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背屈肘法及足蹬法复位肩关节前脱位30例体会
2019-01-05石胜强赵志胜
石胜强 赵志胜
(泰州第三人民医院骨科 江苏 泰州 225321)
创伤性肩关节脱位较为常见,前脱位发生率最高。肩关节脱位复位的方法较多,以往对该损伤复位方法优劣的比较研究不多,作者采用椅背屈肘牵引法及Hipporatic法治疗30例肩关节前脱位,回顾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30例患者均为新鲜肩关节前脱位,男:11例,女:19例。年龄20~83岁,平均年龄:56.5岁。其中因合并其他部位损伤住院8例,单纯肩关节脱位急诊复位22例。第一时间选择足蹬牵引法,椅背法各15例。
1.2 复位方法
足蹬牵引(Hipporatic法):(以左侧肩关节脱位为例)患者仰卧约70cm高度检查床,术者立于患肢侧,双手环握患肢腕部将患肢伸直外展,术者脱去左侧鞋子,以足跟抵住患肢腋壁部,以手臂及身体后倾力量先外展外旋牵引患肢,持续牵引下再内收内旋患肢,多数听到或感觉肱骨头入盂的“咯噔”声,提示复位成功。
椅背屈肘牵引法:(以左侧肩关节脱位为例)患者侧坐于座椅上(无扶手),椅背上方放置多层柔软棉垫或折叠毛巾,患侧上肢置于椅背外,腋肋紧靠椅背,术者立于椅背侧后方,与患者面向一致,左手握持患者腕部,使患肢肘部屈曲90°,将患肢前臂旋后,嘱患者放松肩部,减少抵抗,然后术者屈曲自己右肘,以右肘向下抵压患者患肢前臂肘窝部。术者缓慢前倾上身,以自己的体重及肘部力量均匀渐进性向下牵引,持腕之手被动外旋患肩,并适当轻柔外展内收患肢上臂,持续稍许,感觉肱骨头入盂后的弹响,提示复位成功。
所有病例复位后将患肢屈肘内收内旋贴胸外固定,摄片复查确认肩关节脱位及大结节骨折已复位,3~5周去除外固定后开始功能锻炼,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2.结果
本组30例患者,椅背屈肘牵引法均1人操作,除1例复位失败,其他14例,复位成功时间5秒至3分钟不等,平均54秒,无一例继发肋骨骨折,外科颈骨折,臂丛及腋神经损伤,无一例出现疼痛呼叫,术者复位时未感觉疲惫,出汗等体力不足表现现,复位成功率为93.3%。足蹬牵引法病例,5例失败,失败病例均为一人操作,增加助手协助再次失败。成功10例中,一人操作6例,助手协助4例,复位成功时间10秒~10分钟不等,平均4.6分钟,1例并发第3肋骨腋线处骨折,所有患者在复位时均不同程度出现痛苦呻吟,呼喊等抵触情绪,复位成功率为66.6%。30例患者随访1~2年,按照[1]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评价疗效:本组30例患者均大于29分,优良率100%,说明二种复位方法在后期肩关节功能恢复无显著差异。
3.讨论
前脱位为肩关节脱位最常见的类型,占盂肱关节脱位的95%以上[2]。已知的复位方法种类繁多,足蹬牵引法,椅背法,kocher法,stimson法,笔者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大多医院骨科医师习惯采用足蹬牵引法处理脱位,复位时患者有较为突出的疼痛畏惧体验,术者亦因复位用力,出现操作手臂酸麻,身体出汗等体力透支表现。尽管如此,复位失败并不罕见。“椅背复位法”最早见于唐·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后继学者不断改良,由原先的患肢下垂伸直牵引改进为屈肘旋后位肘窝牵引。[3]屈肘使肱二头肌长头腱松弛,解除了肱骨头的阻挡,使复位成功率明显提高。我院近3年来急诊第一时间采用椅背屈肘牵引法处理,获得较好的效果。对比足蹬牵引法,体会如下:①足蹬牵引法要求患者仰卧,多数患者勉强配合,但仰卧后因患肢肩部后坠,与前脱位的肱骨头方向相反,肩部后群肌肉紧张度增高,患者疼痛感加重,增加复位难度。而椅背法,患者取坐位,肩部重力方向与上肢下垂方向一致,腋部自然搁置于椅背之上,疼痛畏惧感明显下降,患者容易配合,驼背患者更显优势。②术者足蹬牵引法复位过程中必须使用手臂及身体后倾力量保持牵引,同时足跟抵住腋壁作对抗牵引,对于体格肥胖,前臂粗壮的患者,不但要求术者有较强的臂力和握力,同时还要求手脚协调并用,术者容易出现疲劳出汗,握持部位打滑,足跟部位力量不支,腋壁支点处不稳,移动,复位成功率下降,增加腋壁肋骨骨折的风险。反观椅背屈肘牵引法,术者以自己的肘部抵压患者旋后位的肘窝,依靠身体前倾下压的力量牵引,术者易于发力,控制发力的大小,椅背支点处稳固,相对节省体力,复位易成功,伴发腋壁肋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的风险下降。③足蹬法的牵拉力点在患肢腕部,跨越伸直的肘关节,椅背法作用力点在患肢肘部,离肱骨头支点距离短,纵轴牵引时,减少前臂肌群的对抗,对肱骨头部牵引力更直接。总之,肩关节前脱位为急诊常见的关节损伤,对其复位方式的选择,能否及时,少痛,经济廉价的给予复位,直接影响患者的就医体验。椅背法历史悠久,虽几经改良,但目前椅背屈肘牵引复位推广不够,该复位方法相比足蹬牵引法更值得骨科医生掌握应用,例数较少,需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