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性乳头溢液乳腺导管造影的技术要素分析

2019-01-05胡翠群倪良军许焕玲赖洁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9期
关键词:溢液血性乳头状

胡翠群 倪良军 王 珂 黄 晖 许焕玲 赖洁文

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放射科,广东江门 529000

乳头溢液属于常见的临床女性乳腺疾病,大约存在3%~8%的发病率,占据较高的肿瘤发病比例[1-2],有资料显示,血性乳头溢液大约占据病理性乳头溢液发病率的51.8%,如疾病处于发病早期阶段只是在患者乳腺导管内出现,此时进行触诊呈现出阴性,对患者开展乳腺钼靶X 线不存在阳性征象,所以需要开展乳腺导管造影检查,以便于提升检出率。本次统计验证将乳腺导管造影技术应用在2015年2月~2018年8月收入的200 例血性乳头溢液患者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2月~2018年8月 收 入 的200 例血性乳头溢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5~70 岁,平均(45.6±3.5)岁,120 例左侧患者作为本研究对象、80 例右侧患者,最长病程2年,最短病程7d,平均(12.21±3.54)个月。

纳入标准:所有入组研究患者均呈现出挤压后或者自发性乳头溢血,且表现出咖啡色、棕褐色、红色,所有患者和家属对乳腺导管造影相关内容了解之后表示自愿参与调查,同时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获得成功。排除标准:将存在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患者排除研究外,将不配合造影检查患者排除研究外,将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排除研究外。

1.2 方法

选取意大利 IMS 公司生产研发以及提供Giotto Image 高频数字乳腺钼靶机以及富士激光相机进行检查,选择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以及提供的320mg/mL 的碘佛醇造影剂,用1 毫升注射器联合尖端磨平的4 号针头吸好造影剂备用。选取患者平躺位姿势,依据无菌操作原则对乳头5cm 范围进行消毒,对乳晕附近以及乳头进行轻柔挤压,促使乳头溢液,寻找正确的乳管开口。先用5 号泪道探针缓慢旋转轻柔插入以扩张乳管开口,自乳管开口插入磨平的4 号针头约0.5~1cm,针头插入前排空气体,注药时需要捏紧患者乳头,避免造影剂发生外溢,将0.2~1mL 的320mg/mL 碘佛醇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H20067896)缓慢推注,患者的乳腺胀感比较明显时将针头抽出继续捏紧患者乳头,同时对乳头进行轻轻向前牵引,促使充分伸展乳腺,通过钼靶X 线机进行轴位片和侧位片的拍摄。

2 结果

2.1 分析且研究统计200例血性乳头溢液患者经X线检查的结果

数据研究计算显示,经X 线检查200 例血性乳头溢液患者,乳头边缘模糊且后方见类圆形稍高密度影8 例,占4.00%;不出现血性乳头溢液疾病相关征象的有192 例,占96.00%。

2.2 分析且研究统计200例血性乳头溢液患者经乳腺导管造影检查的结果

数据研究计算显示,经乳腺导管造影检查计200 例血性乳头溢液患者,88 例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占据比例是44.00%,其中包括40 例主导管患者、32 例Ⅰ级导管患者、8 例Ⅱ级导管患者,8 例Ⅲ级导管患者。有56 例患者发生Ⅰ级导管以及主导管单发,16 例患者多发,类圆形充盈缺损,边缘呈现出光整杯口状,远端导管比较纤细,近端导管扩张。在Ⅱ级导管和Ⅲ级导管上大部分都是多发病灶,呈现出条状或者点状充盈缺损,局部管腔发生中断,管壁柔软且规则。

有16 例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占8.00%,末梢导管内多数存在斑点状充盈缺损现象,存在不均匀的密度影,近侧导管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现象,正常的末梢导管结构消失。

有40 例导管扩张伴炎症患者,占20.00%,导管呈现出囊状或者柱状扭曲、扩张,管壁模糊且毛糙,其中有16 例患者扩张导管附近间质内存在少量对比剂渗出现象,8 例患者管腔内存在不均匀的密度影。

有16 例乳腺囊性增生患者,占8.00%,大部分都属于多发,且呈现出散在的、对比剂充盈的末梢导管,小叶腺泡表现出不等大小的囊状或者结节状扩张,树上挂果征最小直径数值是4mm,最大直径数值是9mm。

