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厦门水产种苗业的发展思路

2019-01-05郭清辉杨丁言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24期
关键词:虾苗厦门市苗种

郭清辉 杨丁言 王 虹

水产苗种是水产养殖业的物质基础,是养殖业生产的关键环节。搞好水产苗种生产的监督管理,使之适应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对于调整和优化渔业的结构,提升渔业行业整体效益,保障渔业持续、稳定、高速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工作部署,结合历年来入场检查和宣教工作,开展厦门海洋与渔业课题项目调研,对全市的水产种苗业发展情况进行摸查,重点对海沧区鳌冠村和翔安区刘五店村近百家苗种繁育场进行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历程

厦门水产苗种产业曾经历过辉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二十年期间,厦门水产种业以对虾苗种为主,是对虾苗种规模化生产的发祥地,更是闻名全国的对虾苗种供应基地。

据2002年调查数据显示,这次普查的全市241家水产苗种场,从事水产苗种生产工作的职工有1470人,占地面积117.6公顷,育苗水面12.81公顷,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5053.38万元。其中以生产经营为目的234家,占总数97.1%;以生产海水苗种为主的苗种场227家,占总数94.2%;生产对象包括鱼、虾、贝、藻、蟹、鳖类等。以虾苗生产为主的对虾育苗场181家,占总数75.1%,年实际生产能力118.4亿尾虾苗;其次是藻类育苗场40家,占总数16.6%,年实际生产能力1181.75万个贝壳;再次是鱼类育苗量年实际生产力2.9亿尾鱼苗、21万公斤鱼种;爬行类育苗量年实际生产能力5240万粒。这些苗种有41.8%在本省销售,半数以上供应外地,销售南至海南岛,北到黑龙江,遍及全国各地,形成了我市水产苗种产业市场。

产能高峰期出现在2006年,当年厦门市拥有水产苗种场415家,已成为全国海水虾苗的主产地。415家水产苗种场主要是生产各类虾苗,其中淡水场3家、海水场412家。这些苗种场的虾苗生产量达3643亿尾,产值3.61亿元,占全国海水虾苗生产量的70%左右,产品90%以上销往外地。

二、现状

目前,厦门市水产苗种场大约202家,生产的主要苗种是虾苗、石斑鱼苗、海马、鲍鱼等,年产值约5亿元,从业人员8千人左右,现有虾苗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亿元。厦门虾苗业拥有显著的人才优势以及气候、交通、对台等区位优势。产业化技术水平长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虾苗业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有着遍布全国的虾苗销售网络。每年有上千厦门人活跃在全国沿海各地,从事虾苗培育、暂养、销售、技术服务等业务。“厦门虾苗”曾经是厦门水产业的一张名片。

厦门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战略区位和资源优势,本世纪初,厦门市政府制定具体政策和规划,把推进海洋经济建设提到日常事务。2002年开始,实施西海域养殖清退、补偿工作,整治面积达70平方公里,投入经费2.3亿元,清退海区养殖1333.33公顷;2006年5月,环东海域的养殖清退开始,浅海吊养和滩涂养殖的清退主要为同安湾海域和厦门岛东部海域共91平方公里,涉及125个村庄、10万农业人口,退出的水产养殖面积达到7719.66公顷,涉及厦门滨海岸线长约60公里;从2018年厦门市开始全面清退海域养殖。

受市场供给和产品价格因素的影响,以及苗种生产场地因政府宏观发展而进行拆迁清退的需要,加上全国各地的苗种生产技术日趋成熟,降低购苗成本、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苗种下塘成活率等因素影响,购买当地苗种进行养殖成为养殖户首选,鉴此厦门市水产苗种产业急剧萎缩也就不足为奇了。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厦门市实施的“飞海计划”中,有134人次的水产苗种从业人员,到全国各地开展技术输出就业,主要涉及品种是对虾及鱼类苗种的培养,区域分布福建省、海南省、广东省、江苏省、河北省、浙江省、山东省、天津市以及东南亚韩国、越南等国。“易地养殖计划”中,也有少数企业,到本省的其他地区及外省建厂,开展水产苗种繁育的活动。

三、发展思路

要发展苗种企业不能完全依赖于苗种,而是要依托良种打造平台,通过打通产业中的关键环节来促进种业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目前很多的苗种场的优势就是低研发成本,低设施成本,也许假冒伪劣就是他们的优势。水产养殖现在还是在拼成本的时代,还没有进入到品牌时代。在苗种上很多的养殖户根本不关心品牌,企业基本也不太关心品牌。水产行业即将进入品牌经营时代,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食品安全战略,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这就必须要有保障品质的商品鱼养殖。

1.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给与扶持

水产苗种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通过与苗企负责人座谈,认为企业从宏观方面来讲,主要是来自六个方面的困惑:一是土地属性;二是苗种生产相关证件发放;三是苗种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不高,有量无价;四是苗种生产企业主体身份问题;五是全面海域清退,易地养殖面临各种风险;六是苗种生产企业纳税和吸纳退养渔民情况。政府应出台发展水产苗种业的相关政策,并及时落地实施,包括苗种业规划、提高组织化程度、品牌保护等制度,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水产苗种业违法行为。

