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食用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019-01-05牛晓艳段志群

中国食用菌 2019年4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创新型食用菌

牛晓艳,段志群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在从前食用菌的潜力还没有被挖掘出来的时候,它主要生长的地方为野外。所以它的数量相对比较稀少,同时也具有较高的采集难度。但随着人们对食用菌食用效果的发现,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食用菌的种植面积越来越大,同时其产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食用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它包含药用菌等品种。另外,像金针菇、杏鲍菇这样的品种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它们常常被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用菜品。食用菌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受到了人们非常高的重视。同时在生产技术不断升级的情况下,又有很多的新品种加入到了食用菌的行列当中。食用菌产业也已经从过去的小产业,慢慢的变成了今天的大型产业。食用菌产业也已经慢慢的走向了国际市场,并在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同样需要更多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强大的发展潜力。

1 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

食用菌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同时中国也是最早发现食用菌价值的国家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食用菌的认识程度越来越深,并不断的对其食用方法进行了改进与创新。目前,人们在食用菌的种植培养方面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使得食用菌的产量得到了明显的增加。食用菌的生产地已经由福建、上海等沿海地区慢慢开始向山东、河南、河北等内陆地区转移。种植食用菌的技术越来越高超,食用菌生产受气候、地形的影响也越来越小。食用菌生产面积越来越大,食用菌供给越来越多。食用菌产业随着食用菌需求的不断增加,生产模式不断的规范化。一些企业甚至将生产、加工、销售形成一条龙,进行统一运作。不仅减少了中间环节,还增加了企业的赢利途径。另外,国家对食用菌的研发十分重视,建立了多个食用菌研究所。先后培育出了多种新型、优良的食用菌品种。这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虽然很可观,但是却缺乏专业型人才。食用菌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专业型人才并不是很多。而这一现状也对食用菌产业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中有很大的影响。没有专业的创新型人才,食用菌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无法进行成功的转型,没有办法随着市场的变化转变自己的生产模式,最终很可能会停滞不前。因此,培养与食用菌产业相关的创新型人才是当下食用菌产业刻不容缓的事情。

2 食用菌产业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条件

2.1 食用菌产业创新型人才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食用菌产业创新型人才首先要具备食用菌产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专业知识是一切工作的开端,是创新的前提,同时也是一个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丰富的专业知识会使工作者的脑中有一个整体的模式,对食用菌了解的越多,在工作中便会越游刃有余。对食用菌产业有充分的了解,才会对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有不同的见解,才会思考食用菌产业如何才能发展的更好,才会使食用菌产业不断地进行创新。

2.2 食用菌产业创新型人才要具备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食用菌产业创新型人才所需要具备的重要因素。创新思维可以激发人们在工作或者生活中的主动创造性。一个有创新思维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在思考如何创新。创新思维是创新的基础,它使人们总是在积极地寻求新事物。如果一个人没有创新思维,那么他就算是拥有再丰富的知识储备都没有办法完成创新。只会在原地踏步,继续着原有的食用菌产业生产的基础。不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最终阻碍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 食用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对食用菌创新型人才培养重视力度不够

食用菌产业是近代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以前人们对食用菌并没有多少的了解,对食用菌的相关研究也很少,导致人才很少向食用菌产业发展。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在创新型人才培育方面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但是大多都是针对热门产业的人才。对于一些新兴的产业,人才都很少,更别说专业创新型人才。并且,国家重点培育的创新型人才主要聚集在北京、上海以及东南沿海地区,一些内陆地区对产业创新型人才的吸引力很小。国家对人才目前还主要集中在专业的培训上。这样虽可以提升人才的专业性,但是也禁锢了人才的创新思维,不利于人才打开自己的思路,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

3.2 对创新型人才的培育方式不合理

在现代背景下,人们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现代教育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去,而忽略了人才的思维模式。使人们仅仅专注于知识的学习,对自己的创新性思维不够重视。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只是强硬的将知识输入自己的脑袋,使自己的思维只会被动的接受,而不会主动地思考。这样的人才培育方式只会将人才的思维僵化,阻碍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对人才的创新能力并没有很大的培养,反而会扼杀一些人才的创造性思维。

3.3 社会的创新氛围不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社会却并没有形成足够的创新氛围,很多人仍旧专注于书本的知识,不注重创新。他们对创新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甚至他们会认为创新只是无关紧要的东西,而不愿意花费太多的时间去思考如何创新。创新的重要性在人们心目中还是没有得到普及。一个企业在发展中如果没有得到适时的创新改革,那么它就很可能无法跟上市场的步伐,从而导致自身的落后,企业也无法得到很好地发展。现在社会还没有形成对创新思维的培训氛围,绝大部分的企业仍旧将如何经营好企业停留在资金或者管理方面,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并不高,也并不注重对产品的创新。食用菌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面临的市场压力很大,要更加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时刻注视着市场对食用菌的要求,时刻跟随市场转变自己的生产方式,才会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中变得越来越好。

4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食用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4.1 建立食用菌创新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

在当代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下,食用菌产业的工作人员大多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重复着日复一日的工作。对于创新,他们甚至会将它认为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很多有能力实现创新的人才,也不愿意将自己的时间投入到创新中。因为即使自己实现了创新,也没有什么实际性的奖励机制,相比创新还不如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所以,要想实现食用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使人才对创新感兴趣,因此这就需要建立食用菌创新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对取得一定创新成果的人才进行一定的奖励,这样既可以鼓励已经取得创新成果的人继续创新,也可以对未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提供一定的动力。只有使企业的员工明白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以及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珍惜与重视,才可以使更多的人才投入到企业创新的工作中。另外,目前国家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力度还不够,导致市场上的盗版以及剽窃现象很普遍。人才的创新产权得不到很好地保护,对待盗版、剽窃的现象也没有明确的惩罚法律依据以及很严重的惩罚力度,所以一般人才即使有能力进行创新也不会选择创新。国家应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维护力度,对剽窃创新成果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人才的知识产权加以法律的维护,使创新型人才感受到国家对创新的重视。只有保证了创新型人才的合法权益,才会有更多的人投入到创新的工作中。

4.2 改变食用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从古至今,人才的培养都是依靠着书本的知识,将书本中的知识僵硬地传授给学生。学生也只是重视自己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并没有放飞自己的想象力,很难有学生能够真正地将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学以致用。在当代的教育背景下,人们盲目的追求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不在意自己无意之间冒出的一个小想法。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难形成自己的思维,无法进行创新。所以,应该改变食用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应当适当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模式,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用在乎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天马行空,要鼓励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知识更多的融入生活中,在生活中进行思考。除了解放学生的思想外,还应该注意培养专业人才的抽象思维能力,只有专业知识过硬以及抽象思维能力很强,才会为以后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4.3 营造积极的社会创新氛围

一个良好的社会创新氛围会为人才的创新研究提供动力。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创新氛围,就会使更多的人才随着社会发展的潮流来进行创新探索。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创新的工作中,便会吸引更多的人来进行创新。因此,国家和企业都应当提高对创新型人才的重视,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创新型人才的知识产权;积极宣传创新的重要性,努力营造出一种以创新为潮流的社会氛围,使更多的人才投入到创新得工作中。

5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越来越进步,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前景将会越来越好。为了避免以后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阻碍,企业应该加大对食用菌产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转变以往食用菌产业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实行对食用菌产业创新型人才的奖励制度;努力营造企业的创新氛围,解放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积极鼓励企业员工的创新工作。在食用菌产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中,只有不断地创新,才可以面对未来很多不可预见的挑战,才可以使食用菌产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越来越好。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创新型食用菌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