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整形修剪在园林绿化养护中的调节作用

2019-01-05

新农业 2019年15期
关键词:营养器官枝梢调节作用

张 宇

(沈阳市园林绿化管护与城市建设综合执法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0)

园林树木各部分生长具有一定相关性。整形修剪主要就是根据这些相关性来发挥其优越的调节作用,包括对树木生长和发育的调节作用。整形修剪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生物学效应、生态学效应和生理学效应来实现。

1 整形修剪的生物学效应

1.1 器官、组织数量和比例的改变

对树木短截、回缩、疏枝、摘心、除蘖、环剥、断根、摘叶等措施是将树木某些器官减少。通常是营养器官的减少,如将枝、叶、芽的去除,达到某种生长、结果的平衡,有时是为了全树,有时是为了局部。如基部3个主枝之间平衡的调节主要采取强主枝强剪(即修剪量大些),弱主枝弱剪(即修剪量小些)。在修剪过程中,主要是剪去营养器官,但往往连同其上的花芽及叶芽一起剪去。“大年”(指开花结果过多的年份)剪去过多的花芽,促使其多发枝条,达到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改变整个树体代谢的方向。

1.2 器官姿势的改变

弯枝、扭梢等措施直接改变枝梢的原来姿势,可以把较直立枝梢的角度拉大,减缓生长势。也可将较水平枝竖立,从而改变原有枝条的角度和生长势。短截、摘心、断根(移栽时)等措施削弱顶端优势,使新生的器官方向改变,使树体空间得以充分利用。枝梢的姿势对树体下一年的生长有很大影响。

1.3 形成伤口及损伤

疏剪、刻伤、环剥等修剪技术会造成一定的伤口,这些伤口对树体产生了一定生理影响,利用伤口损伤其输导组织,来调节生长与开花结果,应用得当,效果是很好的。

2 整形修剪的生理效应

营养器官的生长常与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出现养分的竞争。这两者在养分供求上,表现出十分复杂的关系。因此,必须在土、肥、水综合管理的基础上,通过修剪来调节生长与开花(结果)、衰老与更新的矛盾。一般情况下,若想加强营养生长,应促使修剪后多发长枝,少发短枝,有利于养分集中于枝条生长;为使其向生殖生长转化,则剪后应多发中、短枝,少发长枝,促进养分积累,用于花芽分化。因此,在修剪时首先要留有足够数量的枝叶等营养器官,再留有一定数量的花果等生殖器官。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在数量上要相适应。

修剪能改善光照条件,提高光能的利用率,增加光合作用强度,调节光合产物的运转及分配。采用环剥等方法可改变枝梢中的碳氮比,促进花芽形成。对徒长树和衰老树更新,都是改变树体的代谢方向及强度,使得生长和结果得以协调。整形修剪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制造、积累、运转、分配及各类营养间相互关系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但只起调节作用,不能制造营养物质。

由此可见,修剪的实质是调节营养及激素的运转与分配。修剪利用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平衡规律所产生的效应是双重的、可变的。在实践时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应用。

3 整形修剪的生态学效应

整形修剪调节了树木个体和群体的结构,改变了生态条件,更有利于树木生长,实现立体开花。

3.1 光照和温度的改变

放任不剪的树木,树冠内枝条丛生,光照条件恶化,以至内部枝条的同化能力减弱,成为纤细枝,失去结果能力,甚至枯死。剪去相互交错的密集枝条,改变了个体或群体的光照条件,能使树木通风透光,使余下的枝条光照充分,正常开花结果。良好的树形,通风透光好,能立体开花结果。对内膛的枯枝、过密枝、纤细枝的疏除,也是进行光的调节。修剪后的树冠有一定大小和高度,在一定空间上发展,各树的树冠间(尤其是行间)留有一定间隔。树冠内骨干枝配置合理,这样整个树冠内的枝群,自上而下,自内而外,都能得到一定光照,能保证枝叶正常的生理活动。通过整形修剪,保持整个树冠的立体分布、一定的枝叶和一定的叶面积指数,群植的树木形成一定的群体小气候,对外界的温度变化起到缓冲作用。

3.2 水分和空气的调节

树冠不修剪,枝条密集交叉,气体交换不畅,在进行光合作用时,群体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很快下降,进而会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使得一部分枝叶成为无效枝叶,最终导致平面树形。在正确的修剪下,树冠通风透光,改善了气体条件,防止枝条交叉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光合作用中的气体交换,保证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修剪还可以加强根系的吸收作用,同时减少叶面积的蒸腾,在“开源”“节流”两个方面起调节作用。由于蒸腾面积的减少,使得保留部分的含水量增加,提高植株的抗旱性。通过修剪,改善光照条件,内膛小枝因得到了光照而营养增加,利于花芽分化,开花满树。

猜你喜欢

营养器官枝梢调节作用
He knows he has wings
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
乡夏晨曲
聚乙二醇渗透胁迫对苜蓿幼苗营养器官离子含量的影响
提高植物营养器官含油量的研究进展
自噬对骨代谢的调节作用
鸟飞过冬天
Ad36感染对维吾尔族肥胖患者progranulin表达的调节作用
不同植物对煤矿废弃地土壤重金属富集转化规律
喜马拉雅紫茉莉营养器官的产量和boeravinoneC的空间动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