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的路径推演
2019-01-04何一鸣王新姿
何一鸣 王新姿
(中国海洋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世界各国在军事、文化、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一超多强”格局中超级大国——美国的差距逐渐缩小。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稳步提升,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此时打着“使美国再次伟大”旗号的非建制派代表特朗普因获得“锈带”蓝领工人和广大美国民众的拥护登上总统宝座,充分反映了美国民众对于美国可能失去霸权地位的普遍焦虑。
自特朗普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挑起中美贸易争端,到两国公布对彼此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中美贸易战呈愈演愈烈之势。近期,中美政府高级贸易代表团经过密集互访,达成了解决双边贸易问题的框架性协议,贸易战似乎已烟消云散。但鉴于美国早已把中国定义为“竞争对手”,在经济上遏制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政府对外政策的既定方针。[1](P93-128)中美之间贸易问题由来久矣,不折不扣地执行双边达成的框架协议需要对双边尤其是中国经济进行结构性调整,很难在短期一蹴而就。为了最大限度维护本国贸易利益,双方将通过打打谈谈的方式,不断试探对方的底线。可以断言,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将会是一场持久战。中国应该作好准备,针对不同烈度的中美贸易战情景,准备好“硬”“软”两手进行反制。
一、美国发动贸易战的动机
(一)维护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特朗普竞选时高喊的“让美国再次伟大”这一口号,意味着特朗普认为美国“不再伟大”。事实上,美国正在逐渐失去原本世界经济“一超多强”格局中“一超”的地位。
为了巩固世界经济霸权地位,美国开始违反其一手主导建立的国际贸易规则,频频跳起贸易争端,导致国际贸易秩序混乱。正如麻省理工学院自由派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在其“霸权稳定论”中所指出的,霸权丧失导致世界政治经济的不稳定。[2]
所以,在特朗普看来“不再伟大”的美国,不愿意再承担作为世界霸权国所应当承担的维护世界经济秩序稳定的责任,而只关心美国自身。特朗普上台后,美国作为“群主”却频繁退群:退出伊核协议;重新谈判北美自贸协定(NAFTA);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以及宣称不受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限制等。这一系列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做法,一方面是其在表达对现存世界经济体系的不满,认为美国无法从现存的世界经济体系中获得足够的利益,削弱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希望重新建立起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因此,无论是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对进口钢铝制品征税或是要求其盟国——日本、韩国承担更多驻日、驻韩美军军费开支等行为,其实是希望美国能够从其他国家攫取更多利益,维护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另一方面,美国面临着巨额政府债务危机,时刻威胁着美元的“超世界货币”地位,而缩减美国对各国的贸易逆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危机。美国国会预算局数据显示,美国债务利息负担已占GDP的1.6%,相当于联邦收入的9.4%,到2022年,这些数字将分别达到2.7%和16%。[3]也就是说,美国入不敷出,累积债务持续升温,以至于美国的收入有16%要用来还债;与此同时,据美国尽责联邦预算委员会预测,特朗普政府于2017年11月出台的税改政策可能在2019年增加1.5万亿美元财政赤字,极大增加美国债务压力。这也是特朗普强烈要求改变世界贸易规则,缩减美国对各国贸易逆差的原因。
(二)服务于国内政治目的
特朗普因其“让美国再次伟大”和“美国优先”的政治主张获得美国“锈带”蓝领工人和广大民众的支持赢得竞选成为美国总统,故能否满足相关利益集团的要求以及是否能够向美国广大民众兑现自己竞选时的承诺是特朗普能否赢得2018中期选举和实现总统连任的政治目标的关键。特朗普希望在即将到来的2018中期选举中设法保住两院多数党的地位,这对他来说意义非凡。因为保住了多数党的地位对特朗普来说意味着能够顺利推进“废除奥巴马医改”“削减社保福利”等政府目标的实现;但如果民主党控制了两院,将会更深入地推动对特朗普政府“通俄门”事件的调查,甚至有可能触发弹劾程序,这对特朗普来说非常不利。对进口钢铁和铝制品征收高额关税的做法是出于保护美国钢铝产业相关利益集团的考虑。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就曾多次表示,外国“在美国倾销大量钢铁”,实质上损害了美国的工业生存能力,“杀害了我们的钢铁工人和钢铁公司”。[4]而一直以来,对中国发起贸易制裁都是美国总统竞选和获得民众支持率的常用且有效手段,特朗普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做法也是为了兑现自己竞选时的承诺,获得选民支持。
