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稻中籼新组合徽两优106 的 选育及配套技术
2019-01-05陈慧珍邓辉明李国林陈凯荣黄良萍张建宏黄胜波刘建萍
邱 箭 陈慧珍 邓辉明 李国林 陈凯荣 黄良萍 张建宏 黄胜波 刘建萍
(1 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西 萍乡 337000;2 江西农嘉种业有限公司,抚州 344000)
徽两优106 是江西农嘉种业有限公司、萍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于2013 年联合选育的两系杂交稻中籼新组合,其亲本来源为1892S/萍恢106。2016 年申报参加省区试时命名为徽两优嘉占,审定时更名为徽两优106。2016-2017 年参加江西省一季稻组区试,每hm2平均产量9324.15kg,比对照Y 两优1 号增产6.54%,表现株型适中,整齐度好,分蘖力强,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丰产稳产性好,生育期适宜,稻瘟病抗性较强,适应性广,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018 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通过安徽、湖北、湖南3 省引种备案,在2019 年第三届“江苏好大米”评比中获金奖。
1 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1.1 不育系1892S 1892S 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培矮64S 的变异单株选育的两用核不育系[1-2]。该不育系不育期间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不结实率均为99.97%;在合肥不育期30d 以上;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达60% 以上;米质较优,达国标GB/T 17891-1999 优质稻谷3 级标准,糙米率80.4%,精米率74.0%,整精米率67.2%,粒长6.5mm,长宽比3.0,透明度1 级[3]。在萍乡夏季播始历期72~74d,主茎叶片数14 叶。
1.2 恢复系萍恢106 2011 年冬从国际水稻研究所引进的新品系TME80518 材料中发现1 株分蘖较强、叶微卷的优良单株,用五丰A 与其测交。2012年正季在萍乡观察父本和测交组合,父本表现出较整齐、株叶形态好、叶微卷、落色好、米质优、恢复力强等特性;组合表现为株叶形态好、生育期适中、有效穗数多、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后经系统选育和连续测交筛选,于2013 年育成中籼恢复系R106。2017 年2 月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命名为萍恢106,7 月获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公告,公告号:CNA017597E。
1.3 配组过程 2012 年夏在萍乡用光温敏核不育系1892S 与萍恢106 测配,于2013 年分别在海南和萍乡观察其杂种优势,均表现较好。在萍乡作一季稻种植,全生育期129d,与Y 两优1 号相当,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好,成穗率较高,叶片直立、略卷,后期落色好,米质中等,田间抗性较好。2013 年在萍乡进行小面积制种,于2014-2015 年参加多点试验,优势表现突出,2016-2017 年先后参加江西省一季稻组区试和生产试验,表现突出;2018 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赣审稻20180011。
2 特征特性
2.1 农艺性状 该品种株型适中,剑叶挺直,叶色绿,长势繁茂,分蘖力强,抽穗整齐,稃尖紫色,穗粒数多,结实率高,千粒重较小,熟期转色好;株高115.4cm,成穗率较高,大田成穗率57.9%,每hm2有效穗数273.0 万穗;穗长23.7cm,每穗总粒数190.7粒,实粒数160.7 粒,结实率84.3%;谷粒无芒、长宽比3.3,谷壳薄,籽粒饱满、淡黄色,千粒重22.5g。在江西萍乡作一季稻栽培,5 月18 日左右播种,8 月17 日左右始穗,9 月22 日左右成熟。2016-2017 年参加江西省一季稻组区试,2 年平均生育期127.0d,比对照Y 两优1 号短2.1d。
2.2 稻米品质 2017 年参加江西省区试米质检验结果:出糙率80.5%,精米率72.0%,整精米率66.3%,粒长6.2mm,粒型长宽比3.4,垩白粒率22%,垩白度6.2%,透明度1 级,碱消值4.5,直链淀粉含量12.6%,胶稠度90mm。徽两优106 米饭食味较好,在2019 年第三届“江苏好大米”评比中获金奖。
