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牦牛巴氏杆菌病药物治疗

2019-01-05铁成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氏杆菌牛群牦牛

铁成

(青海省兴海县龙藏乡畜牧兽医工作站 813399)

由于巴氏杆菌疾病危害性较大,且具有传播速度较快、死亡高和死亡速度快的特点,必须要进行有效防治。其传播途径多样,既可以通过直接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播,且其由于反复治疗,病原细菌具有一定的抗性,在治愈上具有一定难度。

1 实发病例

以同仁县某乡镇的一个实际病例为对象进行案情回顾。2018年10月13日,养殖户到乡镇兽医站上报其经营的养殖场出现一种高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短短2d 内已经相继有8 头牦牛发病,兽医站工作人员立即前往该养殖场进行检查。通过全面调查发现,5d 前该厂饲养的一头牦牛被犬科类动物咬伤,饲养员对伤口进行简单处理后,将受伤牛赶到牛群中放牧,3d后牛群中突然出现一种急性传染病,牛群表现为咽喉肿胀、呼吸极度困难、咳嗽不停、流泪、高烧不退,第二天早上牛群中的一头小牛突然死亡,其他牛也出现类似症状。工作人员还对该场的放养环境进行调查,该场的养殖模式为放养,其放牧地点地势低洼、存在较多死水潭,常作为牛群的饮用水源。工作人员初步判断该养殖场的疾病为败血症,对生病牛进行隔离控制,随即对病情进行检验,以便于明确病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控制疾病传播,降低养殖场的损失。

2 临床表现

观察该养殖场剩余陆续发病的牛,患病初期体温会急速升高,达到42℃以上,出现倒毛现象、精神萎靡、行动懒散、心跳加速、呼吸急促、食欲不振、肌肉出现抖动现象、口流白沫、两眼流泪、眼结膜发红,且伴有便秘现象,逐渐演变为腹泻。发病中期,在患病牛喉部、颈部等部分地方出现炎性水肿现象,外在表现为红包,用手触摸时患病牛会进行躲避,拒绝触碰,体温仍表现为高温[1]。患病后期,患病牛呼吸极度困难,改用腹式呼吸,腹泻现象加重,精神状态持续下降,动作稳定性不好,经常左右摇摆,在其死亡前后,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

3 病理解剖诊断

为明确患病牛的病理性原因,工作人员解剖患病牛发现,患病牛体内几乎全部器官都伴有出血现象,且其咽喉部位、颈部、胸前皮下组织等都出现了明显的水肿现象,胸腔内部还存在大量液体。牛舌肿大,内含透明但浑浊的淡黄色液体,呼吸道黏膜出现炎症,肿大。患病牛的肺叶组织出现肝样变化现象,小叶稍有增宽,黏膜出血,肺叶上存在血斑和血点,脏器外观颜色为灰白色、炭红色和暗红色,将其横向切开后可以看到类似大理石纹样的纹路,患病牛胃黏膜也伴有出血现象。

4 病因分析

根据临床反应以病理解剖分析,可以将疾病范围锁定为巴氏杆菌病、炭疽病和气肿疽其中一种,但因为3 种疾病的发病症状过于相似,需要进步分析诊断。牦牛患巴氏杆菌病和炭疽病时,临床反应都是体温极高、呼吸困难、先出现便秘后变为腹泻,粪便中含有黏膜片和黏液,属于急性传染病,不同之处在于牛炭疽病的肿胀现象不止发生在颈部和胸部,其他部位也会伴有肿胀情况发生,死亡时会从口腔、鼻腔等流出紫黑色液体,血液不能像平时一样凝固,这些不同的症状患病牛均未出现[2]。牛气肿疽和巴氏杆菌病都有呼吸急促、食欲不振或完全不进食、体温极高的情况,但牛患气肿疽病时还会在肩部、腰部、背部、臀部等处出现炎性肿胀现象,肿胀部位温度较低、皮肤较为干燥,这些不同之处在该场患病牛身上均有体现。结合以上分析和患病牛的临床表现、解剖分析,初步诊断该养殖场的牛所患病症为巴氏杆菌病,其病原体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5 治疗措施

由于已经对其病原细菌进行确诊,可以考虑应用药物来杀灭巴氏杆菌,在治疗中,考虑到多少性巴氏杆菌容易产生抗性,可以选择2 种及以上的抗生素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同时进行消炎,选择复方磺胺对甲氧嘧啶呐、葡萄糖生理盐水、安钠咖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需要坚持不断治疗,直至病状消除,病牛恢复健康。此外,在进行西药治疗的同时,还可以采用中药治疗,在此就不在赘述。在平时养殖过程中还需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养殖区域的环境卫生,定期清理和消毒,做好防寒保暖,合理控制饲养密度,避免疾病快速传播。同时,在小牛时期做好疫苗接种,从源头上进行管控。

6 结语

牦牛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突发性传染性疾病,危害性大,死亡率高,极易给养殖场造成损失,但其并不是不可控的,一方面可以通过做好平时牛群饮食饮水管理、环境卫生清理消毒工作来进行预防,另一方面,当牦牛患病时可以通过中西结合的方式对疾病进行治愈,从而降低养殖场的损失。

猜你喜欢

氏杆菌牛群牦牛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羊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跟着牦牛去巡山
与牛共眠
试论羊布鲁氏杆菌的综合防控措施
牛牛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