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列缺联合循经推拿治疗急性乳腺炎23例

2019-01-05孟书德付雪鸽董永书

中医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乳腺炎乳汁肿块

孟书德,付雪鸽,董永书

(1.河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河南 郑州450046;2.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450004)

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妇女常见疾病之一,尤以初产妇多见,多发生在产后第3~4 周,占乳腺感染性疾病的75%[1]。临床主要表现为患侧乳房红、肿、热、痛,局部结块,乳汁排出不畅,严重者排乳不通,导致不能正常哺乳,常伴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等全身症状[2]。若治疗不及时易形成脓肿,需外科手术,切开引流排脓以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严重影响到产后哺乳质量及产妇的身心健康[3]。急性乳腺炎属中医学“乳痈”范畴,哺乳期乳腺炎又称作“外吹乳痈”。中医学认为:“乳痈”之成,多因厥阴之气不行,阳明经热熏蒸而成。《医宗金鉴》载:“外吹者,由母肝、胃气浊,更兼子吮乳熟睡,鼻孔凉气,袭入乳房,与热凝结肿痛,令人寒热往来,烦躁口渴。” 2016年9月—2018年7月,笔者采用针刺列缺联合循经推拿治疗急性乳腺炎23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选择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23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34岁,平均(25.20±2.37)岁;病程最短1 d,最长9 d,平均(2.31±1.13) d;其中初产妇18例,单侧乳房病变20例,双侧乳房病变3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乳房胀痛,乳汁排泄不畅,其中14例患者病变侧乳房结块明显,伴有发热者6例。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西医外科学》[4-5]中的急性乳腺炎初期的标准。①患者多数是哺乳期妇女,尤以未满月的初产妇为多见;②初起时患侧乳房肿大,胀痛或触痛,晚乳或翻身时痛甚;③乳汁排泄不畅或无乳汁排出,疼痛部位多发生在乳房外下象限;④可伴有恶寒发热或呕吐、恶心、胸闷、骨节酸痛等;⑤初起时患部压痛,结块或有或无,皮肤微红或者不红。患侧腋下常可扪及肿大的淋巴结,并有触痛;⑥患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

2.2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7]的诊断标准。①初起乳汁排出不畅,乳房胀痛难忍,有结块,皮色不红或微红,全身多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大便干结等症;②乳头皲裂感染邪毒,乳汁排出不畅,乳房胀痛难忍,皮色不红或微红,全身多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等。凡具备①、②两项之一即可诊断。

3 治疗方法

给予针刺治疗,主穴:选取手太阴肺经之列缺穴。腧穴定位: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 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凹陷中[8]。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两手位于身体两侧,医者双手及针刺部位常规消毒后,选取直径为0.30 mm,长度为40 mm的毫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苏食药监械生产许20010020号),针尖方向朝向肘窝,逆经脉循行方向平刺进针约20~30 mm,待得气后,行快速捻转泻法,持续行针。同时给予推拿,操作方法:在温度适宜的房间,注意私密性,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医者位于患乳侧与患者相对,暴露患乳[9]。从腕至肩按揉手三阴经;针感达病所后,停止按揉手三阴经,并继续对列缺穴行捻转泻法,助手以四肢掌指关节为着力点,顺着输乳管方向,由乳房根部至乳头轻揉患侧乳房数遍[10],注意不触及乳晕、乳头,对乳房的按摩动作要轻柔、和缓,同时也要对肌肤施加一定的压力,推动速度宜缓慢,不要求局部发热,意在于推动气血运行,同时避开乳房部肿块,后用左手拇食指固定患处轻揉肿块,逐渐加力以患者耐受为度,待有乳汁排出后,手法结束。推拿结束后起针,起针后再提拿双侧肩井穴数遍。1 d 1次,每次30 min,3 d为1疗程,1~2个疗程内判定疗效。

4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参考文献[11-12]的标准。治愈:发热、局部红肿、压痛、乳汁不畅症状均消失。好转:以上症状、体征减轻,无发热、肿块缩小、疼痛缓解、排乳部分通畅。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或局部成脓,化脓时乳房红肿疼痛加重,肿块变软,有应指感,肿块溃破。

