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三点式”教育策略 促小学生习惯养成

2019-01-03黎健仪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养成教育良好习惯

黎健仪

摘要: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良好习惯是构成健康人格的基础,以良好的教育帮助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小学教育核心任务之一,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分析了小学生习惯现状及成因,并对习惯养成“三点式”教育策略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养成教育;“三点式”;良好习惯

一、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良好习惯是构成健康人格的基础。《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可见,养成教育对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少年儿童养成做人、做事和学习等方面的良好习惯,是小学教育核心任务之一,要贯穿教育的全过程。

二、小学生习惯养成现状及分析

当前的小学生,生活条件优越,从小备受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学生自私任性,知行脱节,不懂谦让,不善合作……不良习惯甚多,情况令人担忧。

案例:记得两年前,笔者接手一个四年级班级,一位学生家长发来求助信息。大致内容是其孩子校内校外表现判若两人,在校尊师有礼貌,各方面堪称榜样;在家不听长辈教导,我行我素,而且动不动就发脾气。日常生活习惯很让他们担忧:看过的书随处扔,从不整理学习用品;生活垃圾满屋丢;洗头不用洗发水,洗澡不用香皂,一到夏天浑身臭……

案例中的孩子,是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男生。我们无法想象家长口中的“坏习惯”和他有任何关系,但是,经老师后来了解,发现其坏习惯确实不少,如课桌里常是乱七八糟的。这种情形,细细分析,是否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有关?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儿童良好习惯养成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现实生活中,家长望子成龙,一方面缺乏经验,忽视给孩子参加必要的生活能力的锻炼;另一方面,在子女出现不良习惯苗头时,没有给予重视。案例中的家长也坦言,自己的家庭教育是有问题的。孩子的诸多坏习惯,就是被家中大人惯出来的。

诚然,儿童不良习惯的形成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从自身找问题。早在2001年8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在《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就指出,德育工作不适应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方法与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由此可见,时隔十多年,小学生知行脱节,养成教育的策略问题,仍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三、小学生习惯养成策略“三点式”

细节决定成败,好习惯的培养,需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做细致的工作。基于实践与思考,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三点式”教育策略,即“近一点、细一点、活一点”的策略,帮助小学生养成好习惯。

(一)近一点:教育目标要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

客观世界里的万事万物是有序的,人的成长当然也是有序的。养成教育应遵循人的成长规律,顺应其身心特点,从学生的认知出发,由近及远,由浅人深,由易而难制定教育目标,安排教育内容。

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例,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存在极大的差异,行为规范的教育绝对不能搞一刀切。培养什么习惯,用什么方法培养;同一种习惯,不同年龄的学生,应有什么不同层次的要求,这些都是养成教育的思考范畴。就“上课专心听讲”这一内容,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提“不摇晃桌椅,不随意离开座位”“老师讲话时,双眼要看着老师”“双手不玩东西,不做小动作”“要发言先举手,不随便说话”等要求。三四年级的学生,要做到“上课专心听讲”,还要“不想与课堂无关的事,积极举手发言,发言声音要洪亮”。到了五六年级,我们要明确“先预习后听讲,听讲时要善于思考发言,及时做笔记”这一要求……

家庭教育也要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比如希望子女“生活讲秩序”,那么,在子女还在幼儿期,家长就要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将玩完的玩具归位,把看完的书籍放回原处。到了小学,家长要提醒子女出门前自行检查穿戴,回家后随即换鞋,及时将书包、衣物各就各位。晚上睡觉前,教育子女特别是刚入学的孩子,要按第二天的课程表整理书包。坚持不整理书包不睡觉的习惯,保证不会落下任何学习用品。如果案例中的家长,能认识习惯要从小抓起并做到天天跟踪,时时提醒,及时引导,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会“讲秩序”。

养成教育有目的,有标准,才便于教有所依,学有所靠。养成教育只有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离孩子实际生活近一点的目标,才便于孩子理解、掌握、执行。

(二)细一点:教育内容要细致具体

细节成就大事,养成教育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安排细致具体的教育內容。

1.抓好第一次

习惯源于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源于一个个的第一次。陈鹤群说过,无论什么事,第一次做得好,第二次就容易做得好;第一次做错了,第二次就容易做错。所以,抓好关键的第一次,养成教育事半功倍。在教育实践中,笔者非常重视教育的每个第一次。比如组织新生参加第一次集会,笔者会提前讲清楚要求:在行走时做到不说话、不推搡、不抢道、不插队。继而开展学习观摩活动,感性认识“快速”“安静”“整齐”。接着集队操练,相机指导。最后让表现出色的小同学当小队长,做大家的榜样。

2.从细节出发

明理:习惯养成先明理、后导行。养成教育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观念,知道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进而自觉地、主动地去做。某学校为了营造人人会走路、人人文明走路的良好氛围,学校在走廊上、楼道中张贴了“轻声慢步”“上下楼梯靠右行”等温馨的提示语,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能传递积极的教育信息。