有8 例乳腺囊肿伴感染患者,占4.00%,均是单发,呈现出近端导管轻度扩张,主导管边缘模糊,后方对比剂存在充盈且类圆形的高密度影,直径大约是24mm。

有32 例导管内癌患者,占16.00%,其中24 例Ⅰ级导管患者,8 例Ⅲ级导管患者,其中有16 例患者呈现出不规则导管中断、变形以及狭窄现象,8 例患者存在不规则导管内充盈缺损现象,且近端导管扩张,8 例患者存在模糊不清的小导管结构,且对比剂呈现出不规则外溢现象。32 例患者远端导管病变显示不良。

3 讨论

乳头血性溢液归属于病理性溢液范畴,其中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囊性增生、乳腺癌、乳腺导管扩张症等比较常见,也可能发生乳头血性溢液。选择性乳腺导管造影可对乳管内病变进行准确地定位,同时可依据影像形态学征象对病变性质进行判断,提升诊断乳腺导管疾病检出率[3-4]。正常乳腺导管呈现出树枝状,且Ⅰ级主导管大约为1~3cm,正常导管壁均匀、光滑、且存在自然的分支走向[5-6]。血性乳头溢液乳腺导管造影技术插管之前需要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及排除,检查前与患者进行沟通,取得密切配合,防止患者因情绪紧张导致插管失败。轻压患乳,将导管内血性液体尽可能挤出或将装有造影剂针筒内小气泡完全排出,避免血凝块对注入造影剂或者在导管内血凝块、小气泡产生充盈缺损的假象,进而引发误诊。插管过程中需要对进针深度和方向进行合理控制,保持垂直进针,形成落空感之后进行上下回抽;插管之后需要良好控制注射速度以及造影剂量,此外也需要合理选择照射角度,以便于提升诊断准确率。注入造影剂之后应该及时摄取患者侧位ML 位、头尾位CC 位,必要时加摄侧斜位MLO,依据乳腺摄影质量的相关要求,摄影过程中最有效的位置就是侧钭位MLO 位,可对乳腺外上结构进行清晰显示,并且该检测区域属于高发乳腺癌部位,一般用45~60°的侧斜位拍摄角度进行处理[7-9]。乳腺导管造影检查过程中不适合过大的压力,需要进行轻微加压处理,一般控制为5kg 的压力,如存在较大压力,可能导致造影剂外溢,促使不能良好充盈导管,进而影响临床判断。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实施过程中具有较大的拍摄条件,可对导管进行准确显示,最有效的就是依据乳腺腺体结构、乳房大小进行合理的手动曝光,得到最合理的图像质量[10-12]。

本研究显示,经乳腺导管造影检查200 例血性乳头溢液患者,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占据44.00%,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占据8.00%,导管扩张伴炎症患者占据20.00%,乳腺囊性增生患者占据8.00,乳腺囊肿伴感染患者占据4.00%,导管内癌患者占据16.00%。证实乳腺导管造影技术存在一定特征性,诊断疾病中结合影像征象仔细诊断病变并不是十分困难,但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导管内乳头状瘤、导管内癌可能导致导管内发生充盈缺损现象,进而导致出现较大诊断难度。一般而言导管内乳头状瘤都是在大导管上发生,且大部分都是单发,呈现出类圆形的杯口状充盈缺损现象,边缘比较光整,远端导管纤细,近端导管发生扩张;导管内乳头状瘤出现在小导管内,呈现出条状或者点状充盈缺损,存在清晰的边缘,导管结构不存在变形问题。导管内乳头状瘤病在终末导管中比较多发,呈现出不均匀密度影,点状充盈缺损,导管结构存在变形现象。导管内癌主要临床特征变化就是导管发生不规则狭窄、中断、变形、扩张,导管内呈现出菜花样充盈缺损,不规则且模糊的边缘[13-15]。

综合以上结论,临床上存在很多引发血性乳头溢液的因素,不能扪及相对明显的肿块以及结节,乳腺导管造影因定位准确、直观以及创伤小得到广泛应用,有利于临床诊断血性溢液性乳腺疾病。乳腺导管造影的技术要素包括摄影技师除了掌握正确的投照技术条件,良好的插管技术,具备对影像优劣的判断能力以外,还应具有高度责任心,耐心细致,检查过程中与患者良好沟通,与诊断医师共同探讨,才能完美完成导管造影检查。

猜你喜欢

溢液血性乳头状
肿瘤相关因子TSHR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相关性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高频超声诊断分析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深层淋巴结转移率及影响因素
乳头溢液啥情况
以血性和心声为诗
血性中国兵
以人民的名义
血性理性 铿锵交响
乳头溢液小心这几种乳房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