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大豆迎来“好消息”

2019-01-04

种业导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光周期草甘膦日照

中国农业科学院近日发布消息称,其作物科学研究所植物转基因技术研究中心、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技术定点敲除大豆开花调控关键基因GmFT2a和GmFT5a——创制出更适合低纬度地区(东北地区为代表)种植的基因编辑大豆。

据了解,基因编辑创造出的大豆新品种就可以既适应长日照,也能适应短日照地区生长,让大豆在东北地区大幅提高产量,还会收获种子。

基因编辑大豆并非转基因大豆

基因编辑大豆的安全性与传统大豆不相上下,因此既不要把基因编辑大豆与转基因大豆混为一谈,更不值得为基因编辑大豆杞人忧天。转基因大豆真正的隐患是,如果长期使用草甘膦,可能会让田间的杂草产生抗性,反而会让农民使用除草剂越来越多,既造成生态危机,还可能让耐受草甘膦的杂草植物基因在大自然中产生漂移,进而使更多植物耐受草甘膦。同时,这样的大豆对人是否有害,现在还处于争论之中,需要更多的科研究来证实。

基因编辑大豆产量将明显提高

大豆的生长对光周期反应敏感,一般的大豆品种转移到北方种植时,往往晚花晚熟、生长期延长;在向南方转移种植时,则一般表现为过早开花、生长期缩短,产量降低。这种光周期反应特性使大豆品种适宜种植区域普遍较小。用基因剪刀敲除这两个生物时钟基因,创造出的新品种就可以既适应长日照,也能适应短日照地区生长,让大豆在更为广袤的中国大地上种植,由此不仅会大幅提高产量,还会收获种子。

基因编辑大豆有助提高国产大豆自给率

目前,我国每年大豆消费量约为1亿吨左右,其中进口大豆占整个大豆消费量的80%以上,而国产大豆每年的产量仅有1500~1600万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大豆进口降低了我国的粮食安全系数。而以东北大豆为代表的国产大豆亩产水平能够从目前的120公斤有明显提高的话,那么国产大豆的总产量将会得到明显的提高,国产大豆自给率也将有明显的改善。

猜你喜欢

光周期草甘膦日照
Planting the town green让小镇绿起来
大豆光周期适应性研究进展
不同光周期对甜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心之向往,便是日照
沧海桑田话日照
法国拟2020年废除草甘膦的使用
今天的光周期是多少?
计算今天的光周期
在日照(节选)
日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