又如,“感恩”教育可以具体为:尊重他人的劳动;主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孝敬父母,不顶撞长辈……“尊敬”是一个抽象名词,我们可以告诉学生“尊重长辈”就是:(1)见到长辈,主动打招呼;(2)听长辈讲话时,正视长辈,不插嘴;(3)和长辈谈话时,不高声大喊;(4)长辈批评时,不顶撞,可以解释但不撒野;(5)提出的要求长辈没答应,不撒娇、耍横……这样要求的“尊敬”就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孩子看得见、摸得着、听得懂的具体操作细则。

导行:规定了教育要求,还要有具体的指导。比如“书写工整”,我们可以告诉学生这样做:把字写在格子中间;把字写在横线上,不让文字上蹿下跳。教育学生“爱护课桌椅”,在讲清爱护课桌椅的道理后,教师可以这样具体指导:不能在桌椅上乱写乱画乱刻,不要随便摇晃桌椅等。从大处着眼,从小处人手,步步落实,层层推进。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就能把爱护课桌椅的要求变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强化:有人说,一个习惯养成需要21天甚至更长的时间。一位低年级的班主任,针对学生实际,设计了一份“每天六个好习惯”表格(每周一份),倡导家长从细节出发,帮助学生养成好习惯。学生会将表格张贴在床前,每天睡前对六个习惯进行自我检查,做到的打“、/”,没做到的打“×”。每个周日,家长针对学生一周表现做出书面反馈,表格会在次日由学生带回校交给老师。班主任老师再在班会上及时总结反馈。经过一个学期的强化训练,该班学生学会了主动整理学习用品,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

内化:学生习惯的养成,需要实在具体的评价激励去促其内化。相关研究表明,积极的目标激励能够适应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目标激励法十分适用于小学教育阶段,有了目标激励学生的潜能会得到充分的挖掘,学生的学习斗志会被激发,而且也十分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笔者所在学校,学生的作业评价,老师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数学老师在作业批改中不仅给出正确分,还对学生的书写进行等级评定。还有的老师除了给分数或等级,还在学生作业上画上笑脸,写上“有进步”“GOOD”字样。有位语文老师更用心,当学生的作业寫得既正确又漂亮时,她写下了评语:“你的作业,老师真爱看;批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对于进步快的作业,我们会写上“你进步真快啊,相信你能超过更多的同学!”等等。

实践证明,养成教育要细致具体,从小事做起,日日如是,持之以恒,方能取得实效。

(三)活一点:教育形式要有趣味性

有趣的养成教育活动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能激发学生活动的积极性。笔者所在学校,自行编写朗朗上口的三字歌(如下),将学生在校日常行为规范化,既有吸引力,又有教育意义。

进校三字歌

上学校,勿迟到,红领巾,别忘了,戴校卡,要规范,精神抖,露微笑,讲礼貌,先问好!

课间三字歌

课间短,有礼仪,下课后,不拥挤,教室内,别喧哗,窗户边,不打闹,楼道窄,别乱跑,休息好,有精力,课堂上,效率高!

上课三字歌

预备铃,进教室,用品齐,坐姿好,专心听,不走神,勤举手,勤动脑,作笔记,请勿忘,发言响,不插嘴,做作业,不潦草,上下课,要起立,对老师,有礼貌!

午餐三字歌

排好队,去用餐,洗洗手,要记牢,细细嚼,慢慢咽,不挑食,身体好,剩饭菜,别乱倒,饱餐后,洗碗勺,出餐厅,不乱跑!

午休三字歌

午休铃,响起来,快静齐,速整队,服管理,守秩序,到时间,按时睡,寝室内,要整洁,起床时,整床被!

放学三字歌

放学了,整书包,做清洁,要彻底,关电源,闭门窗,下楼梯,不吵闹,一路上,安全行,快回家,要记牢!

笔者在培养学生卫生习惯时曾经这样做:课前比一比,四人小组小手放一起,比谁的小手最干净,小组长给“最干净的小手”记上一朵小红花;放学比一比,比谁的衣服最整洁,大家互相善意提个醒。有趣的“比一比”活动,调动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经过长期的互助互评,学生改掉了卫生陋习,其他不良行为习惯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变,班级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四、结语

大量事实证明,好习惯受益终身,坏习惯贻害无穷。养成教育并非无足轻重的细枝末节,而是培养合格公民的一项重要任务,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同时,它也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反复抓、抓反复。所以,我们只有从大处着眼,小处人手,实践“近一点,细一点,活一点”的教育策略,长期坚持,不断摸索,大胆尝试,才能提高养成教育的实效,才能让孩子拥有受益终身的习惯。

猜你喜欢

养成教育良好习惯
工匠精神的缺失与高职院校的使命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探索
党员干部要养成守纪律讲规矩的良好习惯
小学生学习英语良好习惯培养策略
良好习惯与成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