(三)遏制中国的崛起
近年来,与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逐渐没落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在大国崛起的道路上高歌猛进。从政治领域到军事领域,从经济发展到科技进步,无不显示着中国的日益强大。在西方媒体和政客们看来,“中国威胁论”正在从假想变为现实,认为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新霸主”已指日可待。因此,遏制中国的崛起自然成为美国政府外交政策的核心目标之一。奥巴马执政时期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推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试图将中国排除在亚太地区多边贸易体系之外。特朗普执政团队在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直接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美国4月4号公布的拟对中国加征关税商品清单中,涉及航空航天、信息和通信技术、机器人和机械等行业,目标直指“中国制造2025”计划;[5]4月16日晚美国商务部公告称,将全面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该禁令有效期长达7年;4月25日,据《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美国司法部正在调查华为是否违反向伊朗禁运的有关制裁。《纽约时报》称,以上这些行为美国针对的还是“中国制造2025”计划,遏制中国发展特别是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的意图昭然若揭。[6]
二、影响贸易战的因素
3月23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称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中国商务部在当天即发布“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拟对约30亿美元自美进口产品加征关税。4月4日,美国不顾多方反对根据301调查结果公布拟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清单,清单涉及中国约500亿美元出口,建议税率为25%,涵盖约1300个税号的产品。清单公布当天,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汽车、化工品等14类106项涉及金额约500亿美元的商品加征25%的关税。中美双方的一系列动作宣告着中美贸易战正在往愈演愈烈的方向发展,一些关键因素将对中美贸易战的走势起到决定性作用。[7]
(一)美国的国内因素
自特朗普竞选时宣称要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上任后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以及公布对华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清单,至近期就贸易问题与中国进行谈判,世界各国皆在密切关注中美贸易战的走向。而在美国国内,对这一走势影响最关键的三个因素分别为美国国内的利益集团、特朗普对华政策团队,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个人行事风格。
1、利益集团
在美国的政治体系中,利益集团是庞大的隐身政治力量。美国的利益集团林林总总,共有17000多个全国性利益集团,最具代表性的包括美国商会、军工集团、犹太游说集团、全国农场主联盟、美国制造业联盟、美国劳工联合会等。这些利益集团利用政治献金、操纵媒体、控制智库、游说等手段,在国会议员和美国总统选举中为某些候选人站台拉票,培植自己在国会和政府中的代理人,确保国会立法和政府政策符合自身的利益诉求。此次美国对中国乃至世界各国进口钢铝产品加征关税挑起贸易战的做法,实际上是美国的钢铁利益集团影响政府贸易政策的结果。
美国钢铁工业起始于19世纪60年代。1886年,美国钢产量260万吨,跃居世界第一位,占全球总产量的40%左右。早期美国钢铁产业都集中在东北部五大湖地区,其中以宾夕法尼亚州、密歇根州、俄亥俄州、印第安纳州最为突出。从1960年左右开始,美国钢铁业已经呈现败像。而在这几十年中,中国钢铁产业迅猛发展。到2016年,中国粗钢产量已经占全球总产量的49.6%,达到808.4百万吨,而美国只有78.5百万吨,美国粗钢产量已经不足中国产量的十分之一。随着美国进口钢铁产品逐年增加,美国钢铁企业日渐衰落。作为美国钢铁产业集聚区的东北部五大湖地区各州,经济增长乏力,失业问题严重,沦为著名的“锈带”。
在2016年大选过程中,特朗普宣称反对“不公平贸易”,承诺保护美国钢铁产业和钢铁工人。宾夕法尼亚、密歇根、俄亥俄,以及南部各州钢铁工人,都将选票投给了特朗普,从而带动“锈带”地区整体“翻红”,将特朗普推上了总统宝座。特朗普上台后,美国钢铁工人不断督促特朗普兑现竞选诺言,限制外国钢铁进口。2018年1月,美国制造业联盟(AAM)主席斯科特·保罗(Scott Paul)表示:“我们已经召集了数以万计的民众致信白宫,要求总统遵守自己一再作出的承诺,即保护美国的钢铁产业和钢铁工人。这是总统在竞选期间和入住白宫后,再三作出的保证。”
