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麦7698优质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
2019-01-04李俊杰杨照东刘娟娟
李俊杰,杨照东,刘娟娟
(1.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周口 466001;2.河南省淮阳县鲁台镇农技服务中心,河南淮阳 466700;3.河南省淮阳县种子管理站,河南淮阳 466700)
近年来,为认真落实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周口市采取示范带动,点面结合,稳步推进的办法,利用专种、专收、专储、专用的技术途径,积极发展优质强筋小麦生产,取得了初步成效。2017~2018年全市郑麦7698、新麦26、存麦5号等几个优质强筋品种种植面积近60万亩,其中鹿邑、太康、商水、项城等县(市)规模种植面积达30万亩,发展优质麦生产势头较快。根据郑麦7698相关试验、示范结果和保优生产经验,总结出郑麦7698优质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
1 规模化种植
郑麦7698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分子育种室采用分子聚合技术选育而成的超高产优质强筋抗病小麦品种,2012年国审(国审麦2012009),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为提高质量和效益,应实行单品种区域化连片种植,发展订单农业,实现优质优价。
2 产地环境条件
2.1 生态环境
选择远离污染源、无疫病的地块。小麦生育期间光照充分、后期降水量偏少。2.2 土壤条件
中壤土或土质偏粘、肥力较高的土壤。0~20cm土壤耕层有机质含量≥15g/kg,全氮含量≥1.2g/kg,有效磷含量≥15mg/kg,速效钾含量≥110mg/kg。
2.2 灌溉条件
有较好的灌溉条件,在干旱的情况下能保证小麦播种、越冬、返青拔节、孕穗和灌浆等关键生育期对水分的需要。达到旱能浇,涝能排。
3 品种特性
郑麦7698属半冬性多穗型中晚熟品种。幼苗半匍匐,叶窄短,分蘖力较强,成穗率中等。冬季抗寒性较好,春季起身拔节迟,春生分蘖略多,两极分化快,抗倒春寒能力一般。株型较紧凑,旗叶宽长上冲,株高77cm,茎秆弹性一般,抗倒性中等。穗层厚,穗长方型,长芒,白粒,籽粒角质,硬度高,饱满度好,黑胚率低。根系活力强,灌浆速度快,成熟落黄好,抗干热风能力强。抗条锈病,易感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
4 栽培技术
4.1 播前准备
4.1.1 整地
前茬秸秆还田。秸秆还田必须深耕。耕深25cm以上,旋耕必须靶实。连续旋耕2~3年的麦田深耕或深松一次[1]。
4.1.2 底肥
施肥总量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3~5m3,纯氮12~14kg,五氧化二磷8~10kg,氧化钾5~8kg。在犁地前撒于地表,随犁地翻入耕层。基施氮肥为总用量的70%,30%作追肥,返青期或拔节期追施。
4.1.3 底墒
耕层土壤适宜含水量:中壤土18%~20%;粘质土壤20%~22%。墒情不足时,应先浇水造墒,再耕地、播种。
4.1.4 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应达到原种标准;纯度不低于99.9%,净度不低于99.0%,发芽率不低于85%,水分不高于13%。采用杀菌剂、杀虫剂拌种或包衣,重点防治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可选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50ml+2.5%咯菌晴悬浮剂种衣剂20ml +40%甲基异柳磷10mL)或选用(12.5%硅噻菌胺悬浮剂20ml+40%甲基异柳磷10mL)兑水500ml,拌种或包衣种子10kg[2]。
4.1.5 土壤处理
防治地下害虫可用5%辛硫磷或5%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3kg/667m2拌细土20~25kg,耕耙前均匀撒施地表。
4.2 播种
4.2.1 播期
适宜播期范围10月10日~15日。适期晚播可以有效降低晚霜冻害的风险。
4.2.2 基本苗
基本苗控制在12~20 万/667m2。
4.2.3 播量
在适播期内,墒情适宜,播量为8~10 kg/667m2。
4.2.4 播种方式
机械条播,采用17cm等行距,或15cm×20cm宽窄行种植,播种深度3~5cm为宜。
4.3 田间管理
4.3.1 冬前管理
查苗补种
出苗后及时查苗补种。对缺苗断垄的地块,用同一品种的种子浸种催芽后及时补种或同一地块同一品种疙瘩苗疏密移栽。
化学除草
在小麦四叶期,温度高于5摄氏度,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及时防除麦田杂草。以猪殃殃、播娘蒿等双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667m2或20%使它隆乳油50~60ml/667m2对水30kg均匀喷雾;以野燕麦、看麦娘等单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选用6.9%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60~70mL/667m2或10%精噁唑禾草灵乳油30~40ml/667m2,对水30kg均匀喷雾;节节麦可用3%甲基二磺隆悬浮剂20~30ml/667m2,对水30kg均匀喷雾。喷雾时要做到不重喷,不漏喷。
