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2019-01-05张冬生
张冬生
(寿阳县医疗集团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山西 晋中 045499)
脑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1],据相关资料显示脑梗死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高达80%,其中60%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并发肺栓塞而导致死亡。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全方面的评估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患者死亡率。
1.重症脑梗死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
(1)脑梗死是导致患者容易出现血栓的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多数病人因原发病导致的机体应激促使全身血管收缩,导致血液聚集瘀滞,进一步加大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性。此外,脑梗死患者的患病期间存在进食障碍、体内液体丢失过多、高热现象,会进一步加重血液粘稠度,促使血栓的形成。
(2)据相关资料显示,年龄≥60岁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静脉血管内膜较为粗糙,血管壁弹性较差,心脏射血功能较差;血管内血流速度较慢,促凝物质增多,破坏原有的凝血-抗凝系统;部分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促使血管内凝血物质聚集,加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3)绝大多数的重症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瘫痪,因而需要长期卧床进行治疗,此时患者的血液流通速度较慢,血液内白细胞粘稠度增加,加大凝血因子的产生,促使整个血液系统达到高凝状态。瘫痪是重症脑梗死患者长期卧床的一个重要原因,下肢瘫痪会严重影响肌肉正常的收缩功能,减少肢体的活动度,从而导致肌肉对深静脉的挤压作用降低,血液流通速度减慢,促进血栓的形成。相关研究证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与肢体瘫痪程度呈正相关,当瘫痪患者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较高。
2.预防措施
(1)对于卧床时间较短、无重大器质性疾病者,应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将患肢抬高20°~30°,局部给予毛毯保暖,有利于提高下肢静脉血液流通速度,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护理人员应每天按摩下肢瘫痪肢体,从远端到近端依次按摩,力度适中,每天两次,每次时间为30min;应每2小时为患者更换体位,促进卧床患者的舒适度。
(2)低分子肝素的应用可有效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和发生。低分子肝素可以防止血液中血小板发生聚集现象,能够最大程度的释放凝血酶原活性,从而起到抗凝集、抗血栓的作用,从根本上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此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能降低出血的发生率,不良反应较轻,疗效较好。
(3)间歇性气压治疗,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并在患者的踝部、小腿、大腿间歇性充气加压,时间为30min,一天两次,使用10~15d。其主要机制:利用脉动气流的压力对下肢瘫痪的肢体进行挤压、按摩,有效的刺激瘫痪肢体肌肉、血管、淋巴管保持原有的功能状态,提高静脉压力梯度,更有效的促使远端肢体静脉血管的排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血液流通速度,减少血栓的聚集。采用间歇性气压治疗能使瘫痪肢体静脉血起到自动充盈效果,进而更好地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循环,促进患侧肢体的康复速度。流速增加对血管壁也有一定冲刷作用,它不仅可以减少血液中凝血物质的堆积,又能刺激纤维溶解,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与间歇性气压联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整体的治疗效果,从根本上降低重症脑梗死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3.总结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血液聚集,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受阻,下肢深静脉血栓在重症脑梗死疾病中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主要是由于多数脑梗死患者年龄较大,且发病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血管收缩,血液流通不畅,加之长期卧床制动导致血流缓慢,促使重症脑梗死患者成为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发人群。因此为了有效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降低重症脑梗死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通过为患者采取按摩、抬高患侧下肢的方法,有利于促进下肢静脉回流,避免血液出现堆积现象[2-3],促进患者的舒适度。通过为患者采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方法,能有效的改善血管内血流的高凝现象,从根本上而起到抗凝的作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为患者采用间歇性气压治疗方法[4],利用脉动气流内的压力对肢体进行大面积的按摩、挤压,有利于增强下肢血管壁内的弹力,减少凝血因子的黏附现象,避免血管内血栓的形成,提高患者总体的治疗效果。通过为患者采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性气压通气治疗方法,不仅能够改善血液内高凝状态,又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治疗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