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颅手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的效果评价
2019-01-04张孝礼
张孝礼
(乐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 乐山 614000)
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位于颅骨内板与硬脑膜之间,多因头部受过外力直接打击,产生着力点处的颅骨变形或骨折,伤及血管所致[1]。临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并伴有呼吸、血压、脉搏及呼吸状态异常,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如今,临床常以开颅手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本文将我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60例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区间(22~66)岁,平均年龄为(45.35±5.15)岁。疾病类型:26例交通事故伤,18例坠落伤,10例打击伤,6例其他损伤。35例为双侧血肿,25例为单侧血肿。60例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入院后均实施血压、心率、脉搏及呼吸频率等常规检查,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升高、心率降低、颅内压异常及呼吸频率缓慢等异常情况。所有患者均经头部CT、MRI设备检查且证实为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排除血液系统异常、心肝肾功能严重受损及合并其他脑部疾病者。该研究均是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及患者家属签字同意。
1.2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标准大骨瓣开颅清血肿术治疗,在颧弓处耳屏前1cm行切口,耳廓后上方为起始位置,延至顶骨中线,标准路径以正中线为准,之后延至发际额部位,在旁边开正中线2~3cm,形成顶部骨瓣。在颞骨前将硬膜切开,同时将脑硬膜以T状弧形为轮廓进行切开,充分暴露前、中颅窝、顶叶、额叶及颞叶,彻底清除患者的血肿、及破损的脑部组织,手术完毕后对患者进行彻底的止血处理,并缝合硬脑膜。若术中出现脑张力过大情况,硬脑膜缝合阻隔,可进行筋膜修补处理。在术中留置外引流管,若清除血肿后仍存在颅内压过高情况,则需采取去骨瓣减压术。术中维持气道通畅,采用亚低温方式进行治疗。术中主治医师及护士需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颅内压、心率、血压等体征指标,术后给予常规用药及康复训练。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脉搏、颅内压及呼吸频率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对比行t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开颅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心率、血压、脉搏、颅内压及呼吸频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治疗前后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比较(n=60,±s)
注:*:P<0.05,与治疗前比较。
各项指标治疗前治疗后心率(次/min)55.15±5.2071.65±5.15*收缩压(mmHg)147.33±11.15133.15±8.30*舒张压(mmHg)98.20±6.7882.68±5.18*颅内压(mmH2O)241.38±18.17180.70±10.60*呼吸频率(次/min)11.60±0.5517.40±0.62*脉搏(次/min)48.68±4.8072.72±6.172
3.讨论
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是由头部直接受到暴力在脑硬膜外导致的积血,可形成血肿,危及生命。其中颅骨骨折主要以颞部骨折为主,若满足以下条件,方可进行开颅手术治疗。①CT显示血肿明显;②颅内压升高;③昏迷加重;④幕上血肿量为30ml以上,幕下血肿量为30mL以下[3]。在进行开颅手术时,需先确定骨瓣大小,输血措施准备充足,止血措施准备充足,做好骨瓣保留及脱水治疗。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经开颅手术治疗后,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脉搏、颅内压及呼吸频率分别为(71.65±5.15)次/min、(133.15±8.30)mmHg、(82.68±5.18)mmHg、(72.72±6.17)次/min、(180.70±10.60)mmH2O、(17.40±0.62)次/min,均优于治疗前(P<0.05)。说明开颅手术对平稳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开颅手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脉搏、颅内压及呼吸频率等体征指标,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