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疆棉区机采棉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规程
2019-01-04张旺锋田景山余力
张旺锋,田景山,余力
(1.石河子大学农学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新疆 石河子 832003;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棉花是重要的纺织工业原料,品质优劣直接关系到纺织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新疆具有发展棉花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生产基地。发展机采棉是大幅降低植棉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植棉业规模化经营的重要途径[1],实施机采棉推动了棉花产业的现代化进程。然而,新疆传统栽培下种植的棉花品种及栽培措施与机采不配套,棉花生育后期既要脱叶又要催熟,喷施脱叶剂时棉铃吐絮率低,后期温度下降快脱叶效果差[2-3],棉花机采坚持过高的采净率导致机采籽棉含杂率过高[4],增加了加工环节的去杂次数[5],对纤维造成较大的损伤[6],导致原棉质量下滑,市场竞争力降低。如何改善机采原棉品质,已成为新疆棉花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继承新疆棉花传统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将适宜机采的品种、株行距配置、脱叶催熟等各项技术措施优化组装配套,提出了南疆棉区机采棉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规范。
1 棉花生产目标
单产皮棉 2 250~2 550 kg·hm-2,产量结构为每公顷收获株数18.0 万~20.3 万,单株结铃6.5~8.0 个,公顷总成铃 127 万~162 万个,铃重 5.5~6.0 g,衣分≥40%,霜前花率>95%。根据纺织工业对原棉的需求,生产“纤维长度>29 mm、断裂比强度>29 cN·tex-1”原棉。机械采收前,手摘棉的纤维长度>30.5 mm、断裂比强度>30.5 cN·tex-1;机采籽棉清理加工前,纤维长度>30.0 mm、断裂比强度>30.0 cN·tex-1,马克隆值 4.2~4.7、短纤维率<3%。
2 播前准备
2.1 秋耕冬灌
秋季带茬滴灌,灌水定额 900~1 200 m3·hm-2,于 9月20日―10月10日前完成。机采后、封冻前(11月中下旬),适墒犁地,深度≥30 cm,及时进行平地、耙地作业,次年春季返浆前(3月5日左右)必须再进行一次切、耙作业。秋耕前全层施肥,每公顷棉田施入优质厩肥15 t、或油渣1.2~1.5 t、或商品有机肥 1.2~1.5 t,并施入纯 N 100~105 kg、P2O585~90 kg、K2O 65~72 kg。
2.2 播前整地与土壤处理
冬前己进行整地的农田,播前适墒耙地至待播状态。春耕棉田及时适墒施肥、犁地、耙地,平地至待播状况。要求耙地深度和角度正确合理,深度10~12 cm,混土深度 6~8 cm; 重耙深度 14~16 cm。土地粗平后,每公顷用二甲戊灵乳油(有效成分30%)1 800~2 250 mL、兑水不少于600 kg 进行土壤封闭,喷施后及时耙地混土,混土深度6~8 cm,切耙至待播状态。
2.3 种子准备
选用优质高产、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的早中熟品种,要求生育期≤130 d,株型紧凑,铃重5.0~6.0 g,衣分≥40%;叶片中等偏小且上举,吐絮期对脱叶剂较敏感;果枝夹角较小,I 式或II 式果枝,叶枝少;果枝始节位高度18 cm 以上;结铃集中,吐絮一致,铃壳含絮力中等。
3 播种
