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强筋小麦新品种龙辐09358
2019-01-05张宏纪刘文林刘东军杨淑萍
张宏纪 刘文林 孙 岩 刘东军 杨淑萍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哈尔滨150086)
大兴安岭沿麓中强筋或强筋麦产业带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条件所生产的强筋小麦原粮可与加拿大硬红春相媲美。每年所生产的强筋原粮对满足省内外面粉加工企业需求提供了重要补充,培育强筋或中强筋类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是近20多年来本地区育种单位所最为关注的育种目标[1]。虽然生产上已推广种植了多个主栽品种,但是由于多变的气候条件,生态类型上各具特性的强筋或中强筋小麦品种数量还难以满足当前生产需求[2-3]。龙辐09358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通过辐射诱变结合常规育种技术培育的小麦新品种,2018年4月通过了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麦2018001。该品种具有高产、中强筋抗病耐密植、生育期中熟等特点,适宜在黑龙江省春麦区种植。
1 选育过程
2004年配置杂交组合(克88-418/山东95-9195),当年用0.8万γ射线处理其F0种子后,温室加代,M1混合脱粒。2005年春将种子单粒点播于田间获得M2植株,田间锈病接种鉴定,按育种目标选株。入选单株纳入育种程序,并按系谱法处理,于2009年在M6决选品系代号龙辐09-358。2010-2012年进行产量对比试验,2013-2014年进行异地鉴定。多年试验表明该品种熟期中熟类型,品质优异、产量高、抗病性强、秆强度好、耐密植,于2015年申请参加黑龙江省北部中熟组区域试验,2016年续试。2年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5044.2kg,较对照品种克旱19增产4.2%,在2017年的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4267.9kg,较对照品种克旱19增产6.7%。2015-2017年分别经沈阳农业大学植物免疫室和黑龙江省农科院植保所进行秆锈病、赤霉病与根腐病的接种鉴定,并进行了品质检测,所有指标已达到审定要求。2017年12月报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评审,2018年4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龙辐09358(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通告2018第007号)。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龙辐09358为春性品种,在适应区全生育期85d左右,属中熟类型。幼苗半直立,叶略宽,色黄绿,植株繁茂,前期发育较慢,后期发育较快。株型收敛,穗脖较长,株高93cm,花为半开颖型,小花数一般为17~20个。穗纺锤型,有芒,籽粒长椭圆形、红粒,角质,千粒重38g,容重810g/L。基部节间较短,茎秆有弹性,田间表现出较强的抗倒伏性。生育前期抗旱,后期耐湿性好,全生育期表现抗逆性强。另外麦穗口较紧,不易落粒。抗穗发芽,落黄好。
2.2 品质 2010-2018年经农业部谷物检测中心连续多年分析,蛋白质含量 15.77%~17.36%,湿面筋 33.1%~38.9%,吸水量 59.4%~63.8%,沉降值 59.8%~66.8%,形成时间 4.4~25.2min,稳定时间4.3~35.7min,最大拉伸阻力 198~650E.U.,延伸性20.9~23.6cm,能量 67.5~192.2cm2。从以上品质分析结果看,蛋白质、湿面筋虽然年度间有变化,但是数值都维持在较高水平;粉质仪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以及拉伸仪的最大抗延阻力等3个指标年度间变化幅度较大,说明其受环境影响较大。但是,拉伸仪的延伸性基本在20cm以上,说明该品种的延展性较好。整体看龙辐09358的品质潜力非常好。
2.3 抗病性 2015-2017年经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连续接种鉴定表明,该品种对秆锈生理小种21C3CTR、21C3CFH、34C2MKK、34MKG等均表现为高抗至免疫。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连续接种鉴定表明,龙辐09358中感赤霉病、根腐病。温室自然发病结果显示,该品种轻感白粉病。
3 产量表现
2010-2012年在研究所内进行产量对比试验,每hm2平均产量5232.8kg,较对照品种垦红14增产11.5%;2013-2014年进行异地鉴定,平均产量4916.4kg,较对照品种克旱 19 增产 8.1%。2015-2016年参加黑龙江省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5044.2kg,较对照品种克旱 19 增产 4.2%。其中,2015年有60%的试验点增产,2016年有70%的试验点增产、30%的试验点平产。2017年参加黑龙江省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4267.9kg,较对照品种克旱19增产6.7%,10个试验点全部增产。
4 耐密植性
2017-2018年进行了耐密植试验,种植密度范围为600万~ 850万株/hm2,施肥水平375kg/hm2,耐密对照品种为克旱16(黑龙江第一主栽耐密品种)。结果显示:龙辐09358具有较强的耐密植性,与对照品种克旱16相当,即使在850万株/hm2的条件下,田间仍未出现倒伏情况;在低于750万株/hm2密度条件下,克旱16产量更高。但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龙辐09358较克旱16的增产幅度从 -7.36%~2.23% 呈递增趋势,在 850 万株 /hm2密植条件下,增产幅度达到最高值2.23%。在相同施肥水平上,龙辐09358在800万株/hm2密度条件下产量达到最大值5485.2kg/hm2。以上结果充分说明了龙辐09358耐密植增产特性。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选茬、整地、施肥 前茬最好以大豆茬和马铃薯茬为好,如必须选择玉米茬时,要特别注意玉米秸秆和根茬的处理。所有的茬口都要避免有农药残留问题。若有轮作计划,采取秋深翻整耕,秋施肥;春整地时,最好是征地后直接播种,以免跑墒。每hm2施肥量为纯氮80kg、五氧化二磷90kg、氧化钾50kg;秋施总量的2/3,其余1/3作种肥施入。如果春整地施肥时,全部肥料一次性分厢施肥。
5.2 种子处理与播种 播前选用戊唑醇类药剂或敌委丹等按照要求进行种子包衣,预防黑穗病和根腐病。春季土壤化冻5cm时机械耢地,按照650万~700万株/hm2保苗计算播种量,采取10cm行距机械条播。为预防春季干旱,播后及时镇压,1周后根据天气情况再镇压1次。
5.3 田间管理 根据苗势和土壤墒情,3叶期压青苗1~2次。化学除草,及时防虫[4-5]。为提高粒重和改善品质在开花至灌浆期可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溶液(尿素5kg+磷酸二氢钾2.25kg)[6]。
5.4 适时收获 在小麦完熟期,注意天气情况适时收获,根据当地实际生产条件选择机械直收或割晒收获[7]。为保证籽粒品质,收获期若雨水较多,一定要注意收获后籽粒的晾晒,使其含水量低于13%入库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