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9-01-03高杰
高杰
摘 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欣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从当前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现状来看,美术欣赏的教学效果一般,想要提升小学美术欣赏教学,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进而提升小学生的审美,发挥美术欣赏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策略方法
美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得越来越广泛,为此,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具备健康的审美价值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欣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审美能力。
一、做好课前准备,注重文化情境
通常情况下,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是通过自身的讲解来让学生了解所欣赏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较大的差距,学生在欣赏和理解上往往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进行积极主动的探索,为此,其学习效率也就比较低。在学习中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升学习效率,欣赏教学也是如此,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充分激发欣赏的热情,才能加深学生的体验。面对与生活经验距离较远的艺术品,教师要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课下搜集有关要欣赏的作品的资料,让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年代以及创作者的心理活动有一定的了解,缩短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的距离,进而提升课堂效率。
以浙美版小学六年级《徐悲鸿与奔马》这一课内容为例,在开展这一教学内容之前,教师可安排学生课下搜集有关徐悲鸿的奔马系列图的资料,并了解其创作背景。通过提前的准备工作,可以让学生对作品欣赏变得更加主动,进而提升学生作品欣赏的兴趣。
二、进行角色转换,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我国的美术艺术作品底蕴丰厚,但由于创作年代、地域、种族的差异,艺术作品存在一定的多元化,学生在欣赏时往往无法在短时间内理解其中的内涵,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进行角色的转换。以浙美版五年级《木版年画》为例,这一课程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版画的欣赏和制作实践,建立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学生在欣赏完木版年画之后,要让学生自己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木版年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角色的转换,可以让学生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种形式的活动,可以加深学生欣赏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艺术感受。
三、提倡多感官体验,提升学生的自主欣赏能力
新课标要求美术教学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教学中也要重视学生的切身感受,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众所周知,在欣赏教学中主要是凭借视觉感受,但仅仅依靠視觉体验往往是不够的,还需要辅以多感官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视觉审美。例如,以浙美版《皮影》这一教学内容为例,皮影是音乐、美术、戏剧等融为一体的艺术。学生在欣赏这一作品时,仅仅依靠视觉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在视觉欣赏了“皮影”之后,教师还要让学生欣赏一段皮影戏表演,让学生感知皮影戏的戏曲唱腔。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表演皮影戏,实际参与到其中,进而提升学生的体验。通过这种多感官的体验,学生的学习情趣能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进而提升欣赏的水平。
四、实现赏画结合,充分发挥美术欣赏的功能
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都是以口头讲解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参与性较低,对艺术作品的理解比较浅显,为此,想要提升美术欣赏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中要适当地采取一些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如写写、画画等,通过多种渠道来延伸教学内容,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浙美版《中国民间玩具》为例,学生对这些作品有着较强的兴趣,也会想根据作品自己创作,这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并为学生提供机会,进行大胆的尝试,学生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对艺术作品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避免了纸上谈兵的教学弊端。
总而言之,美术欣赏作为美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欣赏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艺术修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美术欣赏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岩.增强小学美术欣赏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J].中华少年,2018(13):104.
[2]孙代远.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J].新课程(小学),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