气温连续5 d 稳定至14 ℃以上、膜下5 cm 地温连续3 d 稳定在12 ℃即可播种,采用适墒播种,0~20 cm 土层土壤相对含水率在65%~75%,一般年份适宜播种期在4月上、中旬,最佳播期4月5 ―15日。使用 205 cm 超宽膜、厚度≥0.01 mm,一膜六行高密度机采模式,行距配置66 cm+10 cm,株距10.5~11.5 cm,每公顷理论株数24 万株,保苗率≥85%。膜上精量点播方式,每穴1 粒,每公顷播种量 27~30 kg,每穴 1 粒率≥95%,空穴率≤3%,错位率≤1%,播种深度≤2.5 cm。覆土宽度8 cm、厚度1.0 cm,垄台宽度185 cm,边行外侧保持5 cm 的采光带。布管方式采用一膜三管,滴灌带布置在窄行内,滴灌带迷宫凸面朝上。
4 中耕除草
土地板结和地下水位较高的棉田,当播后气温持续偏低时应及时中耕,中耕深度12~15 cm,宽度以保证苗行有6~10 cm 保护带为准; 要求中耕器后带碎土器,使土块细碎,地面平整。一般棉田在棉苗现行后及时中耕,中耕深度12~15 cm,除净行间护苗带和穴口处杂草。蕾期中耕1~2 次,中耕深度16~18 cm。
5 化学调控
棉苗子叶展平即可进行化学调控,叶面机械喷施缩节胺每公顷 30 g;2 叶期每公顷 30~45 g;4 叶期以后根据苗情确定化学调控的次数和剂量。灌头水前,每公顷叶面喷施缩节胺45~60 g。
花铃期根据棉花长势长相进行适量化学调控,一般分2 次进行。第1 次,打顶后5~7 d,每公顷喷施缩节胺 60~90 g;第 2 次,打顶后 10~15 d,每公顷喷施缩节胺75~90 g。
6 滴水和追肥
生育期滴水追肥分 3 个阶段、10~12 次,坚持轮灌制度,采取“少量多次”,滴灌定额每公顷3 750~4 050 m3,氮、磷、钾肥配合施用,随水追施纯 N 230 ~317 kg、P2O547 ~75 kg、K2O 79 ~108 kg,同时注意锌、锰、硼微量元素的补充。
6月中旬至7月初,根据苗情适当滴水追肥。对株高日增长量<0.5 cm 的缺水棉田,可提早到6月初滴水1~2 次。正常年份一般在6月15~25日开始第1 次滴水,每公顷滴水940~1 010 m3,随水追施纯 N 58~80 kg、P2O512~20 kg、K2O 20~27 kg。同时,可喷施叶面肥1~2 次,缺微量元素的棉田,酌情加入叶面微肥进行喷施。
7月初至 8月初,滴水追肥 4~5 次,总计滴水量每公顷2 250~2 430 m3,随水追施肥总计每公顷纯 N 150~205 kg、P2O530~48 kg、K2O 51~70 kg。
8月初至8月底,滴水2~3 次,总计滴水每公顷560~610 m3;追肥2 次,随水追施肥总计每公顷纯 N 22~32 kg、P2O55~7 kg、K2O 8~11 kg; 滴水追肥采取递减方式,前多后少,9月5日停水停肥。
7 打顶
打顶时间根据气温、产量目标所确定的预留果枝数而定。要求单株果枝≥8 个,7月5日结束打顶,做到“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人工打顶坚持一叶一心,漏打率<1‰,复打顶要求打净率100%。
8 化学脱叶催熟
化学脱叶催熟剂的喷施时期需综合考虑棉株顶部棉铃发育状况和催熟剂对纤维比强度的损伤量,以及脱叶催熟剂喷施后7 d 的气温条件。要求脱叶催熟剂喷施时的棉铃铃龄与该品种铃期的比值(Rd/b)>0.72;同时,应满足喷施后 6~8 d 的最高温度大于27.2 ℃、日最低气温>10.8 ℃。正常年份9月15日开始,9月25日前完成。
根据棉花长势和气候条件,坚持“正常棉田适量偏少、偏旺棉田适量偏多,早熟品种适量偏少、晚熟品种适量偏多,喷期早的适量偏少、喷期晚的适量偏多,密度小的适量偏少、密度大的适量偏多”原则合理调整药剂用量。为实现良好的脱叶效果,建议脱叶催熟剂喷施两次,间隔7~10 d。第1 次,以含噻苯隆药剂为主,每公顷使用360~420 g 噻苯隆,并复配1 200~1 500 mL 乙烯利 (有效成分为40%水剂); 第2 次,选择对温度要求较低的脱叶剂,以敌草隆·噻苯隆混剂为主,每公顷使用105~120 g。
喷施机具采用水平式吊杆喷雾机,作业时速控制在 5.0 km·h-1以下,出水量每公顷 525~750 kg。喷施10 h 内遭遇中到大雨,应当补喷。
9 收获
机械收获前人工采摘地头15 m 范围内的棉花,拔除棉秆,准备干净、整洁的棉包打模场地。严格控制采前标准,脱叶率≥85%,吐絮率≥90%、籽棉回潮率≤12%。采棉机作业时速控制在4.0 km·h-1以下,要求采净率90%~93%,含水率≤14%,含杂率≤14%。采棉机采摘作业时间为11:00―21:00,或手感无潮湿时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