2.3 抗性 该组合抗倒伏性较好,历年试种示范田间未发生倒伏。抽穗扬花期耐高温能力较强,结实率在80%以上。2016-2017 年江西省区试稻瘟病自然诱发鉴定结果:2016 年穗颈瘟平均损失率为1.7%,稻瘟病综合指数为1.1,对照Y 两优1 号穗颈瘟平均损失率为51.4%,稻瘟病综合指数为7.2;2017 年穗颈瘟平均损失率为5.2%,稻瘟病综合指数为2.0,对照Y 两优1 号穗颈瘟平均损失率为40.3%,稻瘟病综合指数为5.9。2 年平均穗瘟损失率为3.45%,综合指数为1.55,稻瘟病抗性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Y 两优1 号。
3 产量表现
一般大田每hm2产量为9.0 t 左右。2016 年江西省一季稻组初试,每hm2平均产量9295.05kg,比对照Y 两优1 号增产6.04%,极显著;2017 年续试,平均产量9353.25kg,比对照Y 两优1 号增产7.03%,极显著;2 年区试平均产量9324.15 kg,比对照Y 两优1 号增产6.54%。
2017 年参加江西农嘉种业有限公司组织的多点试种示范,均表现分蘖力强、长势旺盛、稻瘟病抗性好、高产稳产、后期落色好、适应性广。其中在抚州市临川区河埠乡、赣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吉安市安福县、宜春市樟树市、上饶市玉山县等地试种面积共1.2hm2,每hm2产 量9353.0~9843.9kg,5 个 试 验点平均产量9622.5kg,比对照Y 两优1 号平均增产6.70%;同年在江西新余示范种植3.2hm2,最高产量达12525kg。2018 年在江西抚州作一季+再生稻种植10.7hm2,每hm2头季产量11313kg,再生季产量4575kg,表现高产稳产。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时播种,适龄移栽 在江西省作一季稻栽培,一般5 月15-20 日播种为宜,每hm2秧田播种量150kg,大田用种量15kg。用强氯精浸种消毒,少浸多露,保温催芽,促发芽整齐一致,切忌播哑谷。秧田每hm2施45%复合肥300kg 作基肥,2 叶1 心期施尿素60kg,并喷施15%多效唑1.5kg。湿润育秧秧龄不超过30d。移栽前5~7d,秧田每hm2追施尿素75kg作送嫁肥,移栽时确保主茎带2~3个分蘖。栽插规格以20cm×26.7cm 为宜,每穴插2~3 粒谷苗,插基本苗90 万/hm2以上。
4.2 科学肥水管理 该组合需肥水平中等偏上,宜采用重施底肥、早施追肥的施肥方法。以基肥、有机肥、复合肥为主,中后期控施氮肥,后期看苗补肥。中等肥力土壤,一般每hm2施纯氮150~195kg,氮、磷、钾的施用比例为1.0∶0.5∶0.9。科学调控水分,移栽返青后干湿相间促分蘖;够苗晒田即当每hm2总苗数达到270 万~300 万时,及时断水晒田,其晒田程度视禾苗长相、土壤质地、天气情况等确定。孕穗期以湿为主,保持田面有水层;抽穗期保持田间有浅水;灌浆期以湿润为主,后期干干湿湿,保持根系活力。切忌断水过早,以免根系和叶片早衰,影响籽粒充实度和米质。
4.3 病虫害防治 用强氯精浸种预防种子带病,秧苗期防治稻飞虱,带药移栽。大田期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病虫预报,及时施药防治纹枯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稻瘟病重发区注意防治稻瘟病。
5 制种技术要点
5.1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在萍乡或宁都制种,父母本抽穗杨花期一般安排在8 月上旬,因此父本在5 月10 日左右播种,母本在5 月25 日左右播种,错期15d,叶差3.5 叶。父本每hm2用种量为4.5kg,母本为30.0kg。一般母本3.5 叶、父本4.5 叶左右(或母本秧龄13~18d、父本秧龄15~20d)移栽。坚持“靠插不靠发”的原则,本田厢宽240cm,双行父本,父母本行比2∶12~14。父本插植密度为16.6cm×26.4cm,2 期 父 本 比 例 为1∶1,每 蔸插3~4 粒谷苗,父母本间隔20cm。母本插植密度13.2cm×16.6cm,每蔸2~3 粒谷苗。母本插足150万/hm2以上基本苗。
5.2 科学肥水管理 在做好一般田间管理的基础上,要促进父母本协调生长。母本1892S 施肥时应注意少量多次,防止烧苗。父本移栽后5d 用15-15-15 的三元复合肥120kg/hm2单独条施1 次。注意浅水灌溉为主,寸水活蔸,薄水分蘖,适时晒田。孕抽穗期保持4cm 左右水层,后期干干湿湿,收割前1 周断水。
5.3 加强病虫害防治 大田主要做好纹枯病、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病虫害的防治。重点做好纹枯病的防治。制种田群体大、禾苗嫩绿,往往易发生纹枯病,因此要注意施药防治,一般分蘖盛期施药1~2 次,每次每hm2喷施井冈霉素30~45 包或爱苗15~30 包;抽穗前施药1~2 次,每次每hm2喷施井冈霉素30~45 包或爱苗15~30 包。
5.4 巧施“九二〇” 进入幼穗分化期应定期观察父母本的发育进度,如出现差异,对生长较慢的亲本偏施磷钾肥,使父母本花期处于最佳相遇状态。1892S 对“九二〇”较钝感,用量为150~180g/hm2。为使父母抽穗整齐,应把握好喷施“九二〇”的时机。在母本抽穗15%左右时,父母本同时分3 次连续3d 喷施“九二〇”,3 次用量的比例为2∶4∶6。父本单独喷施“九二〇”45~75g/hm2,后期视父、母本株高情况,可适当调整喷施“九二〇”,使父本略高于母本10cm 左右,达到最佳授粉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