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结合如何实现良性循环
2019-01-05金艳华
金艳华
(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强调要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提倡种养结合利用模式,特别是2017年农业部制定了《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建设规划(2017—2020年)》,《规划》从7个部分阐述了我国实施种养结合循环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这为我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经济循环发展指明了方向和努力的目标,就是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
1 我国种养结合下养殖业的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前,整个农业没有做到机械化、集约化生产的时候,中国传统农业就是种养结合模式,养殖产生的粪便污水直接还田,用于农业生产,生产出来的粮食人民食用,一部分又用于养殖业。而随着养殖业逐步集约化、工厂化、专业化,养殖场产生了大量的养殖废弃物,而种植业越来越机械化,农田多使用化肥作为养分供给的主要方式,养殖粪便从原来的资源沦为了随意堆弃污染,健康循环的生态系统被抛弃,导致畜禽粪便污水处理问题出现,食品安全也一再挑战大家的极限,如何通过一系列手段来干预,让生态系统循环良性地运转起来,那就需要提倡种养结合模式,让种和养紧密衔接。目前,有很多地方、企业为我们“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种养结合一体化循环发展模式。
2 国内外种养结合的思路和参数
实际国内外种养结合的根本核心就是“以地定畜”,与我国现在提倡的“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种养结合发展模式思路是一致的。在美国,提倡的是养分平衡,就是你有多少消纳土地,就可以养多少畜禽。在欧洲,强调的是载畜量的概念,就是你有多少畜禽就需要配套多少消纳土地。在德国,实行的是家庭农场制,农场面积决定了养殖畜禽的数量。目前,我省采用的参数是10亩地能养30头猪或者3头奶牛或者6头肉牛或900只蛋鸡或者1800只肉鸡或10只羊。
3 种养结合的几个关键点
3.1 源头减量
养殖污染一方面要治理,另一方面就是源头减量。实际在养殖场中,产生的粪污量是可控的,如何实现减量,除了在清粪工艺上体现,要采用干清粪以外,还要避免饮水过程中的漏水或者玩水情况的发生,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为每个单元安装水表,可以直观的反应用水量,及时发现水浪费情况,及时纠正。
3.2 畜禽粪便落地真正应用
实际在种植业中是亟需有机肥的,特别是瓜、果树种植及设施农业,但为什么现在的使用率低呢,有以下几条原因:首先,有机肥的利用效果是大家公认的,比如,果树使用有机肥,在果品质方面就有一定的提升,但因为有机肥的肥效不均衡,导致农民不能完全依靠有机肥来实现增产增效。其次,使用有机肥的成本问题,成本主要是施肥的成本,特别是在现在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的现状下,人工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导致明知道有机肥好,却用不起,不能用。这就要我们解决有机肥的品质稳定性问题,现在迫切的需要建立一套有机肥发酵标准流程和评价标准,来规范有机肥生产和品质控制,让农户完全相信有机肥,减少无机肥使用量或者不使用。同时,让有机肥真正使用到农田中,让有机肥到地,这最后一公里问题,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有机肥市场还是个潜力很大的市场,这一方面需要政府的引导和监管,同时需要市场利益驱动,让有机肥事业做下去,让社会获得更好的环境,让人民获得更安全的食品,让企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3.3 建立种养结合体系促进畜禽资源化利用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无论在法律、科研、生产实际还是政府指导监管上,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短板,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推进此项工作。这就需要国家出具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程、制度来规范、约束和监管,同时需要技术部门配套推出生产技术体系、服务体系,地方相关部门建立种养结合或者资源化利用团队,深入实际指导养殖场进行转型升级,来实现资源化利用落地。
4 种养结合带来的效益
从经济效益来看,这是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好模式。目前农民土地大多依赖于化肥,种养分离导致土地有机质下降,土质板结,使化肥利用率降低,导致使用量增大,致使种植成本增加。实行种养结合,以畜禽粪便替代化肥,极大地减少了化肥使用量,降低了种植成本,同时还可以提高产量获得安全绿色有机农产品,提升了农产品附加价值。从社会效益来看,种养结合、以养促种,彻底改善了农村环境条件,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符合我国目前的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从生态效益来看,种植业与养殖业相辅相成,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极大地促进了生态的良性循环,土壤结构及土土质性能得到改善,最终达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者的高度统一,有利于农业持续、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