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宏 当好地方医改第一责任人
2019-01-04郝东亮,张英芳
2017年5月,刘志宏履新山西省运城市委书记。上任以来,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方面,他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基本出发点,加强改革的领导和统筹,运城市县域综合医改的水平和质量得到全面提高,为建设“健康运城”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和机制保障。
刘志宏主动扛起医改第一责任人职责,把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作为市委十大重点改革事项之一,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自上而下建立起各级“一把手”从决策部署到组织施工的领导责任制,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医改的工作格局;多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进行专题研究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方向、原则和任务。
自2017年5月以来,运城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一体化改革工作7次,召开8次工作协调会议,制定出台各类文件61件,严肃问责进展缓慢的3个县(市)。2018年,全国、全省县域综合医改现场会先后在运城召开。2018年5月,刘志宏组织召开了全市县乡一体化改革工作推进会,有力保障了全市县域综合医改工作的顺利推进。特别是当年10月在全市召开了2000余人参加的高规格电视电话会议,进一步推动县域综合医改工作由点到面、面上开花,形成了在全市范围内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县域综合医改工作局面。
为加快推进一体化改革,运城市委常委、四大班子领导分别包县调研督导一体化改革工作。刘志宏以身作则,多次带领市医改领导组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亲自深入基层开展调研,亲自讲解政策动员部署,亲自了解进展督促落实,召开专题会议听取进展情况汇报,进一步理清了改革思路,探索出一条符合运城特色的医改路径,消除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疑惑。
他鲜明地提出“患者满意、职工满意、政府满意”的改革目标,提出“两端医联体,中间医共体”的一体化改革思路,即市与县是医联体、乡与村是医联体,县与乡是医共体。坚持“管办分开、县乡一体、以乡带村、城乡联动”的管理体制。要求各级党委围绕“县强、乡活、村稳”的医改基本目标,进一步加强县级医院建设,认真抓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严格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全面提升县乡医疗卫生工作信息化水平,加强政府对医疗卫生行业的综合监管。
通过一体化改革,运城市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情况发生明显变化,与2017年同期相比,呈现出“五升三降”态势,医保实际补偿比提升至66%,提升了4.7个百分点;县域医疗机构就诊率为84.8%,提升21.3个百分点;居民健康素养合格率为22.2%,提升4.7个百分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力达标率为61.4%,提升10.3个百分点;医疗集团乡镇卫生院住院人次增长49.8个百分点。县域居民个人医疗费用占比为28.2%,下降1.6个百分点;县域患者外转率为11.5%,下降12.5个百分点;贫困群众住院救治自付比例为9.4%,下降40.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