适时冬灌
为补充土壤水分,踏实土壤,预防冬季冻害发生,需浇越冬水。冬灌时间应在日平均气温3~5℃夜冻昼消时进行,一般浇水量40m3/667m2,禁止大水漫灌。灌溉水应符合GB5084-2005的规定。浇后及时划锄松土,增温保墒。
4.3.2 春季管理
科学追肥
对于一、二类麦田,要以控为主,推广氮肥后移技术,可在拔节中后期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0~12kg/667m2;对于三类麦田,要以促为主,春季追肥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期,追施尿素6~8kg /667m2,第二次在拔节期追施尿素7.5~10 kg/667m2。
适时浇水
小麦返青拔节期如遇土壤墒情差,应及时浇水。孕穗期是小麦需水高峰期,如遇干旱,应及时浇好孕穗水。
中耕除草
早春浅中耕松土,提温保墒,灭除麦田杂草。冬前未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在返青期日平均气温5℃以上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施药方法同 4.3.1),但拔节后禁止使用。
化控防倒
返青期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在起身前用50%矮壮素水剂30~40ml/667m2或15%多效唑粉剂40g/667m2,对水30kg均匀喷洒麦苗基部,控制小麦第一节间长度,预防小麦倒伏。拔节后禁止喷洒。
病虫害防治
(1)防治纹枯病
选用20%三唑酮乳油60ml/667m2或25%戊唑醇乳油20ml/667m2或25%丙环唑乳油30~35ml/667m2对水50kg对准麦株茎基部喷雾,隔7天再施一次药,注意加大水量,喷匀喷透,提高药效。
(2)防治麦苗蚜
选用(2.5%氯氟氰菊酯乳油60 ml+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40g)/ 667m2对水50kg均匀喷雾。
(3)防治麦蜘蛛
选用1.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60 ml/667m2,或15%哒螨灵乳油 40 ml/667m2对水50kg均匀喷雾。
(4)防治小麦白粉病
选用20%三唑酮乳油50ml/667m2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g/667m2,对水50kg均匀喷雾。
(5)防治小麦锈病
选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g/667m2或30%己唑醇可湿性粉剂20ml/667m2,对水50kg均匀喷雾。
预防春季冻害
小麦拔节后,若天气预报出现日最低气温降到2℃以下的寒流天气,且日降温幅度较大时,应及时灌水以改善土壤墒情,减少地面温度变幅,预防冻害发生。寒流过后2~3d及时观察幼穗,发现幼穗受冻的麦田应及时采取浇水结合追施速效化肥或叶面肥等补救措施,每亩追施尿素5~8kg[1]。
4.3.3 后期管理
防控赤霉病
小麦刚抽穗就开始防控小麦赤霉病。可选用(40%多菌灵胶悬剂100g+30%戊唑醇悬浮剂20ml)/ 667m2或2.5%氰烯菊酯悬浮剂100mL/667m2,加水40~60kg,对准穗部均匀喷雾。若遇扬花期有阴雨和多雾天气时,应在喷药后5~7天再补喷一到二次[3]。
灌浆期控制浇水
抽穗至灌浆初期,耕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5%时,应及时灌水,浇水时应选择无风天气,小水慢浇。为提高小麦品质,严禁浇麦黄水。
一喷三防
在小麦抽穗期至灌浆期用杀菌剂、杀虫剂、叶面肥等科学配方、混合喷洒,综合防控小麦锈病、赤霉病、白粉病、叶枯病、麦穗蚜、吸浆虫等病虫害和预防干热风、后期早衰。每667m2用25%氰烯菌酯悬浮剂80g+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50g+ 4.5%高效氯氟氰菊酯50g +磷酸二氢钾200g+尿素500g,对水50kg均匀喷雾,喷1~2次[1]。
5 收获、储藏
5.1 收获
抽齐穗后10~15天进行田间去杂,拔除杂草、异作物和异品种植株。当籽粒呈现品种固有色泽、含水量降到13%以下,进入完熟初期时,及时进行机械化收获。收获前清净收割机内的异品种籽粒,并按同一品种连续作业,防止机械混杂。
5.2 晾晒
收获后要单品种晾晒,禁止在公路上及粉尘污染的地方晾晒。晾晒时要经常翻动,使其晾晒均匀。
5.3 贮藏
去净杂质,在避光、常温、干燥、通风、清洁、无虫害和鼠害且有防潮设施的地方专仓单品种贮藏。入仓小麦籽粒含水量在13%以下。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发潮、有异味的物品一起贮藏[1]。
6 结束语
河南是中国小麦第一主产省,形成河南小麦生产的三大要素是面积、单产和总产。从历史、现状和发展来看,河南小麦面积稳中有降,单产和总产曲线上升。影响河南小麦单产的首要因素是品种,从种性来看,发展趋势是春性上升,冬性下降;从品质来看,优质小麦发展呈现“S”型。超级小麦育种处于积极探索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