目前厦门市政府对水产苗种业发展及从业人员的转型,也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如:“飞海计划”“易地养殖计划”“工厂化循环水设备补贴”“渔农民转产转岗转业技能免费培训”等。

2.水产苗种产业应从“做大做强”到“做精做细”

缺乏有效的产业开发政策与管理机制;科技成果可供产业转化的面窄;转化率较低,科技投入力度不够;社会投资体系力度不够。保障水产种苗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种苗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在水产良种研究、选育、引进、繁殖、销售及质量监督等方面还未能形成产业化。今后应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完善和健全水产种苗生产体系、管理和质量监督体系、科研体系,促进水产种苗业稳定、快速和健康发展。

随着区域规划和功能的改变,以及全市海域水产养殖的退出,可供水产苗种产业发展区域受到限制,水产苗种产业 “做大做强”的理念已不切合实际,企业应从“贪大”转型,走向“做精做细”,实施分工合理的商业化(或工厂化)科研育种体系,工厂化循环水育苗对于节地环保是首选的举措。

3.设立水产种业园区,打造产业链

建设水产种业园区,是水产种苗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一是可以提升苗种业的集约化水平,土地利用率比现有作坊式小育苗场可提高30%。二是通过园区建设,设施设备全面升级,为苗种业人工育种和健康化育苗技术研究提供有效的研发平台。通过提升种质和健康化育苗技术,从根本上提升苗种的质量。三是以园区为平台,加强海峡两岸水产种业的交流,引进台湾水产种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四是通过园区建设,规范育苗生产工艺,规范废水处理与排放,减少滥用药物和废水排放,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五是鼓励专业研究机构入驻园区建设水产种业研发及相关技术服务设施,推进苗种业“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商业化研发模式的建立,引领产业升级。以园区建设实现苗种生产良种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无害化。

4.亲本档案管理工作仍然薄弱

有些育苗场无力或忽视品种选育、更新,同系亲本长期使用,导致种质退化,甚至由于使用的亲本携带病毒,所育出来的苗种也是病毒的携带者,苗种质量差,如果在养殖过程中遇到不良的环境条件,则容易发生病害,致使养殖生产者经济收益受损,甚至全军覆没,影响往后的养殖生产。亲本种质的退化,阻碍着名特优新养殖苗种的生产,不能适应高产、优质、高效渔业的发展。

5.建立健全水产苗种检验和检疫机制

鼓励和支持水产优良品种培育和推广的基础上,加强对水产苗种种质、质量、疫病和药残的检验检疫工作,规范水产苗种场自身的检验和检疫制度,促进水产苗种场养殖生产操作规范和标准进行生产,从生产的源头把好水产苗种的质量,保护养殖生产者的权益,是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加大我市水产苗种检验和检疫机构的运作力度,严肃《渔业法》《水产苗种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规范水产苗种生产行业市场。

6.加强水产职业技能培训,提高生产者技术水平

目前,我市水产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已开展多期海水水生动物苗种繁育工的培训,但还不能满足众多从业人员的需求。对苗种场的技能鉴定和职能培训的工作重点,今后要根据苗种场的生产特点,避开育苗季节,扩大职业工种培训范围,加大技术资格培训力度,提高苗种生产职工队伍的技术素质,做到持证上岗。

7.完善苗种场管理工作,及时掌握苗种生产动态

将水产苗种场的登记列入日常数据管理工作,及时对新建的苗种场进行登记,同时对停止生产经营活动的苗种场进行变更,掌握好全市水产苗种场的分布和数量,为上级主管部门进行科学决策、宏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此外,充分发挥驻厦海洋科研和高等院校的优势,增强海洋渔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提升海洋渔业总体竞争力;尽快建立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建立海洋渔业投资基金;加强渔业基础建设和管理,抓好大项目建设;强化海域使用综合管理,积极服务海洋经济;加快厦门市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建设;严格行政执法,保障海洋与渔业发展;推广高效、节能、环保的生态养殖模式;加快水产品精深加工,搞好水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推动政府政策的落实,积极推进水产种苗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

猜你喜欢

虾苗厦门市苗种
2022虾苗采购指南全新出炉!近50家优秀苗企等您来挑选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生产情况的公示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七彩屋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舫山第二小学
不降价,不促销,业务员仅3人,他们一年却能卖出虾苗50多个亿
市场全面升温!虾苗/成虾两开花!2021小龙虾如何能一招制胜?这个模式可以帮到你
2021虾苗采购指南出炉了!近50家优秀苗企等您来挑选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关于溧阳市青虾“太湖2号”苗种扩繁体系的公示
厦门市妇联打造“爱在厦门”交友联谊互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