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策略

2019-01-03李海燕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阅读习惯小学生策略

李海燕

摘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采取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教会学生阅读方法两大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习惯;策略

小学阶段是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和黄金阶段。小学阶段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孩子的终身发展、终身学习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经验的积累,概念、定理、规律的掌握,还可以促使他们积极地去思维,渐渐发展逻辑思维,并能促使他们在学习中逐步地形成独立性、批判性以及勤奋、坚毅等优秀的性格品质,促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日常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策略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对孩子进行兴趣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就会变得积极主动起来,变得愉快。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悬念激趣法

孩子最喜欢听故事,课堂上老师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述有趣的故事,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让孩子听得入迷,讲到故事的精彩之处故意留下悬念卖起关子,悬而未决的故事情节会催促孩子自己去寻找答案。当孩子把找到的答案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时,已经不知不觉地被故事所吸引。

2.故事梗概介绍法

孩子们在学习课文《老人与海》时,对名著中的大概情节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深深地被故事中勇斗鲨鱼的坚强硬汉,不折不挠的拼搏精神所折服。于是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名著《老人与海》的阅读,孩子们从课文上简单的故事梗概到兴味盎然地走进经典的课外名著,体会到了阅读的快乐。

3.电视媒体辅助阅读法

我们可以借助电视这一媒体来引导孩子进行阅读。每到假期,电视台就会播放很多经典的名著故事,《西游记》就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一部电视剧。课堂上老师带着孩子们进行集体阅读,一起讲述《西游记》的故事,谈论西游记中经典的桥段,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假期中,让孩子从名著走向名剧,引导孩子一边重温名著中的精彩内容,一边赏析名剧中的精彩演绎。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畅谈《西游记》,在家中讨论剧情的发展,谈谈师徒西天取经的惊险故事,孩子们边读边思,边读边议,名著阅读成了孩子最快乐的假期伙伴。

4.奖励书籍法

孩子的进步来自家长的鼓励,鼓励孩子除了必要的语言鼓励外,适当的物质奖励对小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家长会上,我常常会给家长推荐第二个学期要阅读的名著,建议家长在会后根据自己孩子的喜好买上几本,再以奖励的形式送给孩子,在书的第一页还让家长工整地写上几句祝福或者勉励的话语。家长会后,很多孩子接到奖励的新书,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书籍奖励让学籍成为孩子最好的礼物。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需要去保持的,因此方法的传授远比知识的传授更有效。

1.学会边读边思考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漫不经心地读着读着,即使读到烂熟,也难有心得,必须随时运用思考和判断,接着择要记忆,才会掌握阅读这一类书籍的方法。边读边思考是阅读的基本要求,阅读时总会伴随着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果不会一边读一边去思考,那样是收不到良好的閱读效果的。实践证明,如果学生能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不但可以读懂很多深奥的内容,而且会阅读越聪明。在执教《詹天佑》这篇课文的时候,詹天佑开凿隧道这一部分的内容开始并没有引起孩子太大的兴趣,但是老师布置学生小组合作,根据这一段的内容,画出施工图、来理解文本。学生带着这个问题,一边读,一边思考,然后展开小组讨论,结合文本理解和进一步讨论思考的基础上画出了施工示意图。但是一开始孩子没能画出六个工作面,于是又让孩子走进文本去进行阅读思考,怎么才能做到六个工作面同时施工。学生又经过一轮认真思考后,很快理解了文本,画出了六个工作面同时施工的示意图,从而体会到了詹天佑杰出的才干和卓越的创新精神。

2.学会边读边做笔记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记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一是可以随手记下自己的阅读心得;二是可以加深对阅读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阅读的质量。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进入五年级开始掌握更多一边读一边做笔记的阅读方法。比如可以在自己的书上圈点、批注、画句来读、思、记其中的要点;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表示不同的符号意义;可以在文章上方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阅读理解和感受。这些边读边做笔记的方法有助于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3.学会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去阅读

在我们的课本中有许多的字、词语、句子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如果把它们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或者联系生活实际去琢磨,就能够轻松确切地理解。例如一年级《咕咚》一课,学生由于年纪小对很多字词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熟”的生字时,我提问学生:木瓜是怎样从树上掉下来的?孩子很快回答:木瓜熟了就从树上掉下来了。我告诉学生四点底表示这个字和火有关,又联系生活追问学生:木瓜熟了会掉下来,苹果熟了,桃子熟了会怎么样呢?孩子在生活实践中不仅掌握了字的结构特点,也加深了对“熟”字的理解。

在课文学习中有些句子富含深刻的内涵,也需要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去理解品味。如六年级《窃读记》最后一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学生学完了全文,联系上下来理解这句话就比较好理解了,“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则指的是精神成长、心灵成长。再让孩子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去体会,进一步理解粮食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有知识与智慧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健康成长的人。

有了阅读的兴趣,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就为阅读习惯的培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阅读习惯的培养将成为一个人学有所成的重要法宝,从小培养好阅读习惯,孩子将终身受益。

编辑:温雪莲

猜你喜欢

阅读习惯小学生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