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因素对猪只健康的影响及控制措施

2019-01-05李晓波

中国畜禽种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猪只温湿度粪污

李晓波

(河北省迁安市农业农村局 064400)

1 环境因素对猪只健康的影响

环境是猪场的基础,是保证猪只健康生长的关键因素。环境条件较差会导致猪只长时间处于亚健康状态,导致生产性能下降,影响养殖效益。

1.1 猪场选址对猪只健康的影响

猪场选址要综合考虑地势、空气、土壤、水源等多方面的因素。如果猪场建设在空气质量较差的地区,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会影响猪只呼吸系统健康。土壤和水源如果被寄生虫、致病微生物等污染会增加养殖场的发病率。低洼处或河道边建立的猪场湿度较高,猪只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容易发生皮肤病、蹄病等。靠近公路或居住区的养殖场容易遭受噪音、粉尘等的侵袭,致使猪只患病。

1.2 猪场内的布局对猪只健康的影响

猪场内的生活区、生产区、管理区等布局设置的不合理也容易对猪只健康造成威胁。生产、生活不分区不利于猪场内疫病的防控,部分猪场没有设置隔离观察舍,无法对引进猪只进行隔离观察,容易导致外界疫病的侵袭。猪场内的粪污处理设施设置不合理,为病原微生物滋生提供有利条件,导致猪场患病率增加[1]。

1.3 猪舍内环境对猪只健康的影响

猪舍内的环境控制工作是日常养殖中的重点,包括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空气质量控制、环境卫生控制等。温湿度不合适容易使猪只出现应激反应,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发病率增高。猪舍内的空气质量是影响猪只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因素。良好的环境卫生控制能减少猪舍内的病原微生物数量,降低发病率。

2 环境控制措施

2.1 科学选址

猪舍应选择远离公共生活区、远离工厂和其他养殖场的背风向阳地区,要求地势高燥,附近有充足干净的水源。附近没有疫区,同时还应考虑猪场内的电力和运输条件。

2.2 合理布局

猪场内的设施和布局要符合实际生产需求,并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设置。猪场内要包含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且各个分区之间要根据用途和风向依次排列,设置围墙进行分隔。设置引进猪隔离观察舍,并远离生产区。门口设置消毒池,猪舍要有一定的采光,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猪舍内的地面要光滑,便于处理粪污。此外,猪舍构造还应兼具防寒保暖和遮阳避暑的作用[2]。

2.3 控制好猪舍内的温湿度

空气温湿度是评价猪舍内温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温度过低容易导致猪只发生感冒等疾病。温度过高会使猪只出现热应激,引起疾病。猪舍内温度控制要点是冬季的防寒保暖和夏季的防暑降温。

2.4 加强猪场环境管理

对猪场的环境进行良好的管理是打造猪健康生长发育环境条件的基础保障,只有对猪场的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猪只获得良好的生存环境。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养猪技术也得到一定进步,对猪场的管理方式也在不断更新变化。因此,及时调整猪场内的管理程序要及时,同时,对猪场制定环境管理措施还能对养殖人员进行约束,以保证环境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2.5 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猪场要结合当地疫病发病特点和流行情况,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制定符合本场实际养殖需求的消毒免疫制度,并要严格执行,避免疫病对猪场的侵袭。首先,猪场内的器具、设施,猪舍内外环境、猪场周围环境、粪污池、排污道等均需要定期消毒,有疾病发生时需要进行紧急消毒。消毒剂的选择要安全、无害,对猪只没有刺激性,也不能腐蚀器具设备。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且免疫接种前后避免消毒。

2.6 注意日常饲养的环境管理

日常饲养过程中要注意对环境的管理。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动物禁止一同饲养。饲料保存室要远离粪污。猪舍内要有良好的通风。定期打扫猪舍内外环境,保证饮水的清洁,水源附近禁止放置污水、垃圾等。对于新引进的猪只要进行隔离饲养观察,确保无病后才能进场饲养。在猪场内发生疫病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对猪场内的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随意堆放[3]。

3 小结

本文主要论述内容是猪场环境及其控制措施。了解猪场和猪舍的环境特点、管理需求、设备与环境控制之间的关系能更好地完成环境控制工作,并对猪场内设备实施、控制措施进行评价,随时调整环境控制方案,以保证猪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在较高的水平。

猜你喜欢

猪只温湿度粪污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现状 存在问题及对策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我国大型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配套粪污处理设施装备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提高装猪坡道装载效率的研究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基于AT89C51的数字型蚕用温湿度计的设计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基于温湿度控制的天气预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