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利北部伊基克地区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与找矿远景分析

2019-01-04侯伟伟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19年2期
关键词:矿段角砾岩花岗

侯伟伟

(江西省地矿资产运营管理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0)

伊基克地区位于太平洋板块西缘消减带以东的科迪勒拉—安第斯褶皱带上,地势东低西高,北高南低,自西向东分为海岸山褶皱系、中部山前洼陷、前安第斯盆地、安第斯隆起(安第斯高山区)。研究区内主要发育中生代-新生代的火山岩-沉积岩,中部-东北部见中生代大规模的花岗闪长岩-闪长岩中深成侵入体(主要是晚白垩世);新生代第三系以熔结火山岩与火山碎屑岩发育为特征,主要分布在预查区西部和南部;第四系主要为高原区的冰川混杂堆积物和现代山麓堆集、沟谷冲积物等,在西部地势低缓地区大面积发育。

1 区域地质特征

1.1 主要地层

侏罗系Chacarilla组(Jch)下部(Jch(1))沉积岩系列:主要为黑色粉砂岩,呈条带状,长约2.5 km,宽约0.4 km,面积约0.7 km2,仅在研究区东南部发育,厚度不详,与上覆地层不整合接触。白垩系CerroEmpexa组下部(Kce(1))主要是灰黑色、红色混杂砂砾岩,主要发育在矿区南部,在中部也有少量发育;上部(Kce(2))主要是沉积火山碎屑岩,为研究区出露面积最广的地层,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北和东南部,厚200~300 m,总厚大于1 000 m,与上覆地层不整合接触。第三系AltosPica组下部(Tp)坡积物,碎屑成分主要为凝灰岩等;中上部(Ti)为绿色-褐色蚀变厚层状熔结凝灰岩,在矿区西南部发育;厚度460 m,与上覆地层不整合接触。

1.2 构造

研究区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构造表现为北西向和近南北向两个断裂。本区的北西向断层系统控制着白垩系侵入体的地表分布,也控制了后期侵入硅化斑岩体的空间产出,并最终使断裂构造主体表现为北西向。同时在研究区中部发育一系列呈雁列式排列的构造破碎带,控制了因菲尼尔(Infiernillo)矿化带发育。走向近南北向,倾向北东,倾角70°左右。

1.3 岩浆岩

研究区内岩浆岩主要为白垩纪中晚期侵入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及晚白垩纪-第三纪次浅成侵入的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在研究区的中部、东北部大面积出露,面积达15 km2,侵入白垩系、第三系地层中。岩石呈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粒状,粒径长达2 mm左右,含量约40%;钾长石,浅肉红色,半自形粒状,粒径长达1~2 mm,含量约14%;石英,灰白色,他形粒状,油脂光泽,粒径1 mm,含量约23%;角闪石,黑色,长柱状,自形,长约1~2 mm,含量约15%;黑云母,黑色,片状,粒径长约1 mm,含量约6%。

在研究区的北东部老虎矿段形成了8个蚀变角砾岩体,具有较强的蚀变如硅化、绿泥-阳起石化、绢云母化等,并有电气石化、孔雀石矿化的露头点。研究区的斑岩体主要为晚白垩纪的花岗质斑岩体,出露于矿区的中部,出露面积大小约2 km2,侵入早期的花岗闪长岩侵入体中,其发育受北西向构造控制。

2 物化探成果分析

2.1 物探成果

老虎矿段圈定中低阻、中高极化率异常3处,狮子矿段圈定激电异常5处,异常与孔雀石矿化体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为矿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物探异常依据。老虎矿段激电中梯测量圈出中低阻、中高极化异常3处,异常区见有蚀变角砾岩,部分地段有规模不大的孔雀石矿化体,推测该异常与铜多金属矿化有关,对寻找铜多金属矿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值得进一步工作。狮子矿段激电中梯测量圈出中低阻、中高极化异常5处,异常区见规模不大的孔雀石矿化体,矿体呈近南北向脉状分布,推测该异常与铜多金属矿化有关,对寻找铜多金属矿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值得进一步工作。

