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教学模式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2019-01-03刘敏
刘敏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理论和实践操作发生裂变的情况,同时这也是导致我国教育资源和上课时间受到较大限制的主要原因,微课作为我国新型的教学模式,因其优势渐渐被引用到日常课堂的教学中。对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课程来说,微课教学的方式不仅实现了理论和实践操作的同步,还提升了信息教学的课堂延伸性,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来说有提升教学转化率的效果。
关键词:微课教学模式;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探究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探究实践操作的技能型课程,信息技术课比小学其他学科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因为信息技术课有相对灵活的特点,并且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当前信息技术课程对实践操作的高要求了。我國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主要是老师占课堂主导地位,老师将写好的备课方案和书本课程重点讲述给学生,之后再使用电脑给学生展示其课堂重点,这种教师讲、学生学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已经没有办法适用于现代的课堂教学发展了,使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只会导致学生逐渐产生疲倦感,产生厌学情绪。
本文主要以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教师在仅仅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讲课,根本没有办法顾及同班级中基础不同的学生,并且教师也没办法在学生对课本重点有疑问时及时地进行解答。教师把握着整个课堂的进度,学生只能被动地吸取老师所讲的重点知识,这样就严重限制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探究,并且这种形式化的方式严重限制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也影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
随着近几年微课教学模式被广泛地应用在学校课堂的日常授课中,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逐渐地被人们认可。微课作为一种高效的学习资源,微课主要是以视频为主体,教师可以围绕教材当中的重点知识点或者不同的教学情境给学生进行细致的内容讲解。微课教学模式的时长大概在5~10分钟。学生可以将此视频在课后重复播放,并且微课支持网络线上线下的学习方式,还不受任何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另外,微课也具备一针见血突出课程重点的特征,适用于各类课后的学习以及复习等等,微课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不仅仅优化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且为今后教学模式提供了最佳的方式,而且更为高效,可以不断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并且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度。
一、微课的含义和特点
微课主要是用微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观看的,微课是基于网络运行的,并且微课更好的一点是不受任何地点和时间的限制,支持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教师在使用微课这种新型模式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课程内容重点,并且能够使用最为简单直白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再加上微课自身的丰富资源,能够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化和碎片化的学习需求。
微课在日常课前和课后的应用中都可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微课教学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一样,不仅颠覆了传统教学课堂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的单调、枯燥,另外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够不断活跃课堂氛围,能够让老师抛弃之前旧的观念和教学模式。再加上微课是支持课后回放功能的,适合学生在课后复习的时候使用,有利于学生保存学习内容,将微课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能够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双赢的。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现状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动手实践性较强。但是目前课堂是教师占主导的,在仅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所讲的理论占30分钟,剩下的10分钟会在电脑中进行操作。对于学习接受程度较高的学生来说是很简单,但是对于那些接受知识程度较低的学生来说这节课就毫无营养,渐渐地还会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
尽管使用理论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获得系统性的知识,但是并不有助于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发挥,在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中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地位,学生只是一味将老师所讲的重点做好笔记,往往没有真正地理解实质性的内容,无法真正地动手去操作,去感受其中的乐趣。
三、基于微课教学模式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应用
(一)重视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延伸性
信息技术课程和小学阶段其他的课程进行比较,首先就时间来说特别有限,一般小学信息技术课一周只有两三节,并且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授课,教师会用一节课的时间讲述理论部分,另外一节课教师进行短短10分钟的实际操作之后会让学生自己进行学习使用。
这种教学模式会导致很多理论知识缺乏详细的讲解,造成了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出现各种问题,但是在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辅助下,教师可以使用录制短视频的方式向学生讲解课程重点,并且建立开放性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让学生使用自己课余时间对不懂的地方进行研究。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群体不同特征来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群体的学生特点来私人订制课程,这样就能在最大限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有目的地学习。而且微课这种教学方式和其他互联网技术能够进行综合,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高效性,比如微课播放平台就可以建立评论和讨论这两大不同的板块,这样学生就能在教师所录制的视频下面进行讨论,将自己的学习难点给老师留言,向老师提问,这种方式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扩大教师的授课对象范围,有效地缓解教学资源紧张现象。
(二)突出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占课堂主导地位的还是教师本人,但是就现在而言学生才应该是课堂的主导者,在使用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之后就相当于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完全考虑班级中每个学生对知识重点的需求,教师只能把握大概的学习状况,然后笼统地将知识重点讲解给学生。
再加上我国现在教育设备有限,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使用电脑进行实际操作,所以这就造成了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老师课堂中所教授的信息技术知识停留在理论层面。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顺畅沟通,学生不仅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选择性地进行课堂内容观看,而且还可以在微课的平台中就自己不会的问题进行留言,教师也能够第一时间接收到学生所反馈的信息,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重新录制具有针对性的视频,有效地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提升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比如有一位学生对课程中某一部分内容理解得比较模糊,那他就可以使用微课中的定向查询功能将自己薄弱部分的视频打开及时地进行学习,并且可以发表自己的学习感受。另外教师在备课的后台也能看到学生的留言,从而对自己所录制的视频中不足的地方进行调整,让整个视频变得更加完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使用微课教学的方式,学生重新主导了课堂,而且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简单快乐了。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充分使用情境创设去设计教学视频,之后再将有趣的教学视频呈现给学生,相对来说,只有学生觉得轻松有趣的教学情境才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热情。比如,教师在对学生教授绘制图画时,总的来说这是一堂非常有趣的课,并且学生也能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别样的乐趣。但是因为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到电脑中复杂多样的绘图工具箱,所以会手足无措,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他们就会随便画,从而很难达成教师对作业的质量考核。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设计两个不同的微课教学视频,比如可以收集一些比较优秀的画作,通过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这些都是使用电脑软件制作出来的,可以对学生视觉上造成很强的冲击和感染,逐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烘托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学习电脑绘画的积极性。
另外,教师还可以此为基础制作第二部具体怎样使用电脑软件作画的视频,让学生从慢慢认识绘画工具箱进而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进行创作,教师可以使用标注的方式标注出实际电脑绘画的操作方法,在视频中给学生展示每一个绘画功能,教师在学生绘画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实时解答,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己心中的那幅画展示出来。教师将这样的微课教学视频导入日常的信息技术课程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烘托课堂学习氛围。
(四)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将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综合起来,对微课教学视频进行构思和设计,让学生能围绕着课本所讲授的重点知识进行独立的思考、不断拓展其创造性思维。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就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解决,教师可以将接受知识能力不同的学生分为一组,这样就可以形成帮帮小组的模式,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取长补短,不斷学习。
在整个思维探究的学习中,学生始终会处于思考的状态,这种研讨建构型教学微课模式能够使学生的思维不再受教师所讲授知识的限制,能够促进对学生思维敏捷性的培养,能充分调动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推理、论证等一系列探究的积极性。学生边探究边操作,遇到困难时和师生交流,不断反馈学习问题,思维得到发展,这样所学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得到运用。
小学信息技术的学习难点在于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的实际技能,这需要学生进行充分的实际操作。微课模式能够消除传统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操割裂的弊端,实现理论讲解、实操演示与学生实际操作的同步进行,对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