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2019-01-03史亚峰
史亚峰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推广和应用,主要是通过为学生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氛围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升。主要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组合作;高效课堂
一、设计教学环节
1.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
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设计数学教学内容时,必须严格地按照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要求,选择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的内容进行讨论。对于有多种方法解决的问题、需要多人动手合作完成的手工模型等各方面的知识,教师都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比如,在进行小学数学中角的度量这一内容的讲解时,由于本节内容涉及了直线、射线、角等各方面的知识,所以教师在完成课题教学内容的讲述后,应该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各个小组按照分工,分别总结直线、射线、角的概念和特征,才能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为学生进入中学后学好几何知识做好充分的准备。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合理应用
由于小学生自我协调意识薄弱,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对各个小组成员的构成予以充分的重视。特别是在开展课外小组学习时,一旦失去教师监督的话,那么各个小组成员之间就会因为出现摩擦、冲突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二、营造小组合作氛围
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必须以教学内容与知识点设置为基础,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工具辅助教学,才能将学生合作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比如,在开展几何图形的教学时,由于针对这一知识点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的解决,涉及了图形变换的问题,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实物图形与我问你答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图形结合能力的训练,促进学生图形变换能力的有效提升。
三、优化组合。增强合作
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性格特征、交际能力等各方面的信息,然后合理地进行学生的搭配和分组,才能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必须通过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责任意识的方式,将学生吸引到合作学习氛围中。由于小组成员学习积极性的高低是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关键,所以如果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滥竽充数或者消极应付的现象,必须及时予以批评和教育。同时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加强与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才能发挥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积极作用。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应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后,就可以任由学生自由发挥,而是应该以小学生身心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为基础,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才能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目的。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切不可一味地依靠各个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内容,而是应该以教学内容为核心,组织和引导学生就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才能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后期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合理指导。强化评比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时,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引导者的作用,及时帮助学生解答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比如,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的知识,应该运用相应的教学手段加以引導,避免学生因为受到大脑容量的局限以及思维定式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知识点混淆不清的问题。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则应该及时地给予引导。另外,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教学经验的总结工作,同时还应密切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探讨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才能及时地发现和纠正学生思路方面存在的错误,在学生讨论结束后,还应引导学生通过相互分享讨论经验的方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五、小组合作。加强延伸
教师应该严格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地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将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激发出来。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外学习中的应用,则是帮助学生消化课堂知识掌握学习内容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比如,教师在完成平均数这一知识点的讲解后,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开展小组课外调查的方式,对学校学生总数、班级数、各个班级男女生平均分布情况等进行调查,通过这样的课外学习,不仅达到了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而且也为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身边的世界提供了便利,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魅力,促进其学习效果的不断提高。
总之,学生既是独立的个体,同时也是社会成员之一。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学生良好合作能力与责任意识的培养,才能在提高学生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能力的基础上,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