代医家对药物临床应用认识的不同,对其入药归经也有不同的体会。

1.4 功能主治

关于大豆黄卷的功能主治,诸家本草典籍皆有记载。《神农本草经》中“主湿痹,筋挛,膝痛”[1]。《名医别录》载:“五藏(不足),胃气结积,益气,止毒(作“痛”),去黑皯,润泽皮毛”[24]。唐代孟诜《食疗本草》中首次提出大豆黄卷可“破妇人恶血”[27],而后宋代苏颂《本草图经》中也有“今蓐妇药中用也”[18]。到了明清时期,也多是沿用《神农本草经》等著作的学说,如《本草蒙筌》中“去湿痹筋骨挛疼,散五脏胃气结积”[19],《本草述钩元》中“主湿痹筋挛,膝痛不可屈伸,屈伸为曲直,象形,从治法也”[28]等与《本草经集注》和《名医别录》中对大豆黄卷功能的认知契合。《本草纲目》中李时珍认为大豆黄卷除了具有“去湿痹筋骨挛疼”的功能,还可“除胃中积热,消水病胀满”[13]。《本草汇言》中对大豆黄卷的功能也有十分形象的描述:“豆,肾之谷也。有容物之量也。体质坚脆,而性滑利,非米谷之柔韧壅滞之比。今水发为芽,启开通透发之机,所有陈故潜藏之气,以此沛然发露。若瘀血,若水胀,毋容负固而强恃矣。故蓐妇药中多用之,有行瘀血之妙也。水肿方中多用之,有行水之功也”[20]。由上可见,我国古代对大豆黄卷的功能理解较为成熟,主要为“去湿痹筋骨挛疼,散五脏胃气结积”等功能。到了现代,对大豆黄卷功能的认知逐渐转向解表退热,《中药志》中对其描述是:“清热,利湿,解表。用于暑湿发热,胸闷不舒,肢体痠痛,水肿胀满”[23]。《全国中草药汇编》认为其有“清热,除湿,解表之效,主治暑湿发热,麻疹不透,胸闷不舒,骨节疼痛,水肿胀满”[29]。《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也认为:“解表祛暑,清热利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暑湿感冒,湿温初起,发热汗少,胸闷脘痞,肢体酸重,小便不利等症”[2]。综合古今本草典籍发现,大豆黄卷自古就有“去湿痹、散胃气”等功能,而到了现代也常用于治疗湿痹筋挛,水肿胀满,暑湿表证等症。

2 淡豆豉本草考证

2.1 名称考证

淡豆豉,始载于《名医别录》,被列为中品,名“豉”[24]。《本草纲目》中称“淡豉、大豆豉”[13],《全国中草药汇编》中称“豆豉、杜豆豉”[29],《常用中药名辨》中称“香豆豉、清豆豉”[17]。

2.2 炮制工艺考证

豆豉最早在《名医别录》中出现,名“豉”,但仅言明功效,未明确指出豉的制法和咸、淡。东汉·许慎《说文》云:“豉,配盐幽尗菽者,乃咸豉也”[16]。“幽菽”指发酵后颜色发黑的豆,推断东汉时期食用的豉可能为咸豉。《本草经集注》继续延用“豉”之名,并载:“豉,食中常用。春夏天气不和,蒸炒以酒渍服之至佳。依康伯法,先以醋、酒溲蒸曝燥,麻油和,再蒸曝之,凡三过,末椒、姜治和进食,大胜今时油豉也”[12]。可见在陶弘景时期已对豆豉的炮制工艺有了较为详细的认识,但未提及咸、淡之说。到了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蒲州豉味咸,作法与诸豉不同,其味烈。陕州有豉汁,经年不败,入药并不如今之豉心,为其无盐故也”[30]。在孟诜《食疗本草》中,有“陕府豉汁,甚胜常豉。其法以大豆为黄蒸,每一斗,加盐四升,椒四两,春三日、夏两日、冬五日即成。半熟加生姜五两,既洁净且精也”[27]。从唐代本草典籍中可推断在唐代有两种豉较为出名,一种为蒲州豉,另一种为陕府豉,两者均为咸豉。明清时期之前,历代医家在使用豆豉入药时主要用咸豆豉,淡豆豉入药并非主流。到了明清时期,各位医家逐渐认识到淡豉的药用,开始强调使用淡豆豉。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虽未将“豉”单独列条,但有“豆豉系蒸熟盫晒,江右每制卖极多。味淡无盐,入药方验”[19]。强调使用“味淡无盐”的淡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豉,诸大豆皆可为之,以黑豆者入药。有淡豉、咸豉,治病多用淡豉汁及咸者,当随方法。其豉心乃合豉时取其中心者,非剥皮取心也”[13]。李时珍也提出使用淡豉,但并未排除咸豉,只说“当随方法”。李中立《本草原始》中:“淡豆豉,系蒸熟,盫晒。以淡名者,为其无盐,故淡也”[31]。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中:“豉,诸豆皆可为之,惟黑豆者入药。有盐、淡二种,惟江右淡者治病”[32]。可见,在明清时期使用淡豆豉入药已成为主流。而到了现代,在《中华本草》[3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书中谈及豉之药用也均为淡豆豉。