可见,来自钢铁利益集团的压力是特朗普在2018年3月签订对进口钢铁产品加征高额关税的根本原因。
利益集团影响美国贸易政策制定的案例不胜枚举。2009年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轮胎特保案就是由美国钢铁联合会、劳工联合会、人权组织和宗教组织等利益集团向政府和国会游说的结果。[8]在此次中美贸易战进程中,钢铁利益集团成功影响贸易政策的案例更加鼓励了其他利益集团通过这种方式继续对政府贸易政策制定施加影响。如果美国在此轮贸易战中获胜,未来将会有更多美国利益集团怂恿政府对华发动更多贸易战。反之,在中美贸易战中,如果中国的报复措施可能使美国某些大利益集团遭到重创,他们就会向特朗普政府施压,要求政府停止对华贸易战,从而改变中美贸易战进程。
2、对华政策团队
在特朗普对华政策团队中,担任白宫国家贸易委员会主席的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长期持对华经济政策强硬观点,曾出版过《即将到来的中国战争》《死于中国之手》《卧虎》等鼓吹“中国威胁论”的书籍;担任国防部长的詹姆斯·马蒂斯认为,当今的世界秩序正面临着由俄罗斯、恐怖组织和中国所带来的二战以来的最大威胁,美国将来必须管理好与中国的竞争;接替科恩出任白宫首席经济顾问的库德洛曾表示“中国可以预期,美国将在国际贸易中采取强硬立场”;中情局局长蓬佩奥和总统国家安全助理博尔顿都系“鹰派”代表,在很多重大国际问题上都与特朗普持一致看法,将会导致对华态度更具对抗色彩;任美国商务部长的罗斯和美国贸易代表的莱特希泽更是被普遍认为是美国贸易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对华贸易强硬立场。在这样的政策团队影响下,不难理解为何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政策如此强硬。
3、总统个人行事风格
首先,特朗普是一个富有挑战精神和行动力非常强的实干派,他的这种挑战精神和实干精神也反映在了他的执政风格上。[9]特朗普推行的国内税改法案,退出巴黎协定等各种举措均遭到多方施压,但是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政策目标,特朗普坚持“以大险谋大利”,不顾一切阻力推行其政策,是一个彻底的“争斗型”领袖。[10]
其次,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特朗普具有重实利、了解风险、兵不厌诈与虚张声势的行事作风。如重新谈判北美自贸协定和伊核协议,虽然根本原因是出于对协定本身的不满,但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通过威胁谈判对手获得优势从而攫取更多的经济利益。通过试探性举动甚至是高调宣战,来争取谈判优势,是其一贯的“鸡贼”之处。这一秉性,从其上台之初便与蔡英文通话,以及其与金正恩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几番交战,已经一览无余。[11]
(二)中国的态度及反击力度
中国从始至终对这场贸易战的态度都是止战但不怕战。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之间爆发的贸易战,如果不加以管控,其惨烈程度将难以想象,最终将是两败俱伤,通过友好协商谈判解决矛盾冲突对两国来说都是更好的选择。但是,面对美国对我国发起的挑战,我国也相应地作出了强有力的回应。我国表现出来的对贸易战和谈判的态度,以及我国采取的对等反制的措施,都会影响这场贸易战的走势和结局。
1、反击的态度是否坚决果断
从美国发动这场贸易战开始,我国商务部就多次表明立场:不希望打贸易战,但绝不害怕贸易战。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回应称,希望通过建设性对话和协商妥善解决有关问题,这符合中美双方的共同利益。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一定会奉陪到底。[12]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在美国官员透露正与中国就贸易冲突进行谈判时进行了更加坚定的回应: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不可能就此问题进行任何谈判。[13]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任何挑战。我们的底气不止来自于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同时,根据德勤中国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联合发布的报告称,相对欧美两大发达地区不足5%的低增长率,中国零售市场更具强劲活力和增长潜力,有望在2019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我国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应对来自美国的挑战,但同时我国也愿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按照公认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准则,通过友好协商妥善解决分歧的态度。如我国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所说,我国谈判大门永远敞开。
