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 慌神· 恍然
2019-01-05芳薇
●芳 薇
最近偶观央视播放的严顺开和林永健等演的小品《装病》:
某位年老的父亲因三个儿女多日未来探望,决定在自己生日这天坐上轮椅装病,打电话“吓唬吓唬”他们。大女儿来了一看老爸“瘫了”!慌了神,遂放声大哭;儿子来了一看,老父坐在轮椅上左腿半截“没了”!大惊失色;小女儿来了一看,父亲不但坐上轮椅,而且说话颠三倒四,遂失声痛哭。然而三人后来才发现,老父以上一系列“症状”都是装出来的,齐声问:“老爸你到底哪儿不舒服?”父答:“我没不舒服;就是因为你们忘了老爸今天的生日!”儿女恍然大悟,争着去买生日蛋糕。老人却阻拦道:“蛋糕我早就准备好了,我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儿女孝老的亲情)。”三个儿女破涕为笑,齐声祝愿父亲:“生日快乐,笑口常开,健康长寿;祝天下的父母晚年幸福。”
艺术往往高于生活,但源于生活。据《当代生活报》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的老人还真会装病求子女关注。如近几年,在南京工作的彭先生动辄就接到母亲类似“儿子,我可能活不了几天了”的“紧急”电话。紧张的彭先生经历几次后,发现妈妈实际上只是普通的头疼脑热。
有的老年人缘何没病装病?盖因空巢心里空,耐不住孤单寂寞,因缺乏家庭的温馨、子女的抚慰和安全感,由此引发焦虑、抑郁,从而倒逼老人采取“奇葩谎言”,迫使子女“回家看看”,与其聊聊天,以填补亲情空白。发现老人装病求亲情,子女应多些理解,一不能大意放松警惕;二不能埋怨老人“小题大做”;三不能因此恼火。应当好好反思以往自己是否尽了“常回家看看”的责任和义务?不能一味强调工作“忙”,而让尽孝出现“盲点”。子女应当和父母多沟通、勤交流,让他们精神有所寄托,心理得到慰藉,此方胜过山珍海味、灵丹妙药。否则,老人因长期得不到子女亲情的“营养”,一旦积郁成疾真正病了,甚至因严重焦虑、抑郁出现意外,儿女再后悔可能就晚了。
从央视还看到一则“老人有病假装健康”的公益广告:一位老大爷与儿子通电话,句句“报平安”:“我和你妈挺好的。你想跟她通电话呀,她出去跳舞去啦!”然而镜头切换的却是另一个画面:儿子的老母正躺在医院住院部病床上输液,打电话的老人正在旁边照顾着。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很多。父母明明生病了,缘何要瞒着儿女?一是怕儿女担心,精神压力加大;二怕儿女分心,影响工作。由此,让笔者联想到任贤齐演唱的歌曲《心太软》:“你总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扛……”这首歌曲或许唱的是爱情,但笔者却听出了什么事都自己“扛”的老年父母的复杂心态。
父母对子女的爱,向来是只讲奉献不讲回报,这就是母爱和父爱的伟大之处。然而作为子女不能因为父母要强“自己扛”而让孝心、孝行“打折”,不能只凭电话就认定老爸老妈一切安好,要尽可能地回家看看,真实地了解父母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不会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装病》电视小品中的父之“谎言”,让子女“慌神”,进而“恍然”的笑中含泪“三部曲”,耐人寻味;父母有病自己“扛”的公益广告发人深省。鉴此,希望能给儿女们更多有益的启迪。父母“装病”“装健康”的现实版,还是越少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