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猪饲养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技术
2019-01-05徐从凤
徐从凤
(江苏省涟水县畜牧兽医站 223400)
1 保育猪饲养管理的重要性
保育猪指断奶到60~75日龄,此时是继哺乳仔猪后管理的又一重要时期。因为保育猪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后期育肥的效益。而且,保育猪生长发育快、对疾病的易感性高等特点,需要精心喂养。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决定保育猪的上市时间,若要获得良好的断奶后生长性能,必须从营养、环境、疾病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偏重任何一方都不会获得理想效果。
2 保育猪的界定
从生长发育来看,生猪至少要经历哺乳、保育、生长肥育这几个阶段。
保育阶段是指仔猪断奶至保育结束这一阶段,通常为5周。仔猪断奶后失去与母猪共同生活的环境,加上饲料类型和环境发生改变,对其生长发育是很大的应激,这一阶段的猪容易掉膘,体质虚弱,发病率增加,饲养管理不当容易形成僵猪,甚至死亡[1]。因此,搞好断乳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十分关键。
3 保育猪饲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3.1 断奶应激及处理
3.1.1 原因分析
断奶后,生猪营养补给由母乳向保育料转变,这种转变对仔猪肠道来说是最大的应激。实际上,在营养吸收养分补给方面,消化系统都能根据进入肠道的食物做出调整,以最大程度的满足机体营养需求。为此,喂料管理不善,不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很容易诱发消化道类疾病[2]。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佳、抗病体质差、不明诱因的腹泻,甚至易诱发其他传染性疾病,加重致死率。
3.1.2 解决措施
保育猪生长各阶段中,断奶应激是不可避免的环节。但如何将这一应激降低到最低程度,以保证保育猪平稳过渡到保育阶段是每个养猪生产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为此,建议准备断奶前3d 开始让仔猪熟悉保育料的味道和性状。可尝试在产床上播撒少量的保育料,通过诱食让仔猪消化系统慢慢适应。但注意量尽量要少,以熟悉味道和性状为主,避免过食造成不良影响。另一方面,断奶补料阶段,不能一次性断料。应逐渐降低喂奶次数,降低母乳比例。逐渐增加保育料数量,增加采食比例,这样能很好的减少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3.2 环境突变应激
3.2.1 原因分析
断奶前仔猪跟母猪生活。断奶后仔猪独立生活,生长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保育栏替代分娩栏。这样陌生的环境,仔猪需要离开母猪的心理安抚,需要调整与其他仔猪的相处,需要适应保育管理,这些都是不小的应激,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处理不得当会给生猪造成各种不适感。
3.2.2 解决对策
离开母猪进入保育栏,为增强仔猪的环境适应感,可尝试在保育栏中涂抹少许母猪排泄粪尿,这样能保证仔猪始终有母猪还在身边的感觉。进入保育舍的第一天,可在饮水中加适量的电解质,增强仔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经过几天的观察,如果还有不适应的仔猪,可尝试用长效土霉素、硫酸头孢喹圬混悬液等长效抗生素肌注,以降低机体因抵抗力降低而造成的疫病感染。同时,早期疾病控制方面,应以消化道疾病控制为主,尽量安排少吃多餐,对消化道疾病的预控效果不错。
3.3 饮食行为变化
3.3.1 原因分析
仔猪断奶初期不少仔猪断奶前的吮吸习性尚未改掉,表现为断奶后在保育栏中仍然有吮吸乳头的行为,甚至寻找目标源吮吸同栏其他仔猪的脐部。这一行为可导致不少仔猪局部化脓或形成脐疝病症。此外,合群后同栏仔猪先天的争强好胜习性,会使同栏中不同仔猪强弱突出,无论在饮水、采食还是在行为表现上均会出现明显差异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影响到同群仔猪出栏的整齐度。
3.3.2 解决措施
务必要及时隔离、集中调教同栏中有吮脐部行为的仔猪,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和影响。同时,还可以在圈舍中通过投放玩具的方式吸引仔猪注意力,对降低这种行为的发生效果同样不错。仔细检查仔猪,有脐部出现红肿、有炎症的仔猪应及时隔离治疗。康复后尝试在腹部涂抹刺激性物质,如风油精、清凉油、苦药水等,通过气味驱散仔猪的吮吸行为。仔猪争食抢食是社群猪只生存竞争的天性,很难控制。应及时挑拣那些弱小猪只集中饲喂管理,确保出栏猪只的整齐度。同时,严格控制同群密度,减少打斗的机会。
3.4 温湿度差异变化
3.4.1 原因分析
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营造适宜的温湿度对进入保育期猪只的生长极为重要。通常情况下,温度决定环境冷热程度,湿度决定空气导热性能。而对生猪而言,不同禽畜自身汗腺不发达,体表温度的控制主要靠热传递实现。不合理的温湿度势必会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关于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根据以往经验,必须要作为一个整体去调控,达到最佳的生长环境。如在寒冷的冬季,相对湿度如果低于45%热传导效率较低,空气导热性能较差,此时生猪不会感觉冷。而如果相对湿度高于65%,热量会自猪体迅速传导进空气,这样仔猪反而会觉着冷。同样温度下,有的猪群表现正常,而有的则扎堆、怕冷,很大的原因在于湿度不同。所以,温湿度的调控应作为整体来安排。
3.4.2 解决措施
可通过湿帘、风机、火炉等设备控制保育猪舍温湿度,进行合理调控。用炉火控制温度,配合合理的通风管理。用湿帘控制湿度,配合合理的通风管理。通常情况下,断奶后一周的猪只,温度应控制在26~30℃,相对湿度控制在 50%~60%。断奶后两周至育肥期,温度应控制在20~26℃,相对湿度控制在40%~50%,这样能保证仔猪始终处于舒适的环境中。如配用传统的温湿度计,务必要及时添加,保证盒内始终有水。此外,最好能保证传统温湿度计与数显温湿度计的配合使用,这样能保证数据的准确,减少误差。
4 总结
就保育猪养殖管理而言,始终会面临断奶应激、环境突变应激、饮食行为变化、温湿度差异变化等几个过程的变化,这几个环节应激给猪体的健康影响较大。
对此,必须要提前做好应激管理预案,要意识到很多应激是不可避免的,务必要做好缓冲应激的心理准备。针对断奶应激,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降低喂奶次数,增加保育料数量,增加采食比例。针对环境突变应激,可尝试圈舍中涂抹少许母猪排泄粪尿,或者在饮水加适量的电解质以缓解应激的影响。针对有吮脐部行为的仔猪,可通过投放玩具的方式吸引仔猪注意力,或者在腹部涂抹刺激性物质,靠气味驱赶仔猪。此外,温湿度控制很关键,适宜的养殖环境往往是生猪高产的前提保障。为此,可尝试用湿帘、风机、火炉等设备,进行合理调控,为保育猪营造好的育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