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活数学教学中的游戏设计

2019-01-03尹立志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智障数学知识教学内容

尹立志

智障学生由于智力上的原因,他们感知范围较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抽象逻辑思维差,因此学习数学特别困难。为了调动他们学习生活数学的积极性,在生活数学教学中,我注意利用智障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数学技能融入游戏中去,在游戏中充分采用多感官并用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既让他们动口,又让他们动手,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体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游戏设计要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兴趣,才会积极动脑,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产生兴趣,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如在进行“5减几”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做两个小游戏。第一个游戏是教师伸手指,学生说数字;然后教师说数字,学生伸手指;学生立即来了兴趣,学生既动口又动手,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又培养学生手指协调能力。接着我出示小兔子过生日的图片,问图上的小动物在给谁过生日,大家想不想去参加小兔子的生日宴会,大家都说想去,我说那我们就乘火车去吧,然后在音乐的伴奏下,每个同学拉着前面同学的衣服做起了“开火车”的游戏,每转一圈来到我面前,我便出示一道4以内的减法算式让学生轮流口答,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既达到了复习的目的,又为下面的新知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游戏设计要多样性、情趣性

生活数学教学中的游戏设计,必须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设计要新颖,形式要多样,有利于学生体验、理解和思考。充分采用多感官并用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使他们主动、愉快地学习生活数学。

如在图形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摸一摸”的游戏,把各种各样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放到布袋里,让学生伸手摸一个,并说出是什么图形,然后拿出来让大家判断对不对。还设计一个“拼一拼”的游戏,让学生用木棒拼出三角形、正方形和长方形。在学习了“5减几”时我设计了一个“送信”的游戏,我准备了4封信,每封信上分别有一道算式:“5-1=”“5-2=”“5-3=”“5-4=",分别让学生下来根据计算结果送到楼号分别是“1”“2”“3”“4”的小猴、小兔、小狗、小猫家。大家兴趣盎然,有的伸手指,有的摆小棒,有的想分成,主动参与,学得愉快,效果明显。在“元的认识”(1元、5元、10元)教学中,我在学生认识“元”并会进行简单换算的基础上,设计一个“购物”的游戏,我把商品贴上价格标签,让一名学生扮演营业员,其余学生用所学的知识用一定数量的人民币进行购物,尝试付款,学生都喜形于色,跃跃欲试。在愉快的游戏教学中,尝试购物的体验,既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了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又可以较快地完成游戏中的学习任务。

三、游戏设计要突出直观性、形象性

生活数学教学中的游戏设计,要重视直观、形象,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關系。智障学生形象思维较好,对直观具体的事物感兴趣,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毫无兴趣,因此直观形象的数学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培养几何直观、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引导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如在进行数前概念“最高和最矮”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排排队”的游戏,让学生给高矮不同的3个布娃娃排队,借助生活常识来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最高和最矮的数前概念。如复习巩固10的组成时,设计“找朋友”的游戏,我先出示数字卡片“6”说,6的朋友在哪里,学生找出数字卡片“4”说:“6的朋友是4,6和4组成10,所以他们是好朋友。”在这个游戏中,学生不仅巩固了数“10”的组成,而且为以后lO的加减和用“凑十法”计算加法等知识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四、游戏设计要有针对性、启发性

生活数学中的游戏设计形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设计游戏应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因材设计,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知识的学习和生活技能的形成。

例如在进行“常见的量”的教学时,里面的大小、厚薄、长短等概念,我多设计“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的游戏,帮助他们形成概念。在进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时,我多设计“看一看”“摸一摸”“拼一拼”“剪一剪”的游戏,训练学生的视觉、形状知觉等方面的功能,在游戏中认识图形的特点。在进行“数与运算”的教学时,如:数的大小、数的组成、数的运算时,多设计“开火车”和“猜一猜”的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思维。如讲解“5”的组成时,我设计了“猜一猜”的游戏:先出示5个乒乓球,先让学生数一数老师手里有几个乒乓球?学生回答后把5个乒乓球放进布袋里,然后边说边演示,布袋里有5个乒乓球,老师拿出来2个,猜一猜布袋里还有几个?通过简单的游戏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抽象出5能分成2和3这一数量关系,用此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5”的组成知识,学生学习积极性艮高,教学效果要比反复背诵好得多。

实践证明,生活数学中的游戏教学,能给智障孩子带来乐趣,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只要在课堂中恰到好处地设计、运用游戏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技能,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智障数学知识教学内容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