2.2 化探成果

全测区通过1∶25000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圈定岩石异常4处;通过1∶10000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在老虎矿区和狮子矿区各圈定岩石异常2处。4处1∶25000岩石异常与4处1∶10000岩石异常空间分布、异常特征基本一致,分别为HT-1、HT-2、HT-3、HT-4。HT-1异常区大面积分布花岗闪长岩,局部分布有二长花岗岩,见多处蚀变角砾岩,在蚀变角砾岩中见多条铜多金属矿化体,推测异常主要由与孔雀石矿化相关的蚀变角砾岩引起。HT-2异常区大面积分布花岗闪长岩,见2处蚀变角砾岩,并在蚀变角砾岩中见3条铜多金属矿化体,推测异常主要由与孔雀石矿化体相关的蚀变角砾岩引起。HT-3异常区大面积分布花岗闪长岩,见多条含铜蚀变破碎带,推测异常主要由含铜蚀变破碎带引起。HT-4异常区主要位于花岗闪长岩与白垩系绿色沉积火山碎屑岩、红色混杂砂砾岩的内外接触带,见1条含铜蚀变破碎带,推测异常主要由含铜蚀变破碎带引起。

3 矿化体围岩及夹石

老虎矿段矿化体产于蚀变角砾岩中。蚀变角砾岩体地表出露长椭圆形,北北东走向,自北向南断续发育有5个蚀变角砾岩体,面积0.013~0.035 km2,呈近南北向展布,其围岩为花岗闪长岩。蚀变角砾岩为灰黑色,以花岗质角砾或长英质角砾为主,大小不一,1~20 cm不等,多呈棱角状。常见有较强的硅化、电气石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方解石、钾长石、黏土和叶蜡石也常出现。局部可见有磁铁矿化及铅锌矿化,可见有磁铁矿的浸染状结构和条带状结构。黑色基质胶结,中间夹少量浅灰-灰黑色含铁质矿物集合体,主要为电气石、少量磁铁矿和铅锌矿,具有磁性,孔雀石化较常见。

狮子矿段矿化体赋存于构造蚀变岩中。构造蚀变带呈近似平行或雁列式排列展布。围岩为细粒花岗闪长岩,灰白色,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较发育。

4 研究区矿产分析

经本次地质工作,对区内的总体矿产特征已大致了解。在研究区发现两处孔雀石矿化体发育区域,一个是位于研究区北东部的老虎矿段,另一个是位于研究区中西部的狮子矿段。老虎矿段含矿化体岩体为蚀变角砾岩,其围岩为花岗闪长岩。狮子矿段位于矿区的中部,周围出露地层为花岗闪长岩,其东约1 km为白垩系花岗斑岩体。矿化体发育在一系列雁列式或平行排列的构造破碎带中。构造破碎带呈北西向断续延伸,长约60~250 m不等,宽度2 m左右,具有较明显的硅化、绿泥石化、褐铁矿化等。研究区岩浆岩多期次发育,为区内矿化提供了丰富的物资来源。

5 矿床主要成矿规律及找矿远景评价

研究区地处环太平洋成矿域东带、美洲大陆科迪勒拉—安第斯斑岩铜成矿带的南端,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由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构造岩浆活动频繁,特别是中新生代以来的火山、岩浆活动,带来了丰富的成矿物质,形成了以斑岩型铜矿为主的世界级大型铜矿床,具有找到大型铜矿床的可能。下古生代侵入岩浆岩多为基性岩类,中生代深成岩浆岩活动强烈,而新生代拉伸构造引发了更为强烈的岩浆活动,形成了安山岩-闪长岩类、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类及其相当的隐晶质的半深成的岩石等,与铜矿成矿最为密切,多期次岩浆侵入导致了多期成矿,生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矿床。总之,研究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前景良好。

猜你喜欢

矿段角砾岩花岗
白羊矿段采空区离散元稳定性分析
安山玢岩-花岗斑岩混合矿石的磨矿产品粒度特性研究
龙塘沿铁矿角砾岩破碎带形成机制探讨
长安金矿长安矿段露天转地下一期采矿工程安全设施通过现场验收
万众一心战疫情
北厂-架崖山矿段露天采场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综合找矿方法在青龙县七拨子金银矿床角砾岩矿段勘查中的找矿效果
雷家地区东部陡坡带角砾岩特征及储层识别
准苏吉花斑岩型钼铜矿床岩体特征及成矿机制研究
金盆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