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2019-01-03陈蓉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高年级数学共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

陈蓉

摘要:以小组合作学习在高年级数学高效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高年级数学教学现状、小组合作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意义和使用小组合作学习为高年级数学打造高效课堂为主要依据,从教学形式单一、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性、学生思维产生定势导入,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对建组形式进行优化,使得学生共同发展、对小组研究内容进行优化,构建高效课堂、构建小组评比机制,提升小组合作实施效果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价值,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高年级数学;高效課堂;共同发展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为在教育中与时俱进,人们结合时代要求不断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不同时期的教育者都对各种新型教育形式进行不断探究和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受到人们追崇的教学形式,在不同教育阶段受到不同程度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以小组为主进行学习,人员在小组之间明确分工,主动承担自身责任和义务,通过合作形式解决各种问题,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做好引导工作,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增强学生团结协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不断提升高年级数学教学实效。

一、高年级数学教学现状

目前数学教学存在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的问题,结合时代需求,对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深度分析,具体如下:

1.教学形式单一

现在很多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单一化的教学形式,此种形式对于教师来说更加省时省力,不过对于学生来说充满枯燥和乏味感,从而使得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积极性不高,不愿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之中,从而导致成绩不佳。

2.学生之间存在差异

所有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此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学生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技能上,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采取同种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会导致理解能力不佳的学生跟不上进度,从而严重影响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

3.学生思维产生定势

现在大部分教师和家长都使用成绩判定学生学习好坏,此种判定形式会导致学生学习产生莫大压力,对学生学习信心具有一定影响,从而使得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过于重视成绩,忽略在学习中对知识的探索和研究,缺少自主学习性,不利于学生发展。

二、小组合作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的意义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完成各种任务,首先,此种教学形式纳入数学教学之中,能够提升学生合作能力和意识,每个人都是有智慧的,多个人的智慧结合起来是无限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采取的形式大多是为学生出示一些例题,学生独立完成,很多学生思维处在定势状态,不愿积极思考或花费很多力气仍无法得到准确答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集思广益的形式,努力探求正确的方法,并最终解决问题。在小组任务分配期间,教师要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小组内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优秀学生积极带动后进生和中等生,通过学生共同努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帮助,以互动形式完成各种任务,会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分数的混合运算》时,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取长补短,形成学习氛围,通过此种形式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并有效提高成绩。并且,小组之间可以通过竞赛和比拼形式完成任务,教师积极鼓励小组成员发言和表达小组想法,给予课堂表现优异的学生适当奖励,激发且带动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可以不断提升高年级数学教学实效性。

三、使用小组合作学习为高年级数学打造高效课堂

1.良好课题导入,增强学生小组学习自信心

教师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最重要的事情,要结合数学教学重难点寻找一个恰当的切入点,通过良好课堂导入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有利于学生小组内开展活动。良好的课导人,可以帮助学生对知识产生共鸣,对学生数学学习和思维发展具有一定启发。在教学中可以采用游戏导入法,通过游戏带动学生小组学习,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更加主动融入学习中,展现个人魅力和小组合作学习成效。比如:在学习《轴对称和平移》时,教师要求学生在组内展示轴对称和平移知识,可以借助各种道具,展开想象,互动交流,不仅增进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也启发组内其他成员对知识的掌握。大家共同解决疑问,积极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的主题学习,可轻松掌握学习内容。

2.对建组形式进行优化,使得学生共同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形式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和沟通,并且涉及到小组成员分配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小组的合理分配,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第一,搭建有梯度的合作小组,探究小组成员一般按优良中差或优良中中搭配。选出成绩优秀、管理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组长的任务有分工、帮助、评价等。分工是指:确定一、二、三、四发言人的任务,小组交流后再进行讨论,准备班级汇报。小组的第一发言人一般为不善于发言或程度较差的学生,优秀者一般最后发言。帮助是指:在小组成员发言过程中,如有错误或遗漏,组长或组员均可提出异议,并帮助其解决问题。评价是指:根据组员在小组发言的情况和学习表现,组长给予组员评定优、良、差不同等级。

第二,构建同性质合作小组,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原则进行,同性质合作小组就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相差不多、能力相当的学生在一个小组,便于教师安排各种学习任务,使相同程度的学生能够基于自我学习能力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并且可以为能力相同的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便于学生沟通,在学习方程知识时,同性质合作小组之间研究考虑的点相同,便于从一个方向上追求答案和结果,最终有效解决学习问题。

第三,组建自由性合作小组,就是学生之间自由组合,教师在整个过程中不参与分配,学生自由搭配确定兴趣小组,通常会和自我熟悉的学生形成小组,此种形式下的小组更利于成员间的有效互动和沟通,通过自我努力从而共同进步。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确定位置》时,自由性合作小组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之中,成员之间互相描述彼此的位置关系,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掌握学习内容。

3.对小组研究内容进行优化,构建高效课堂

有时教师引出一个问题后,很多中等以上小组都会展现为积极样子,在课下和学生谈话和沟通中才发现,主要是因为很多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兴趣不大导致的,并且一些学生认为此类问题过于简单,一些学生认为此类问题过于复杂,不知如何下手,无法合理解决,所以,问题抛出后,课堂上出现冷场现象,不利于学生学习,无法构建高效课堂。因此,通过教师研究后要及时改变此种现象,对课堂上小组研究的内容进行改进,结合学生兴趣和学习情况为其设计符合的研究内容,便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强化对数学知识的积极探索和分析。教师在课下要做好准备工作,为不同小组提供不同问题,结合小组成员学习程度、兴趣以及各方面能力出发设计,使得所有小组学生都能够参与课堂学习知识,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学生积极互动和沟通掌握更多基础知识和内容,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有利条件。小组合作学习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便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强化学生之间互动和沟通,构建和谐校园,并且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施中,学生能够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不再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可以自由发挥,自主探究知识,提升数学学习兴趣,从而可以构建更加高效的学习课堂。

4.构建小组评比机制,提升小组合作实施效果

为提升小组成员之间凝聚力,增强小组之间竞争力,教师在小组合作期间制定小组评比机制是必然的,可以使用小组评比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针对小组成员以及小组表现进行评比,并且评比形式不再局限在教师评价上,可以进行自评、他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等不同形式,通过不同的评价形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以此不断提升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在学习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小组之间进行竞赛,激发小组合作学习兴趣,还能够提升学生之间合作和互动。在比赛期间,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实物,通过真实存在的教具、学具刺激学生感官,从而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便于组员之间合作,激发数学学習兴趣,从而不断提升数学教学整体质量和效果。教师在每次评比结束后,都要把表现优异的小组和成员记录下来,将其作为最终成绩评定的一项,改变以往以成绩为主的评价形式,减轻学生学习压力,更加注重自我研究知识,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提升高年级数学教学实效性。

四、结束语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新时期是一种受到大众热烈欢迎的形式,将其使用在数学教学中能够起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点认知和理解,小组成员能够更加主动参与课堂学习,针对知识进行深度探究和分析,强化组员之间互动。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实施中,学生可以自由阐述和表达自身观点,通过自我努力与合作交流,增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为学生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基础,进而不断提升数学教学实效性。

猜你喜欢

高年级数学共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
以人为本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自主学习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