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的环境卫生与猪病的防治措施①
2019-01-05张少华
张少华
(元江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云南玉溪653300)
近年来,中国猪场的养殖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猪场环境卫生以及猪病问题的发生,使养殖场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而,有必要对猪场环境卫生的控制要点以及猪病的防治措施进行深入研究。
1 猪场环境卫生控制要点
1.1 圈舍内温度控制
圈舍内温度的高低常常会对猪饲料的消耗以及增重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对于初生仔猪,在其初生后一周以内都需将室内温度控制在32~35℃,接着每7 天降低2℃;对于保育猪,其圈舍温度应当控制在22~27℃;育肥猪舍应当控制在17~20℃;产房内的温度应当低于25℃。
1.2 空气中有害气体控制
栏舍内有害气体超标,不仅会对猪只肠道的消化造成影响,还会大大提升猪只呼吸道疾病发生的概率。因而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尤其是在温度较低的冬季必须要做好猪舍内的通风换气控制。
1.2.1 抑制厌氧菌发酵
首先,应当为猪群提供一个不利于厌氧菌活动的条件;其次,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此外,还需加强通风换气。
1.2.2 改善养殖条件
在猪群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为其提供不同的全价配合饲料,保证饲料中氨基酸含量与猪实际的生长需求较为接近,进而有效减少粪尿中氨源的水平;另外,由于劣质饲料本身存在不良气味,其适口性较差,在饲养过程中会出现抛洒以及剩料问题进而产生不良气体,因而不得为猪群提供劣质饲料[1]。
1.3 控制空气中尘埃
空气中过多的尘埃不仅会导致猪体表面形成皮垢,出现发炎以及破裂现象,还会导致猪只患有结膜炎;另外,尘埃也是可以促进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因而必须对空气中的尘埃进行有效播,控制。在饲养过程一方面要保证室内适宜的湿度,另一方面要将猪舍内的污物及时清除,以防尘土飞扬;此外还需保持合理的通风换气。
2 猪病防治措施
2.1 搞好消毒工作
首先,要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消毒药物的配制;其次,在消毒过程中要保证喷洒均匀,速度不得过快;另外,无论是环境消毒还是带猪消毒都应在固定的时间范围内进行;最后,要对人流、物流以及车流同时进行彻底消毒。
2.2 做好疫苗免疫工作
首先,严格按照当地实际情况以及猪群的健康状况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其次,为了保证所选择接种疫苗的质量,应当选择具备较高信誉度以及知名厂家所生产的疫苗;此外,应当采取科学并且规范的措施来进行疫苗的运输以及保存;另外,应当由专人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方法对猪群进行免疫注射。
2.3 正确引种以及隔离
猪场内应当尽量坚持自繁自养。对于新引进的种猪必须要进行15~30 d 的隔离,只有保证隔离期内未出现任何疾病才可进行混群饲养。
2.4 对病死猪及胎衣恰当处理
对病死猪、剖解猪、母猪产后的胎衣等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以防因病原微生物的扩散而威胁其他猪群的健康。
随着猪场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必须要加强对猪场环境卫生的控制以及猪病防治工作的重视,进而保证猪群的健康,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