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两期证素分布规律分析
2019-01-05叶文倩
叶文倩
(浙江省丽水市中医医院肺病科 浙江 丽水 323000)
作为一种慢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肺实质、肺血管以及呼吸道等对有害颗粒产生异常炎症反应,机体气流受到限制,损害患者活动能力,影响生活质量,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体,发病率、致死率较高。患者多表现为咳嗽、胸闷气短,若不及时得到治疗,将导致肺、脾、肾虚。COPD稳定期症候特点本虚标实,急性期虚实近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且研究表明,急性期主证为痰热血瘀证,稳定期为肺气虚痰阻证。笔者认为,标是痰瘀,本是脏虚,该病的发病因子是痰瘀,且贯穿整个过程,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脾、肺、肾的虚损。因此,治疗应针对活血、化痰展开,并依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补。本文主要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和急性期的证素分布规律,具体内容如下。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表现为肺气虚,环境、个人饮食等导致其发病,同时,患者易出现脏腑、气血出现病变,从而出现肾、脾、肺受损。证素包括病性以及病位证素[2],其中,病性证反映病变实质以及疾病病机,而病位证素以反映疾病病变位置为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病性证素包括气虚、痰、血瘀、阴虚等,以气虚为主,病位证素主要有脾、肾、肺。因此,该病稳定期患者主要病理因素为气虚。从人体肺部开始,长期出现肺虚,逐渐脾气变虚弱,同时脾失健运,若病症病情发作反复,则出现迁延不愈。临床医学表明,肺依靠气,气之基础是肾,肺、肾出现气虚,则机体三脏俱虚。因此,肺气虚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作反复,再加上,容易受到外因感染,发病时常见痰瘀。
有关研究证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单一病性、病位证素组合类型包括:肺、肾、气虚;肺、脾、气虚;肺、气虚;肺、肾、阴虚;肺、阴虚。其二病性、病位证素组合类型包括痰瘀阻肺以及肾肺气阴两虚。对于三病性、病位证素,其组合包含肺脾气虚或痰瘀阻肺、肺脾气虚、肾肺气虚或痰瘀阻肺、痰湿阻肺等。另外,四病性、病位证素是以肾肺气阴两虚或痰瘀阻肺、肾肺气阴两虚、痰湿阻肺为组合[3]。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临床研究表明其病性证素以血瘀、痰、热为主,肺是主要的病位证素,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的病理特性主要是标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若能得到及时、积极、有效的治疗,便能够逐渐稳定病情,痰热出现好转,热象逐渐消除转为痰湿,虽然痰(瘀)得到减轻,可仍旧会有羁留,正虚逐渐显露,夹杂虚实,患者临床表现为气阴两虚,主要表现在肾、肺、脾三脏。简言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病理性质表现为虚实参半,气虚为主虚,痰、湿为主实,同时伴有血瘀。
有关研究证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主要有四种证素组合,以三证素组合为主,其次是四证素组合。在三证素组合中,类型较多的是:气虚、肺、肾;痰、瘀、肺;气虚、肺、脾。而四证素组合以气虚、阴虚、肺、肾为主,不同的病位证素和病性证素存在一定相关性。但病性证素中脾肺、气虚以及肺肾最为相关,阴虚、肺肾相关;两病性证素中,痰湿与肺相关,气、阴虚以及肺肾相关,痰瘀与肺最为相关[4]。
3.讨论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是可以对其预防以及治疗的,它类似于中医学的“肺胀”,属于慢性呼吸道疾病,造成患者呼吸困难,严重损害患者身体健康。然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包含外因与内因,外因主要是环境造成的呼吸道感染、粉尘颗粒的吸入以及患者吸烟,内因以遗传因素为主,近几年该病的发病率与致死率逐渐增加,因而对于该病应做好预防措施。同时,病性证素本质是正邪相争,反映疾病实质;病位证素则反映发病部位,二者共同反映该病的病机。本文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和急性期证素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以期为COPD疾病病机、症候诊断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