对于淡豆豉制作的原料,在宋代之前并未有明确要求,仅称大豆,到了宋代苏颂《本草图经》有“大豆有黑白二种,黑者入药,白者不用,其紧小者为雄豆,入药尤佳”之说[18]。寇宗奭《本草衍义》云:“大豆有绿、褐、黑三种。有大、小两类:大者出江、浙、湖南、湖北;小者生他处,入药力更佳”[34],其中“小者”指黑豆。明·陈嘉谟《本草蒙筌》云:“黑白种殊,惟取黑者入药;大小颗粒,须求小粒煎汤。紧小者为雄豆,入药方效”[19]。而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更直接指出“豉,诸大豆皆可为之,以黑豆者入药”[13]。从古代文献中可推测淡豆豉以黑豆为炮制原料入药尤佳。而在现代书籍中也遵循此种说法,《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35]等书在收载淡豆豉制作方法时均采用黑豆炮制。

对于淡豆豉的制作方法,明清时期以前因有淡、咸区别而制法不同,但在明清时期之后淡豆豉的制作工艺大体相似。《本草纲目》中有着详述的介绍:“造淡豉法,用黑大豆二三斗,六月内淘净,水浸一宿,沥干蒸熟,取出摊席上,候微温,蒿覆。每三日一看,候黄衣上遍,不可太过。取晒簸净,以水拌干湿得所,以汁出指尖为准,安瓮中,筑实。桑叶盖,厚三寸,密封泥,于日中晒七日,取出,曝一时,又以水拌入瓮。如此七次,再蒸过,摊去火气,瓮收筑封即成”[13]。此方法与现代淡豆豉加工方法相似,《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收载方法为:“取桑叶、青蒿各70~100 g,加水煎煮,滤过,煎液拌人净大豆1000 g中,俟吸尽后,蒸透,取出,稍晾,再置容器内,用煎过的桑叶、青蒿渣覆盖,闷使发酵至黄衣上遍时,取出,除去药渣,洗净,置容器内再闷15~20天,至充分发酵、香气溢出时,取出,略蒸,干燥,即得”[2]。再比较《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河南省中药材炮制规范》《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等书中淡豆豉的制作方法,大体都是加入青蒿、桑叶等覆盖发酵,至黄衣上遍时,闷蒸进行二次发酵,干燥,即成,所得淡豆豉表面黑色,皱缩不平,质柔软,断面棕黑色。

2.3 功能考证

2.3.1 性味归经 历代本草典籍对淡豆豉的药性认识稍有不同,《名医别录》认为淡豆豉“味苦,寒,无毒”[24]。《本草图经》认为“作豉极冷”[18]。《本草汇言》认为“味苦酸,气寒,无毒,可升可降”[20]。《本草品汇精要》认为“味苦,性寒、泄。气薄味厚,阴也”[25]。《得配本草》认为“苦、寒”[26]。古代医家大多认为淡豆豉“苦、寒”。而到了现代,《中华本草》:“味苦、辛、性平”[3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味苦、辛、凉”[2]。而对其归经,不同本草书籍也有不同的看法。《得配本草》认为淡豆豉“入手太阴经”[26]。《本草经解》认为其“入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手少阴心、手少阳三焦经”[36]。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载“归肺、胃经”[2]。由此可见,现代人们对淡豆豉性味归经的认识与历代本草典籍相差很大,这可能与其炮制方法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不同有关。