2、反击行为是否击中美国痛点
我国在特朗普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及公布对华商品加征关税清单后迅速做出对等反制,公布了对美30亿和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清单。500亿美元商品清单中包含了大豆、汽车、飞机等14类106项商品。选择大豆进行制裁不仅是因为大豆是美国出口额最大的农产品,2017年,我国进口的3200多万吨美国大豆价值139.5亿美元,占美国大豆出口的57%。更重要的是,对特朗普而言,中部农业州是他核心的支持者,是共和党的票仓。中国选准这些州的出口产业来精准反制,美国国内的压力将会聚集在特朗普身上。同样,针对汽车行业进行制裁的原因与制裁大豆的原因如出一辙。中国连续几年来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而在特朗普的竞选中,汽车工业十分发达的密歇根州发挥了标杆的作用,如果中国对美国汽车行业进行制裁,将会使其白白丢掉中国这一巨大的市场,从而使密歇根州的利益受损,势必会影响其对特朗普的支持。[14]中国对美国的商品制裁清单直击特朗普“选票票仓”,针对特朗普实现美国再次伟大,从中国攫取利益的经济目标以及赢得2018中期选举、实现连任的政治目标进行精准打击,反击的效果将对中美贸易战的走势带来重大影响。
(三)国际局势的变化
美国对进口钢铝产品进行征税以及发起贸易战的行为不单会对中美两国造成影响,势必会波及到其他国家。正如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所说:“在如今这个全球化的时代,一个产品的生产和跨国贸易,其实涉及的并不仅仅只是两个国家的事情,而是多个国家。”[15]有分析认为,目前日本很担心会成为“下一个”,尽管日本是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盟友之一,但特朗普政府对美日贸易心存不满已久。而特朗普的钢铝关税计划中,日本并不在豁免名单中,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对此表示十分遗憾。美国在亚洲的另一个盟友韩国也没能幸免,《韩国时报》表示,现代研究所研究人员认为,随着中国对美出口减少,韩国对中国的半成品出口也将减少。韩国在电子产品上的损失据估计为109.2亿美元,信息技术和石化领域各自可能损失56亿美元。近期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访美也是连连碰壁,其美国之行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呼吁美国不要放弃伊朗核协议,说服特朗普留在该协议内;更重要的是要求美国对欧盟钢铁和铝制品永久豁免关税。但特朗普只是将对欧盟的豁免期限延长了一个月,并没有同意永久豁免关税的请求。没有达到美国之行目标的法德两国与英国形成了与美国针锋相对的英法德“三国同盟”。
相比美国和各国的关系渐行渐远,令特朗普政府意想不到的是,其“美国优先”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却使日本、印度、俄罗斯等国向中国靠拢,谋求改善与加强对华经贸易关系。4月15日至17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应邀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并同日本外相河野太郎主持召开第四次中日经济高层对话。5月10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东京皇宫会见日本天皇明仁。李克强表示,今年正值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中方希望通过这次访问,重温缔约精神,推动中日关系重回正常轨道并取得新的发展。4月2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印度总理莫迪在中国武汉结束了为期两天的非正式峰会,双方希望此次会晤能够掀开中印关系新篇章。中俄两国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两国关系已经达到了苏联解体之后的最高亲密程度。国际社会其他国家与中美两国的关系是影响中美贸易战的重要因素,国际局势的变化会对贸易战走势产生巨大影响。
三、中美贸易战情景分析
2018年4月初中国公布对美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清单后,特朗普面临来自国内国际的双重压力,派出以美国总统特使、财务部长姆努钦率领的美方贸易代表团访华。随后,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为首的中方贸易代表团对美国进行了回访。双方通过密集磋商,就解决中美贸易争端、停止贸易战达成了框架协议。中国承诺扩大从美国进口农产品和能源,开放包括金融服务在内的更多外资准入部门,降低关税,保护知识产权,使中美贸易战暂时平息。从相关报道中可以看出,中国的承诺除了在某些具体产品和服务进口方面可以量化外,其他方面难以在短期内落到实处,也将成为美方持续紧盯的重点。一旦美方对中方履行协议的举措不满,贸易战随时可能升级。因为维持世界经济霸权、遏制中国崛起是美国政府的既定战略;中国对美国的贸易依赖和出口惯性也不可能因为一次磋商而大幅下降;中美两国间存在的贸易问题由来已久,不可能通过一次谈判得到根本解决。更何况目前达成的框架协议的全面落实涉及到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中国一定会慎之又慎。所以,中美贸易战将是一场持久战。本文将根据中美贸易战发展的烈度设定三种不同情景,对贸易战的走势进行预测和判定。[16]
