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气囊炎发病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案

2019-01-05田翔龙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鸡场气囊病原

田翔龙

(江苏省射阳县畜牧兽医站 224300)

鸡气囊炎是鸡场在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也是最难预防和治疗的鸡病之一。究其原因是由于该病的病原发杂,与环境、饲料营养、病原均有相关性。气囊炎可以说是让养殖户和兽医都头疼的一个疾病,不管是肉鸡还是蛋鸡一旦感染该病将很难治愈,尤其是肉鸡感染气囊炎后,严重者不得不全群淘汰[1]。当前市场上该病大量流行为我国养鸡业带来非常大的损失。如何做好气囊炎的防控,提高肉鸡、蛋鸡的生产效率是当前鸡场在生产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重要问题。由于鸡气囊炎的病因相对较多,同时病原之间又可交叉感染或继发感染,所以,在预防和治疗时要结合鸡场实际发病特点来做好工作。同时,做好环境、治疗、用药选择及方案等多方面的隐去来治疗,才能真正防控和治愈气囊炎的发生。

1 鸡气囊炎的发病特点

1.1 病原复杂

鸡气囊炎不是一个单独的病原引起的疾病,且很多情况下是由支原体、大肠杆菌等病原继发感染引起的全身性感染的症状。气囊炎仅是多种疾病中的一种临床表现。临床上常见的是大肠杆菌引起的气囊炎,多以病鸡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呼吸有啰音、咳嗽等。此外,饲养管理、病毒、细菌、支原体都可引起鸡气囊炎疾病的发生。

1.2 环境条件差

鸡舍通风系统是维持鸡舍内部空气流动的核心管理措施,直接影响蛋鸡产蛋、肉鸡生长、授精等各种正常生产。若通风系统出现弊端导致空气流通不畅、环境污浊、病原空气传播等问题,最终引起鸡群的呼吸道疾病发生和毒素在体内畜禽引起的亚健康状态。若鸡舍内氨气浓度过高会损害呼吸道支气管腔纤毛,引起口腔和鼻腔的黏液分泌减少,诱发患病鸡肺部感染和气囊对病原的清除率,导致气囊炎的发生。

除上述通风系统外,饲养密度过大、消毒不彻底或未消毒致使病原菌在笼舍内滋生繁衍,为病原菌感染创造良好的生存和传播条件。患病鸡只要及时隔离并清除,避免新的污染源产生,提高环境的洁净度更为重要。部分养殖户在养殖环境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可能觉得没问题,这是不正确的想法,希望在日后工作中药加强疾病监测和环境控制工作。

1.3 用药问题多

鸡气囊壁非常薄,血管较少,药物很难进入气囊壁,因此,治疗效果很差。在临床上气囊炎治疗困难的问题就在这里。一般常用的呼吸道药物基本较难以进入,所以在选择药物方面要谨慎做出决策。

气囊炎的病原复杂,多以混合感染出现。因此,鸡场在治疗呼吸道疾病时经常大剂量、长时间使用药物,导致药物耐药性严重。在耐药菌株方面各个地区均呈现较高的增长趋势。药物的使用对疾病未取得良好的药物与耐药性有非常大关系,而非药物本身存在问题。使用对病原(如大肠杆菌、支原体等血清型)敏感性较差的药物在延长治疗时间的同时,也增加药物成本和延误病情。一般情况下出现严重气囊炎时,死亡率较高,因此,在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同时必须选择有效的大肠杆菌药物,做好药敏试验才能选择合适的、有效的治疗药品才能准确做到针对性治疗。

1.4 结构的特殊性

鸡气囊炎主要是由鸡的特殊生理结构所致,气囊是由支气管分支出肺后形成的,大部分与骨骼内腔相通,是骨骼成为含气骨。气囊实际及时肺脏的延伸部位,所以,临床上引起肺脏炎症的疾病(如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鼻气管炎等)均可发生气囊炎。临床常见的气囊炎发生多以大肠杆菌、支原体、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传染性鼻炎病毒等病原引起,常见症状为病鸡精神沉郁、呼吸困难、有啰音,咳嗽。剖检可见气囊浑浊,有大量浑浊渗出液及气囊壁增厚,有干酪样凝块。

2 鸡气囊炎的临床表现

患病鸡只呼吸道症状非常明显。多以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不食、鸡肉髯肿胀、甩鼻、呼噜似啰音、张口呼吸、流泪等为主要症状,此外还有渴欲增加,呈黄白色下痢,羽毛松乱,无光泽,冠爪干燥无光。

