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幼果转绿慢的应对措施
2019-01-05李季
李季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柑橘谢花后,幼果转绿慢是个危险信号,幼果迟迟不转绿,实际上是它们还未完全获得生命力,还不稳定,极易在第二次生理落果期大量脱落。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视,妥善应对。
1 幼果不转绿的原因
1.1 春梢过少或不老熟
资料显示,蛋白质占全氮75%~85%时,柑橘花芽才开始分化,而随后的花蕾期、花期、幼果期以及膨果期,都需要大量的有机营养。
有机营养的来源是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出来的。春梢过少甚至不出梢时,树体所制造出来的有机营养将难以负荷花果期的消耗,以至于幼树生长受阻,转绿慢。
而有春梢但不老熟,意味着它还没转为功能叶片,同样没办法制造有机物,反而在与幼果竞争,不断地消耗树体营养,保果困难。
1.2 树体营养不足
柑橘幼果的形成和发育不仅需要大量的有机养分,同时也需要大量的营养元素。
柑橘花期,氮素消耗量大,花期树体氮素不足则易造成花粉萌发后花粉管在花柱中不能顺利地伸长生长,从而影响正常的受精作用;若谢花后不及时补充肥,则易造成幼果发育时养分供应不足,幼果转绿慢,引起生理落果。
除氮素外,硼、锌、磷、钙等元素同样是柑橘开花坐果期需要的,对花粉发芽率、花粉管伸长、坐果、果实细胞分裂期细胞壁的形成非常重要。
1.3 环割不当
沙糖橘、贡柑等易落果品种,在保果时常用到环割,但环割过重或环割不当,轻则影响根系对肥水的吸收,重则树势衰退甚至死亡。
因此,环割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完全割断皮层而又不伤及木质部为最佳,环割时机掌握在春梢接近老熟时,环割不要割整圈,使用螺旋状环割,留生命通道。
1.4 内源激素失调
柑橘开花坐果期内源激素对树体的调控十分重要,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能实现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平衡,减少因枝果矛盾造成的落花落果和树体早衰。若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合成量不足,会影响幼果的尽快转绿,或使果柄产生脱落酸形成离层而引起落果。
除以上几点外,树冠过于荫蔽,幼果也易脱落。长期的阴雨天情况下,若排水不当,根系会因长期积水而沤根,营养供应不足,也会出现幼果不转绿、落果等现象。
2 应对措施
从以上原因可以总结出,要促进幼果转绿需要从补充树体营养、促进春梢老熟、养护根系等方面着手,具体措施如下:
2.1 及时追肥
柑橘幼果期需要氮、钾、钙、硼、镁、锌等营养,可通过喷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叶面型800倍液,来迅速补充营养,配合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外源激素,调节树体营养平衡,加快幼果转绿,达到保果稳果的目的。
2.2 促春梢老熟
春梢弱及春梢少的,以补充营养为主,第一次保果后,淋施海藻肥促春梢生长,后叶面喷施磷钾源库,以加快转绿,形成功能叶,制造有机养分供给幼果。
2.3 养护根系
做好排水工作,适时适量下肥。若发现根系有部分受损情况,及时通过淋施海精灵生物刺激剂根施型缓解,同时叶面追肥,稳住树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