2.3.2 功能考证 淡豆豉在《名医别录》中称“豉”,有治疗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躁、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杀六畜胎子诸毒的功效[24]。《本草经集注》也有“暑热烦闷、冷水渍饮二三升;患脚入,恒将其酒浸以滓敷脚”[12]之言,用淡豆豉治疗暑热烦闷,后世本草书籍均在此基础上应用和增加淡豆豉的新功能。《日华子本草》中称其能“治中毒药、蛊气,疟疾,骨蒸,并治犬咬”[37]。孟诜在《食疗本草》中称:“能治久盗汗患者,以二升微炒令香,清酒三升渍”[27]。《备急千金要方》“治中酒成病。寒食气三邪,胸结腹胀”[38]。在《本草图经》中更有“古今方书,用豉治病最多”[18]。可见古人对豉之喜爱,认为其对多种病症均有治疗效果。到了明清时期大多认为淡豆豉有发汗解肌、治疗伤寒的作用。《本草蒙筌》中称其:“虽理瘴气,专治伤寒”[19]。《得配本草》中:“调中下气,发汗解肌。治伤寒温疟,时行热病,寒热头痛,烦躁满闷,发斑呕逆,懊憹不眠,及血痢腹痛”[26],此种说法与现代研究相似。《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称其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的功能,可用于治疗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等症。综合古今本草书籍发现,淡豆豉主要用于外感表证,虽不同时期各代医家对其有不同看法,但时至今日治疗伤寒感冒仍是淡豆豉的主要应用。

3 讨论

纵观历代本草书籍,大豆黄卷出现时间较早,在《神农本草经》时就有记载,而淡豆豉出现时间稍晚,早期称为“豉”,明清时期以前以咸豉入药为主流,明清时期之后才开始强调使用淡豆豉。对于大豆黄卷和淡豆豉的炮制原料,古代大豆黄卷炮制以黑豆、黄豆为主,淡豆豉炮制以黑豆为主,但在现今市场上流通的大豆黄卷却以黄豆为主,淡豆豉炮制仍以黑豆为主。在炮制方法上,古代文献中描述大豆黄卷芽长大体一致,在“12~16 cm”左右,与现代书籍中描述“0.5~1 cm”有很大差距,古代描述更像是现今的豆芽,而现今的大豆黄卷只是刚发幼芽的大豆。对于淡豆豉,明清时期以前因有淡、咸区别而制法不同,但在明清时期之后淡豆豉的制作工艺大体相似,都是加入青蒿、桑叶等覆盖发酵,至黄衣上遍时,闷蒸进行二次发酵,干燥,即成,所得淡豆豉表面黑色,皱缩不平,质柔软,断面棕黑色。在功能考证中,历代本草著作对大豆黄卷的药性认识大体相同,认为其“味甘,平。归脾、胃、肺经”,对其功能自古就有“去湿痹、散胃气”的作用,并且现代也常用于治疗湿痹筋挛,水肿胀满,暑湿表证等症。对于淡豆豉,诸家在淡豆豉的药性认识上虽有争议,但现代普遍认为其“味苦、辛、凉”。而对于淡豆豉的归经,不同本草典籍看法不同,这应与淡豆豉的炮制方法和临床应用有关。古时认为淡豆豉可治疗伤寒、暑热烦闷、盗汗、妊娠胎动等,对多种病症均有治疗效果,所以在归经认知上各有不同。到了现代,认为其“归肺、胃经”,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的功能,用于治疗外感表证。由此可见,大豆黄卷和淡豆豉的性味归经虽因炮制方法和临床应用的不同有所差异,但现今认为的功能主治仍是沿袭古方应用并未有较大变动。

猜你喜欢

豆豉黑豆药典
2020年版《中国药典》山楂叶项下金丝桃苷含量测定方法的商榷
傻蛋儿捞黑豆
嘿,小黑豆
穿山甲药典除名
母亲的豆豉火焙鱼
豆豉,老人的“长寿豆”
黑豆豆
为何要多吃醋泡黑豆
厨房准备一罐豆豉吧,能化血栓
66种中药材进入欧洲药典 未来目标达到300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