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30例下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效果分析
2019-01-05陈田
陈田
(中江县人民医院 四川 德阳 618100)
临床骨折治疗主要是要对骨折部位进行固定,保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有利于肌肉快速恢复,在当前临床骨折的治疗中主要是采用钢板和髓内针进行固定,最常见的固定技术有骨板、骨外钢板和石膏等,能够有效保证骨折部位的稳固性。下肢粉碎性骨折相比普通的骨折,其相对比较严重,而且会伴有骨缺损和感染等症状,如果处理不当,会引发后期的各种并发症发生。在针对临床下肢粉碎性骨折的治疗,外固定架治疗能够有效保证骨折部位的对位对线,控制损伤部位的错位,而且可以提供一些弹性的固定技术,保证血液的正常流通。组合式外固定架技术在当前临床中的应用比较广泛,而且对骨折后期的修复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将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30例下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30例,患者均为男性,其中有车祸造成损伤的10例,有高处坠伤13例,重物砸伤7例,对患者均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观察后期的治疗效果。
1.2 干预方法
30例患者采用的组合式外固定架进行下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固定治疗。(1)首先需要做好皮肤牵引,积极治疗并发症,保证骨折部位能够回位,矫正重合和移位的部分,保证到位之后直接进行固定。(2)骨折部位的骨质疏松需要用Scnanz针进行固定,保证疏松部位的骨头能够牢靠连接,骨折复位部位的固定支架需要调整好两边的对位线,利用螺钉进行有效固定,对于关节组织部位的软、骨组织需要及时做好填充,保留软组织部位骨片的稳固性[3]。(3)手术结束之后,需要做好后期的护理工作,需要应用抗生素大约一周的时间,患者在恢复一段时间之后,还需要根据恢复的情况和身体状况进行适当锻炼,另外,还需要及时换药,对骨折部位的恢复情况进行检查,根据患者的恢复状况做好康复训练,同时应用一些新的药物促进骨骼的快速愈合。
2.结果
针对30例下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患者,在10~22个月之后进行随访,其中有28例患者愈合良好,占总数的93.33%,骨折部位的对位线良好,而且患者没有明显的跛行,其中一位患者的小腿部位肌肉萎缩,有轻微的跛行,在经过二次处理之后,也得到良好恢复。
3.讨论
外固定架在当前临床下肢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为开放性骨折提供一定的稳定性,保证骨折部位的牢固,也能够保证骨折部位血液的流通,具有很强的弹性,骨折部位的愈合需要有一定的外界因素支持,在进行治疗后,需要对骨折部位进行塑形,使断骨固定位置的间距缩小,保证骨折部位的愈合度,也会消除该部位应力的阻挡,加快骨折部位愈合的速度[2]。
外固定支架在当前临床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骨折部位恢复的速度,也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对于下肢损伤比较严重的患者,需要联合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和外固定支架技术共同治疗,做好对下肢严重损伤部位缺损的部分补充完整,能够确保肢体部位的快速恢复,该种治疗方法较常规的治疗有着很大的优势,临床的治疗效果也是非常显著。(2)外固定支架在临床应用中操作也相对比较简单,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患者的病程,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3)在当前临床医学的研究中,针对外固定支架在临床骨折中的应用有多种形式,有单边外固定支架和环形支架,能够有效治疗下肢的损伤部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治愈下肢部位的缺损,根据临床的研究,环形外固定支架有更多的优势,使用范围广泛,主要针对的是骨折部位的缺损和复杂,而且通过拍摄X射线光,外固定架的治疗在临床骨折治疗中有着较好的优势,通过临床的治疗显示,其后期的痊愈速度较快,愈合程度较高,不会有其它一些并发症的产生。外固定架在对下肢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的植骨情况,能够在稳定和维持肢体长度和稳定性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后期的拆卸比较简便,为术后的恢复提供良好的条件,对于骨折的愈合有着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