(一)贸易战基准情景
贸易战基准情景假定:在目前情况下,中美双方均选择退让,在关键问题上作出实质性让步,双方就中美经贸问题基本达成一致,贸易战就此结束。作出此种情景假定的合理性在于: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后的两天内,美国道琼斯指数大跌,仅两个交易日美股总市值缩水1.8亿美元。4月5日,特朗普宣布将考虑对从中国进口的额外1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后,三大股指再次全部收跌,道琼斯工业指数当天更是一度下挫接近800点。[17]若美股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美股大幅暴跌进入熊市周期,意味着美国的资产负债表将会被重置,美国债务危机将会爆发。而美国政府的债务已经从2007年的10亿美元增长到20亿美元,负债率已经超过100%。如果现阶段美国再次爆发债务危机,其规模将远大于2007年次贷危机。可见,中美贸易战牵动着美国资产市场的敏感神经。就在中美贸易战的硝烟味越来越浓之际,非常倚重中国市场的美国农业从业者也越来越担心中国的报复行为使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他们甚至自掏腰包在总统特朗普常看的电视台购买了时段,持续播放,劝特朗普“罢兵息战”。
美国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并步步紧逼的情景与1985年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的情景十分相似,当时的日本一次次地让步换来的是为世人所熟知的“失去的十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国绝不会重走日本当年的老路。美国如今对中国发起贸易战的动机和当初对日本发起贸易战的动机背景相似,但中国在这场贸易战中拥有的筹码明显异于1985年的日本。在美国公布拟加征关税的中国商品清单前,中国驻美大使崔天凯即表示,一旦美方公布301调查对华加征关税产品的清单,中国将以同样的规模、同样的金额和同样的强度坚决予以回击。美国公布这一清单后,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立即公布了对美加征关税清单商品,以坚决的态度、迅速的行动构成可置信的威胁。中国充分的准备、坚决的态度、有效的反击,大大出乎美国和国际社会的预料,这从美国股市暴跌和特朗普政府努力安抚国内市场恐慌情绪的表现就可以看得出来。
国际局势也在向中国有利的方向发展,美国向中国发起贸易战以来,中国和日本、韩国、印度、俄罗斯的关系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英法德也因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一事结成同盟共同抵抗美国。美国派出的与中国进行谈判的代表团包括了财政部长斯蒂文·姆努钦、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拉里·库德洛、白宫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五位核心人员,充分表达了美国对中美间贸易谈判的诚意,同时也暗示了美方对于贸易战的忧虑。如果双边磋商能够取得突破,美国存在偃旗息鼓的可能性,使贸易战基准情景可能达成。
(二)贸易战升级情景
贸易战升级情景假定:美国对谈判结果不满,希望从中国获取更多的利益。故对中国实施500亿美元对华商品加征关税清单,中国也将按照承诺实施相应的对美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清单,中美贸易战升级。做出此种情景假定的前提条件是:贸易战开打之后,特朗普获得美国民众更多的支持,共和党赢得中期选举的可能性增加。据美国民调机构拉斯穆森的“总统支持率每日调查”显示,2018年4月4日,也就是美国政府公布依据“301调查”结果拟对中国500亿美元进口产品加征关税的当天,特朗普的支持率达到了51%,是特朗普在过去一年以来的最好成绩。[19]这表明美国政府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在美国国内是有民意基础的,应该引起中国的警惕。美国中期选举将在11月份举行,每年的5月份是中期选举投票的密集期,所以在这期间特朗普将可能推进贸易战继续升级,为其中期选举造势。再结合特朗普追求实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风格以及长久以来遏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存在升级两国贸易战的可能。[18]
若双方对彼此的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清单开始实施,对中美两国均会造成重大损失。首先,我国对美加征关税清单的最后一项“空载重量超过15000公斤,但不超过45000公斤的飞机及其他航空器”包含美国波音公司对中国出口的主要机型——波音737系列和737MAX系列,其中我国进口量占波音全球产量的三分之一,加征关税后将会对美国飞机制造业产生较大影响。其次,清单中包括的“仅装驱动电动机的其他车辆”涵盖了特斯拉的所有车型。2017年特斯拉全球产量为10.3万台,其中中国销量1.7万台,销售额突破20亿美元,占比达到16.5%,若加征关税将极大损害其利益。中美贸易战将极大增加美国制造业的原材料成本,美国3月ISM制造业投入成本的物价支付指数创将近七年来新高,将会推升美国未来的通胀预期。
