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D-二聚体及乳酸脱氢酶浓度测定的意义
2019-01-05唐晓岩
唐晓岩
(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 江苏 常州 213001)
肺炎支原体肺炎英文缩写为MPP,属于儿童十分常见的呼吸系统病症,对患儿的身心健康及生长发育均造成严重损害。据近几年调查发现,肺炎支原体肺炎患病率正呈逐年升高的态势[1]。一旦小儿患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容易对凝血功能、肺功能等造成影响,甚至可能造成肺栓死、脑梗死等,导致患儿死亡。及时、准确的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疾病至关重要。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质量越来越高,目前临床多以抗生素类药物作为主要治疗该疾病的方法,然而患儿易出现耐药性等情况,效果较差。已存在多项研究证实患儿一旦患病,C反应蛋白指标、血沉指标等均发生异常,而对于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与该疾病间的联系方面研究相对较少[2]。本文以我院收治3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例,探究血清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与该疾病的联系,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选择2019年1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38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其中男童18例,女童20例,患儿最小年龄为3岁,最大年龄为12岁,平均年龄(7.5±1.1)岁,病程时间短则3日,长则10日,平均病程(5.8±1.1)日。根据患儿症状表现、相关检测指标发现,轻症患儿20例,重症患儿18例。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许可,全体患儿家属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同意书。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全体患儿经相关诊断均判定患肺炎支气管肺炎疾病,符合相关诊断要求;(2)全体患儿年龄范围在3岁~12岁之间。排除标准:(1)排除患肝肾等脏器功能疾病的患儿;(2)排除依从性较差的患儿;(3)排除患精神方面疾病的患儿。
1.3 方法
全体患儿入院第二日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行血清D-二聚体检测与乳酸脱氢酶浓度检测。将获取的血液样本放入抗凝管内,常温状态下静止20分钟,后放入离心机内,在温度4℃状态下离心5分钟,离心速率为5000转/分,离心半径为3cm。完成离心后将血清、血浆分别装在1ml冷冻管内,放入冰箱内保存,温度控制在-20℃。实施检测前30min取出样本,检测操作于样本处理完成后1日内结束。利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患儿血清D-二聚体指标,利用速率法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浓度。选用设备均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严格遵照说明书要求操作,同时安排2~3名经验丰富的医师共同对结果进行分析[3]。
1.4 观察指标
根据患儿病症程度比较血清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浓度结果差异。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重症患儿血清D-二聚体指标为(0.25±0.03)mg/l,乳酸脱氢酶浓度为(142.48±11.04)U/L,轻症患儿血清D-二聚体指标为(0.12±0.02)mg/l,乳酸脱氢酶浓度为(126.38±11.05)U/L,重症患儿两项结果均显著高于轻症患儿(t=47.53、9.14,P<0.05)。
3.讨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是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中常见的类型之一,也是肺炎当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其主要原因与小儿本身免疫能力较低有关,相比于成人,小儿的呼吸道更容易受到外界病原菌的侵犯。小儿一旦病发支原体肺炎就会产生明显的呼吸功能障碍,并伴有凝血功能异常的症状,严重患儿还会出现肺动脉栓塞、脑缺氧性脑梗死等,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目前国内临床显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群体当中,有接近一半的为重症者,其临床治疗困难性较大,且病情变化速度快,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对该类肺炎的早期诊断重视不足,病情迁延后产生的。
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过程中,针对各种生化因子的检测数据进行评估的方法应用范围较广,其检测方法简便,更适用于早期快速诊断工作。血清中的D-二聚体是支原体肺炎的重要诊断因子,其主要反映的是人体的凝血功能,与纤维溶解性也有着密切的关联,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后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凝血功能,此时患儿血清当中的D-二聚体含量会异常增加,由此可判断其是否患病。同时,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后,其心脏功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乳酸脱氢酶则是一项与心脏功能有着直接联系的生化因子。发病后患儿血清中的乳酸脱氢酶含量也会随之增加。临床研究显示,所有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当中的D-二聚体、乳酸脱氢酶的含量均会升高,且重症患儿两项数据要高于轻度患儿,也就可以借助数据的高低判断患儿病情的程度[5]。
综上,通过检测血清D-二聚体指标、乳酸脱氢酶浓度可以初步判断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患病程度,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