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2019-01-05曹守玉
曹守玉
(山东省临沭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 276700)
猪人工授精技术在生猪生产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推广实施中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加以解决。
1 政府层面
政府政策对良种推广作用巨大,社会效益明显。2007年开始,国家开始实施生猪良种补贴政策,给予中标的良种猪精液每剂补贴10 元,每头能繁母猪每年最多补贴40 元。政策只对猪精液生产企业给予补贴,对推广其他环节没有顾及。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采购的补贴精液产品还需配送、配种、服务等其他环节配套跟上,这几个环节无经费保障,仅靠市场运作会影响政策的落实效果,也给政策实施带来一定困难。该项目在具体落实时还需要配套的资金支持,尤其是乡镇人工授精配种站点的资金支持,只要这样才能把这项工作做的更扎实有效。建议在财政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对猪人工授精项目实行全面补贴,解决种公猪站、推广机构、配种站点的困难,摆摊各方面的困境。
2 种公猪站方面的问题
开展人工授精需要建设种公猪站,在选址时不要和种猪场、商品猪场放在一起,要保持一定距离。一是因为母猪的使用年限长,数量多,难免会出现传染病,给种公猪造成防疫压力。独立的公猪站公猪数量少(一般60~100 头),容易控制疫情。二是公猪站的采精室要单独设立,不要和公猪舍放在一起,避免精液污染。三是种公猪站的扶持问题。良好的种公猪站居于人工授精的龙头位置,非常关键。
3 种公猪引种问题
把好种公猪引种关,一是确保公猪健康,从正规的大型种猪场引种,没有猪瘟、蓝耳、圆环、布病、伪狂犬、口蹄疫、非洲猪瘟等传染病。二是生产性能高,测定成绩达到标准。杜洛克达到100kg 体重,测定期日增重800g 以上;长白、大白在1000g 以上。三是品种特征明显,具有明显的改良效果。
4 人工授精操作问题
有的人工授精站在生产时不按照操作规程,随意性大,采精、稀释、分装、运输等无操作规程,使得精液质量差,产仔数少,受胎率低。有的采精室和公猪舍没有隔离,易受污染;有的使用的耗材质量差;有的运输时无缓冲设施,对精液质量产生影响。
自检环节。有的种公猪站没有批批检查,对质量控制差。
输精环节。猪人工授精输精操作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对全面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影响较大,因为输精不好会造成受胎率下降,产子数少,母猪利用年限低,患病严重,给整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带来负面影响[1]。
5 推广方式问题
目前,猪人工授精推广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规模化猪场自己配置人工授精站,解决本场的母猪配种问题[2]。这种形式较多,普遍存在于大型的猪场、公司。二是种公猪站+规模化猪场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中小规模猪场使用较多。三是种公猪站+人工授精配种站点+农户,这种模式目前最多,效果较好,适应小规模养猪场户。其中,配种站点承上启下,对其管理和培训十分重要,可影响到整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的成败。近几年实施的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乡镇设立的配种站点发挥了重要作用,必须加强管理,严格要求,切实做好政策宣传和技术服务工作。
6 关键环节控制问题
(1)精液质量。每份精液 60~80ml,精子数量 30 亿个,活力保持在0.7 以上。
(2)公猪健康检查。定期检查种公猪健康,发现蓝耳、布病、伪狂犬等病要坚决予以淘汰。
(3)实验室设施设备齐全完好,保证正常使用,按操作规程检测并做好记录。
(4)保证采精室和公猪舍隔离,防止污染。
(5)严格执行公猪免疫程序和母猪输精技术操作规范。
7 技术培训问题
人工授精技术看似简单,实则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技术要求,对配种效果、疫病控制、种猪健康影响较大。要注重培训工作,培养人工授精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从基本理论、实践操作各个层面加强学习指导。培训要讲求实效,不走过场,坚持问题导向,有针对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理论实践结合,把人工授精这项工作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