而从当前美国公布的500亿美元加税清单来看,美方对中国的出口关税加征主要集中于高端制造行业,化工领域目前涉及品种主要是轮胎和少数精细化工中间体。我国轮胎行业高度依赖出口,轮胎外胎出口美国占比13%,但轮胎行业经过“双反”洗礼,已经具有一定全球竞争力。在我国的反制措施中,化工产品种类较多,并涵盖了众多石油深加工产品,短期内加征关税或将造成国内供需失衡,但长期来看可以为国内企业赢得进口替代的时间和空间,中美贸易战对双方均将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在国际方面,虽然美国现已处于众叛亲离的地步,但结合特朗普“美国利益优先”和反复无常的商人作风,[20]可以假设其最终同意对欧盟进口钢铝产品永久豁免关税,甚至重新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以换取欧盟国家、日本、韩国、印度等国与其组成战略同盟,实现其共同遏制中国崛起的目标。同时,5月初美国总统特使、财政部长姆努钦将率美方代表团访华期间,中美贸易谈判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成果,从新华社的报道中可以看出,美方对中方所做出的让步并不满意。虽然双方同意保持持续磋商,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为首的中方贸易代表团将也于近期访美,但若美方因其过分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变得恼羞成怒,有可能采取加大对中国制裁的行动,导致中美贸易战升级情景达成。
(三)贸易冷战情景
贸易冷战情景假定:中美两国加深对彼此的贸易制裁,彼时双方将彻底断绝贸易往来,最终结果将是双输的局面。做出此种假定的原因是:在贸易战升级情景中,中美双方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清单开始实施的基础上,美国将可能公布甚至实施对中国10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清单,中国也会相应做出对等反制。经过数轮进攻—反击,中美双方断绝贸易往来的极端情况可能出现,贸易冷战情景基本达成。在贸易冷战情况中,中国经济将会遭受重创,因为西太平洋地区的大部分会成为战场,中国的区域贸易和其他全球性贸易会大幅下降。同时美国消费品和制造业成本都会上升,将承受巨大通胀压力,届时特朗普支持率也会出现“雪崩”。从理性角度来看,贸易战进行到一定阶段之后双方进行谈判达成妥协的可能性更大。但即便如此,中美之间的竞争和博弈将呈现常态化,我国应从全局战略高度作好各方面的充足准备。
四、中国的反制策略
为了打击美国的嚣张气焰,维护我国的经济利益,赢得国际尊重,在对当前中美贸易局势及国际贸易状况作出深度分析、充分把握的基础上,针对美国发起的挑战,中国要有软、硬两手加以应对。
(一)硬手段
毛泽东同志在其1949年8月1日的文章“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中说道:准备斗争,然后才有希望在平等和互利的条件下和外国帝国主义国家打交道。若美国坚持发起这场贸易战,我国一定会奉陪到底,为我国将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国际环境。首先我国可选择对美国的原油产业进行打击:2017年,中国是继加拿大之后的美国原油第二大买家,中国对原油施加的任何关税举措都有可能对美国原油供需造成重大影响,并将影响美国油价,继而波及全球石油价格。其次,我国手握1.2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占美国国债海外部分的18%。一旦我国大幅减持,美国经济将难以承受无风险利率的快速上行,从而导致美国金融市场崩盘。总之,如我国政府一直强调的那样,我国不愿打贸易战,但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将奉陪到底,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必定予以坚决回击,坚决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二)软手段
如果美国能够认清其想要实现“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目标离不开与中国的良好合作关系,在中美贸易战的任何阶段,我国要随时愿意且准备通过谈判作出一定程度的让步。首先,中国可以承诺扩大美国商品和服务的市场准入,平衡中美贸易逆差。如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博鳌论坛上所说:“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从中美贸易商品结构来看,双边贸易存在很强的互补性。虽然我国向美国大量出口制造业产品,但我国承担的大多是对产品进行组装等不涉及高技术含量的部分,故两国间仍存在大量合作空间。我国可以通过市场准入政策,调整进出口商品结构,加大从美国进口,缩减美中贸易逆差。其次,在美国占优势的服务贸易领域尤其是金融领域,中国可以扩大市场开放力度。