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逐瘀胶囊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研究

2019-01-05王永淑韩红艳关晓琳

陕西中医 2019年1期
关键词:宫素胶囊出血量

王永淑,韩红艳,关晓琳

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新乡453000)

剖宫产是解决阴道难产及部分孕期并发症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WHO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剖宫产率高达50%以上,伴随其而来的则是产后出血发生率的逐年增高[1-2]。产后出血病情凶险,进展迅速,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可能导致产妇丧失生育能力,严重者还会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威胁到生命安全[3]。因此,选择安全而有效的手段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缩宫素是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线药物,虽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临床的普遍认可,但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仍发现部分产妇在单独应用缩宫素后止血效果不良[4]。产后逐瘀胶囊为中药组方,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的功效[5]。本研究通过探讨产后逐瘀胶囊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并对安全进行分析,以为临床应用提供更加丰富的证据,具体情况如下所示。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272例剖宫产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6例。观察组年龄20~39岁,平均(29.07±5.39)岁;孕周37~41周,平均(38.85±1.06)周;初产妇77例,经产妇59例;产次0~3次,平均(1.33±0.54)次;剖宫产原因:头盆不称25例,羊水过少37例,瘢痕子宫69例,双胎5例;胎儿出生时体重2.3~4.2kg,平均(3.15±0.41)kg。对照组年龄21~38岁,平均(29.18±5.16)岁;孕周37~40周,平均(38.73±1.02)周;初产妇75例,经产妇61例;产次0~3次,平均(1.28±0.52)次;剖宫产原因:头盆不称23例,羊水过少35例,瘢痕子宫74例,双胎4例;胎儿出生时体重2.1~4.3kg,平均(3.18±0.43)kg。所有产妇均为择期手术,麻醉方式均为硬膜外麻醉,排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糖尿病、心肝肾功能障碍、精神类疾病、无法正常沟通、羊水过多、中重度贫血、术前抗凝治疗及恶性肿瘤者,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产妇及家属对本研究方案的目的和方法均清楚知晓,自愿加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年龄、孕周等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两组术前均积极对贫血进行纠正,通过超声检查确定胎盘位置及手术路径,麻醉生效后切开皮肤及子宫,注意需尽量避开胎盘。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于切口上方的子宫肌壁内注射缩宫素(国药准字号H32025280)20U,同时静脉滴注20U,术后4h肌注10U,后每隔12h注射1次,连续注射3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产后逐瘀胶囊(国药准字号Z20083018)0.9g/次,3次/d,口服,连续用药3d。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指标为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2、12、24h出血量及术前、术后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产后出血发生的判定:术后24h内阴道出血量≥1000ml[6]。术后出血量的计算方法:在产妇臀下放置事先称好重量的无菌浆垫,更换后再次称重,将净增质量按1.05g=1.00 ml的比例进行换算[7]。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子宫动脉阻力指数(RI)。

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由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产后出血率发生率明显较低,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无明显差别,见表1。

表1 两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2 两组术后2h、12h、24h出血量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术后2h、12h、24h出血量均明显更少,见表2。

3 两组术前、术后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两组术前PSV、PI及RI均无明显差别;术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PSV更高,而PI及RI则明显较低。见表3。

表2 两组术后2h、12h、24h出血量比较(ml)

讨 论

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也是产妇产后常见的危急重症,以往对于产后出血关注的重点为临床的急救处理,但该病救治难度大[8]。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观点倾向于产后出血的预防重于治疗[9]。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在近年来出现较大的调整,二胎妊娠、高龄妊娠急剧增多,剖宫产率也明显更高,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几率显著增加,围生期风险加大,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更成为产科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表3 两组术前、术后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术前、术后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

产后宫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是目前公认的产后出血发生的四大危险因素,其中又以产后宫缩乏力最为常见[10-12]。因此,通过药物手段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正常收缩也成为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手段。缩宫素为人工合成的多肽类激素,是最常用的宫缩剂,经非胃肠途径用药后可与子宫平滑肌上相应的受体结合而增加子宫收缩的频率和强度,使子宫肌层内部的血管受到压迫而促进创面血窦的关闭,从而减少出血量。但缩宫素在胎盘产生的缩宫素酶的作用下会在短时间内被灭活及清除,故半衰期较短,需不断增加剂量才能维持有效浓度,且当受体位点饱和后,继续增加剂量不但无效,甚至还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3-14]。

产后出血属中医“产后血崩”的范畴,认为产时创伤致失血过多而耗气,气虚下陷,冲任不固,血失统摄,溢于脉外,另一方面,气虚而血行不畅,瘀血内阻致冲任失畅及血不归经[15],故气虚血瘀是该病的主要病机,气虚为本,血瘀为标,治宜补气养血、祛瘀通经。产后逐瘀胶囊由益母草、炮姜、川芎、当归4味中药组成,益母草味辛、微苦,具有去瘀生新之功,能有效的促进胞宫内容物的排出;炮姜味苦、性温,具有温经止血、温通祛瘀之功;川芎味辛甘,性温,具有行气止痛、逐血通经之功;当归味辛甘、性温苦,具有活血补血、引导气血所归之功。四药共奏行气止痛、活血止血之效。

本组资料中,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常规使用缩宫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产后逐瘀胶囊,经分析显示,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0.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8%(P<0.05),观察组2、12、24h出血量分别为(85.95±22.18)ml、(106.58±25.89)ml、(119.78±28.16)ml,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95.43±24.63)ml、(118.34±27.25)ml、(132.43±29.22)ml(P<0.05),两组术前PSV、PI及RI均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术后PSV 为(39.46±8.21)cm/s,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18±8.15)cm/s(P<0.05),观察组术后PI、RI分别为(1.65±0.92)、(0.63±0.2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3±1.07)、(0.72±0.27)(P<0.05),说明产后逐瘀胶囊能有效的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从而增强子宫的收缩力,促进子宫复旧,而减少出血量,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对照组为2.21%,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产后逐瘀胶囊在增强临床疗效的同时,并不会引起不良反应增多,故安全性值得肯定。

综上所述,产后逐瘀胶囊能有效的改善剖宫产产妇子宫血流动力学,从而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宫素胶囊出血量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时光胶囊
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的估测方法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
聚焦“毒胶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