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凉市肉牛产业的发展对策

2019-01-05

新农业 2019年18期
关键词:秦川平凉市草畜

杨 晓

(平凉市农科院草畜研究所,甘肃 平凉 744000)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的“金三角处”。截至2018年末,全市牛存栏39.64万头,出栏30.15万头,牛肉总产量3.02万吨,均居全省农区首位;全市牛产业增加值15.7亿元,年均增长20%;农民人均从牛产业中获得现金收入951元,占农民人均收入14.6%。牛产业已成为平凉地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1 肉牛产业存在的问题

1.1 资金支持不足

一是贷款难。在目前金融政策下,信贷门槛高、程序繁、额度小,贷款周期短、利率高,导致养殖(场)户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弱。二是项目少。就当地情况来看,农牧业投入水平低于水利、林业的投入,而且农牧业项目资金大多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直接用于发展的资金偏少。

1.2 龙头企业薄弱

肉牛规模养殖企业占比小,科学养殖水平低,管理粗放,养殖效益不明显,示范带动效应不强,未能提振农民规模发展肉牛业的信心。同时,肉牛养殖组织化程度低,养殖户没有抱团发展意识,市场竞争力、话语权弱,利润多被中间环节获得,养殖户的收益徘徊在较低水平。

2 肉牛产业发展的对策

2.1 推行种草养畜,注重草畜配套

一是以国家农业农村部“粮改饲”的战略部署为契机,引进兼用或专用青贮玉米品种,加大示范推广力度,优化饲草结构。二是加快人工草地建设步伐,大力实施连片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地资源保护和利用工程,建植优质饲草料基地,实行以草定畜、草畜配套,走可持续的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三是充分利用冬闲田、林下、果园隙地等种植优质牧草,提高土地资源对畜牧业的贡献率。

2.2 健全良繁体系,打造产业品牌

一是加强本地秦川系黄牛的品种资源保护,不断提高优质基础母牛的数量与质量,扩大基础能繁母牛群体。二是以秦川系黄牛为主,加快本地肉牛的品种选育步伐,培育性能优良的品种或品系。三是以本地秦川系母牛为母本,以利木赞为父本实施二元杂交改良。

2.3 加大资金投入,保障产业发展

肉牛养殖是一项周期长、投资大、起步较难的产业。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肉牛产业发展投入,建立支持肉牛产业发展的稳定的投入机制,充分调动农民养牛积极性,助推全市脱贫攻坚进程,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

猜你喜欢

秦川平凉市草畜
傅雷的称赞
换座
在雨中“躲雨”的绵羊
宋尚有局长在甘南调研草畜平衡等工作
该得奖的李老师
浅谈原州区草畜产业发展情况
平凉市出台生态护林员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河南省优质草畜品种选育推广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平凉市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
平凉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