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明确提出,我国将在金融业方面作出以下重要举措:去年年底宣布的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的重大措施要确保落地,同时要加大开放力度,加快保险行业开放进程,放宽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扩大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业务范围,拓宽中外金融市场合作领域。这无疑是美国大金融企业梦寐以求的。再次,我国应主动熟悉和适应美国贸易政策审议机制,重视美国相关利益集团的关切,建立多层次沟通协调机制,推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以及“中美四个新对话机制”在化解矛盾和增进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相应的,美国首先需要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为中美两国日后可能产生的贸易摩擦建立平等的协商基础。其次应当放松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适当放松中资企业对美直接投资管制,尤其是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外资审查等。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国际市场空间存在巨大的增长潜力。故中国在应对中美贸易战的同时,应着眼于更加广阔的经济合作领域,扩展新的国际贸易空间。首先,我们要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建立我国自己的影响范围。我国一直以来认真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大力推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我国与沿线国家贸易额7.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8%,增速高于全国外贸增速3.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4.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2.1%,进口3.1万亿元人民币,增长26.8%;我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4亿美元,在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1443亿美元,同比增长14.5%。[21]我国应借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继续搞好和沿线国家的关系,扩大与沿线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其次,大力推进与更多的国家签订双边自贸协定,不失时机地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我国在2017年与格鲁吉亚、马尔代夫签署自贸协定,与摩尔多瓦、毛里求斯正式启动自贸协定谈判,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愿同有关各方推动多边贸易谈判进程,早日结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加快亚太自贸区和东亚经济共同体建设。同时,在现今美国孤立主义严重,对包括其盟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纷纷采取贸易制裁的形势下,我国应当顺势而为,高兴自由贸易大旗,联合欧盟、俄罗斯、印度及日韩等国建立起一个强大的与美国抗衡的同盟,获得全球经贸体系更大的话语权,凸显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担当和领航员作用。
五、结论
中美两国贡献了世界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两国经济关系的负面发展会给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重大风险。面对全球经济的利益分配问题,两国间的贸易摩擦一直存在。美国作为一直以来的超级大国,凭借自身大国优势对其他国家发起贸易战以攫取别国利益的案例也屡见不鲜。但是在中美两国之间发起规模如此庞大,形势如此激烈的贸易战仍是始料未及的。美国国内利益集团施压、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团队构成及总统个人行事风格只是美国针对中国发动贸易战的浅层次原因,其深层次原因在于美国霸权逐渐衰落的同时中国却在迅速崛起。通过对影响中美两国间贸易战走势因素的研究,得出两国间贸易战势必是一场持久战的结论。针对贸易战发展演进的不同阶段,根据烈度将其划分为三种不同情景:贸易战基准情景、贸易战升级情景及贸易冷战情景。针对不同程度的贸易战情景,中国皆应有软硬两手加以应对。但最理想的状况是双方通过平等协商,着眼于两国的共同利益和国民福祉,各让一步,握手言和。当然,通过谈判签署互利共赢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才是保证中美贸易长期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