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趣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2019-01-03刘维维
刘维维
摘要:小学语文是基础的工具性学科。语文中的阅读教学是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中,存在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以缺乏兴趣最为明显。从兴趣激发的角度,论述在阅读教学中融入趣味元素、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主要策略,以期共享。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教学;阅读教学;主要策略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的观点,阐述知之、好之、乐之的关系,强调“乐之”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因此,阅读教学中,运用趣味教学,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尽快融入课堂的学习中,对阅读产生期待,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运用趣味教学,让阅读课堂灵活生动的问题谈几点思考。
一、运用情境创设。激活阅读课堂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弱、理解能力较差。而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力,是阅读教学的重心。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激活阅读课堂氛围,情境课堂的创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可以促进学生互动,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和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体味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把握文本的主题。
例如《锄禾》的教学,“锄禾”中所描写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等情境距离一年级的儿童非常遥远,感到陌生,孩子们对于什么是锄禾、锄禾为什么要“当午”、汗为什么会滴到土里而不是禾苗上等并不了解,对于六七岁的儿童来说,都是谜团。帮助学生解开这个谜团的主要措施就是为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引领到“锄禾”真实的情境中,增强学生的直观理解力和感受力。如教师借助于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出烈日炎炎下农民伯伯锄禾的情境的视频,孩子们边观看视频,教师边进行一定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情境的内容,有助于学生解决自己的困惑,如教师指出:以前人们种地,没有现代化的工具,地里长满草,人们只能“锄”,并且“锄”还能松化土壤,利于禾苗生长,并且中午的阳光最强,锄下的草容易干枯……这样,学生对于人们选择烈日下锄禾、什么是锄禾等,便有了直观性、生动性认识,利于学生理解,从而提高阅读理解力。
此外,写景状物、写景抒情的文章以及一些古典文学作品等,儿童理解起来更感到吃力,而情境的创设,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难题,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和感悟。如《生命的壮歌》《黄山奇松》《桂花雨》等,情境可以助学生阅读一臂之力。同时,阅读文本中的某一部分的描写比较抽象,借助于图片等情景的运用,也同样可以收到形象性、利于理解的效果。如《轮椅上的霍金》的阅读,对于霍金的外貌的一段描写,学生仅仅从字里行间难以对其理解。而借助于霍金的图片,让该段的文字“活”起来。
二、依托趣味导入。强化学生互动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阅读教学中,巧妙、獨特的导人,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促进学生有效互动,从而奠定有效课堂的基础。而趣味性的导入,更能收到这个效果。为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趣味导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调动阅读的积极性。
趣味导入方式很多,如故事、游戏、表演、音乐渲染、图片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导入方法,都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进阅读文本中。
如《陈毅探母》的阅读教学,课堂伊始,教师创设情境:星期天,家中只有你和妈妈,你妈妈生病了,你会怎么做?然后提出活动要求:两个学生一组,先对情境进行分析、对情节进行想象,然后,分别扮演“我”和“妈妈”,这个表演活动,激活了课堂氛围,教师在表演的基础上,以问题“大元帅陈毅的母亲生病了,他会怎么做?”将学生引领到文本的阅读中,为阅读教学增趣提效。
三、运用小组合作。促其积极互动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改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合作探究活动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促进学生动起来。为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巧妙设计合作探究的学习任务,设计合作性的活动,促学生积极交流、乐于沟通、开启思维、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阅读课堂因学生的互动而增加趣味性、提高有效性。
以小组合作活动的开展促互动。活动的设计应具有趣味性、启发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为前提。如在《狐狸和乌鸦》的教学时,让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乌鸦,演一演狐狸骗取乌鸦的肉的经过,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想象狐狸和乌鸦再次相遇会发生什么事,在想象的基础上,续写故事,再表演出来。这样的活动,实现读写结合、促进学生陕乐阅读,表演、续写为阅读课堂增趣提效。
为了实现读写结合,促进学生快乐阅读,课中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采用批注式、改写式等灵活多样的创新型课内阅读札记方式,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写作训练点,引领学生深入课文内容,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思想内容有更深刻的领悟,在一次次的课内阅读札记练习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提升自身的写作能力与思维能力,使阅读教学发挥有效性。
总之,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应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实现快乐阅读。作为语文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融人趣味元素,激活阅读课堂,提升阅读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