剖检可见鸡冠发紫色、口腔黏液增多,严重感染者可见腹下脂肪发黄或有炎性渗出物。腹腔内胸和腹气囊呈黄色干酪物,心包积液;部分患病鸡心包炎、肝周炎病变,脾脏肿大,气管和鼻腔内充满黏液。混合感染鸡只可见肺脏充血、出血,喉头出血,肠道充血等。少量纤维素渗出,渗出的纤维素可被渗出物中的中性粒细胞所释放的蛋白酶溶解、可溶解吸收;多量纤维素渗出容易发生机化,甚至浆膜闭塞,引起器官功能障碍[2]。

3 鸡气囊炎的防治措施

3.1 严格消毒工作

鸡场要首先做好卫生消毒工作,改善鸡群的生产环境,提高鸡群对环境、疾病的抵抗的能力。建立完善的消毒管理制度,保证每批次鸡群能彻底消毒、彻底清理消毒,严格控制消毒要求和标准。定期做好饮水消毒和带鸡消毒、器具消毒等工作的前提,要做好选择消毒剂的选择,针对不同维生素选择不同类型的消毒剂。如常见的聚维酮碘、戊二醛、煤焦油酸、戊二醛季铵盐类等消毒剂更换使用,避免较差耐药问题出现。

3.2 提高营养水平

加强饲养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到饲料营养水平的提升,提高肉鸡、蛋鸡的基础健康体质和营养需求。保证鸡舍内温度、湿度的内环境和空气新鲜、通风的外部环境。减少应激、天气变化等环境变化引起的应激反应,提高员工的饲养管理水平。

在正常饲喂时建议在饲料中添加优质脱霉产品,避免原料霉变影响肉鸡和蛋鸡的生产。同时做好天气变化的预防工作,针对天气变化多变时,为减少应激反应,建议饮水添加电解质+VC,防止应激现象的出现。提高营养水平的目的是提高鸡群整体营养吸收和抗病能力、抗应激能力。

3.3 做好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工作,需要鸡场工作者要依据当前疾病流行的实际情况和鸡群的健康情况定期做好疾病监测工作。在依据疾病监测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到合理免疫。针对反应小的疫苗,要提前做好抗应激工作。如新城疫克隆苗、法氏囊普通毒株。针对鸡群21日龄不免疫则不发病,已免疫就发病这种情况,建议7日龄注射新流二联或新支流三联活苗,到21日龄不再做新城疫2 免[3]。同时还要求在免疫前后3~5d,停服抗生素、抗病毒、磺胺类药物,还应在日粮中适量添加维生素、口服补液盐等抗应激剂。疫苗接种后一定保证鸡群应激性操作减少,避免惊吓和更换饲料等,防止抗体水平持续低下或抗体延迟问题。

3.4 加强饲养管理

鸡场要做到员工培训及实际操作的传教,提高员工的薪酬待遇或激励政策,让员工对所管理的岗位能积极主动做好管理工作。及时关注员工的需求,为员工的工作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能让员工主动做好或提高工作强度,对工作的完成是效果最佳的。

饲养管理除在营养方面外,要做好环境控制,保证空气流动、卫生干净。出栏后要彻底清洗、消毒,保证卫生达到标准要求。正常饲养过程中每日至少2 次做到清理粪便,通风换气工作。及时关注天气变化,防止热、冷应激的出现。

3.5 及时合理治疗

肉鸡在传染性法氏囊或新城疫疫苗二免后容易起呼吸道的主要原因是疫苗反应,正常的疫苗反应是3~5d,而支原体和大肠杆菌是机体常在菌,此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发生支原体或大肠杆菌。因此,对于疫苗造成的呼吸道疾病可以在用完疫苗后适当使用麻杏石甘散口服液治疗呼吸道的药物来预防。

4 结语

鸡气囊炎是鸡场的重要防控对象。因病原复杂导致疾病控制方面也有相当大的难度。作为鸡场要正确认识该病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科学合理的做好疾病防控工作,提高养殖效益。

猜你喜欢

鸡场气囊病原
基于副气囊的平流层浮空器高度控制
守护企鹅,相伴近十年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红尾皇冠鱼头洞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性分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鱼类烂身病病原研究综述
“乾元浩杯”全国优秀青年鸡场海选公益活动河南站启动
高田气囊案
迷你救生充气囊
Observation on Activities of Air Sac in Opened Body Cavity of Chick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