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生态建设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9-01-05赵忠良

新农业 2019年18期
关键词:生态效益林农林业

赵忠良

(宁城县八里罕镇政府,内蒙古 赤峰 024000)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相继出台多项政策对该领域进行扶持,同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已经被国家相关部门列入重点发展领域,建立稳定、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已是开展该项工作的大势所趋。分析实际情况,我国在林业生态建设领域仍存在一定问题,有待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解决。

1 我国林业生态建设现存的问题

1.1 总体发展水平偏低

从整体上看,我国林业生态建设工作规模较大、面积较大,但是质量水平仍有待提升,建设效果与预期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片面强调人工造林、单纯种植某类树木品种、生态建设结构配置的合理性有待提升等。另外,相关部门对于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治理效果欠佳,无法充分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基于技术层面具体分析,现有的造林技术落后、树种单一也是造成树苗成活率偏低、制约林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1.2 宣传工作有待加强

在日常工作中,相关部门在开展林业生态建设过程中,对自身工作的宣传力度不足。面向林农的行业宣传、推介、教育、培训工作有待加强,在普及生态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方面有待加强。许多林农在生产观念上普遍认为“还林为辅、种地为主”,单纯关注经济收益,忽视生态效益。在行业宣传方面,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措施营造更一致的认同、更广泛的共识,从而为林业生态建设奠定思想基础和舆论氛围。

1.3 投入水平有待提高

林业建设的属性决定了该项工作的周期较长,涉及到的领域较多,对于资金的需求量也会随之变大。近年来,我国一直持续加大对林业的支持力度,投入的资金也在不断增加,但是仍然无法满足该领域生态建设的需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的建议

2.1 规范管理经营

首先,根据各地种植情况,适当增加林木品种,丰富生态林培植种类。注重巩固重点林木的核心地位,及时改良劣质树种,坚持“实事求是、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进行树苗选育工作。重视种植区域的日常管理,加强对林农的培训工作,实现科学管理,促进林业市场健康发展。其次,适当鼓励该行业中介机构的建立,加大第三方力量,借鉴其管理模式与服务理念,进一步延长林业生态建设产业链条,规范木材产品市场。第三,及时了解市场动态,注意加强对产业布局的合理化调整,争取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作机制,确保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2.2 增加资金投入

通过投入充足的专项资金,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就政府部门而言,重点是准确评估发展趋势、科学编制资金预算、及时落实专项资金,在资金使用的过程中,加强专款专用、分级管理和统筹安排。同时,积极吸纳社会各团体及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林业生态建设,吸引社会投入,拓宽资金渠道。此外,通过补贴林农提高其参与生态建设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林业生态建设作为生态环保的重要内容,其重要地位与作用日益显现。通过采取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才能在该领域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猜你喜欢

生态效益林农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land produces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灰色关联投影理论在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估中的应用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林业深化改革 林农共享红利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业
林农复合系统支撑沟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