5 结 果

痊愈12例,好转9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1.30%。

6 病案举例

例1 患者,女,28岁,2017年8月6日初诊。主诉:右侧乳房疼痛3 d。现症见:右侧乳房内上象限可触及,约3 cm×2 cm肿块,触之压痛明显,乳汁不下,皮温正常,纳可,眠差,舌红,苔薄微黄,脉弦滑。患者3 d前哺乳时右侧乳房被幼儿胳膊撞击后,出现疼痛乳汁流出不畅等症状,自行按摩、热敷,效果差,遂来针灸科就诊,经检查诊断为急性乳腺炎。西医诊断:急性乳腺炎。中医诊断:乳痈,证属气血郁滞型。治宜疏通气血,通乳散结。给予针刺推拿治疗,患者取坐位,针刺列缺穴,并按揉手三阴经,引导经气上行,使气至病所;得气后停止按揉手三阴经,并持续强刺激列缺穴,配合按摩乳房,待乳汁流出通畅后,手法结束,起针,最后拿双侧肩井穴。本患者在按摩乳房2 min后有少量乳汁滴出,10 min后乳汁可流出,继续按摩2 min后乳汁流出通畅,量慢慢减少,停止按摩,结束行针,将针起出,共接取乳汁约100 mL。全部治疗结束后查体示:患者右侧乳房内上象限肿块减小,约有黄豆大,压痛消失。嘱患者回家后自行按摩乳房加热敷,直至肿块消失,防止再次碰撞乳房,正常哺乳,注意乳头清洁,及时排出多余乳汁,不适随诊。2 d后电话回访,患者诉肿块已消失,乳汁充足、流畅。

例2 患者,女,23岁,2018年3月15日初诊。主诉:双侧乳房胀痛,左侧乳房胀痛伴结块3 d。现症见:左侧乳房下方散在结节,较大者约2 cm×2 cm,局部皮温增高,皮色微红,有触痛,初诊时体温37.7 ℃。双侧乳房胀痛,乳汁不畅,左乳下结节,体温升高,纳差,眠可,善太息,舌红,苔白,脉沉弦。患者初产,正常母乳喂养,平素乳汁充足、排乳通畅,3 d 前因琐事与家人争吵,情绪波动,心情不畅,悲伤欲哭,2 d前出现双侧乳房胀痛,排乳不畅,左侧乳房下方出现多个米粒样大小结节,右侧乳房无结节,家属劝服用路路通、王不留行茶水1 d后效果不佳,遂至本科就诊。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比率轻度升高。西医诊断:急性乳腺炎。中医诊断:乳痈,证属气机郁滞。治宜调理气机,通乳散结。治疗方法同上,增加针刺太冲穴,并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常规针刺、推拿治疗过程中,双侧乳房乳汁逐渐流出通畅,结束治疗,将针起出,共接取乳汁约75 mL。治疗结束后查体:患乳结节部分消失,压痛明显减轻。嘱患者回家后自行按摩乳房,直至结节完全消失,注意调畅情志,保持心情舒畅,回家正常哺乳,多余乳汁及时排出,不适随诊。3 d后复诊时症状完消失。

7 小 结

急性乳腺炎属于中医学之“乳痈”的范畴,朱震亨《丹溪心法》云:“乳房阳明所经,乳头厥阴所属,乳子之母,不知调养,怒忿所逆,郁闷所遏,厚味所酿,以致厥阴之气不行,故窍不得通,而汁不得出,阳明之血沸腾,故热胜而化脓。”提出本病与胃和肝关系密切,可因心情抑郁导致肝气郁滞,饮食不节致胃热壅阻,使乳络阻塞不通,乳汁郁积,郁而化热,形成乳痈[13]。乳络不通是主要病理变化,乳汁郁积是形成乳痈的直接原因,乳汁郁结成乳房肿块,局限在乳络管道之间,使乳络不通,不通则痛,故常表现为乳房胀痛,有肿块,肿块柔软光滑,乳汁不畅[14]。中期郁积加重,肿块渐大,日久化热,热势渐盛,故见肿块增大,疼痛愈重,皮肤灼热,进一步发展则热盛肉腐而成脓。笔者认为“痛则不通”而气为血之帅,故以行气作为本病的主要治疗法则。列缺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两经交会与胸部,针刺列缺穴可通调胸部之气,行气活血。同时列缺穴为肺经之络穴,通于阳明经,同名经同气相通,故强刺激列缺可疏通阳明经气血;“肺主气朝百脉”古又称雷电之神为列缺,有通上彻下之能,乳房位属上焦,因此针刺列缺可达宽胸理气,通经活络之功。另外肝气升于左而肺气降于右,左升太过右降不及而为病,针刺列缺可增强肺气的肃降,以治疗太过之肝气蕴结乳房而发生的病变[15-16]。肩井穴属足少阳胆经(肝胆经互为表里)与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故取肩井穴既能疏泄肝之郁结,又能泻胃之积热[17]。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针刺同时配合按揉手三阴经,既可助经气运行,又可宣散胸部郁滞之气机。《圣济总录·乳痈》记载:“新产之人,乳脉正行,若不自乳儿,乳汁蓄结,气血蕴结,即为乳痈。”因此在日常调养中,乳母要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乳头清洁,并及时排出多余乳汁避免积乳,饮食清淡以尽量减少乳痈的发生。

猜你喜欢

乳腺炎乳汁肿块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消痰化瘀降脂方治疗肿块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疗效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乳汁点目需谨慎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