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网中压电缆故障原因分析与提升措施

2019-01-03刘洋

科技风 2019年35期
关键词:故障分析

摘要:城市配网中压电缆化率逐年提升,深入分析中压电缆线路故障原因对降低城市配网故障率、提高供电可靠性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电缆附件、电缆本体、运行环境三个方面对常见中压电缆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对应的提升措施,为电力运维和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配网故障;中压电缆;故障分析

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新建配网中压线路以电缆线路居多,加上对原有架空线路不断改造下地,电缆化率逐年提升。以珠海香洲区为例,电缆化率高达95%,2018年发生各类配网设备故障168次,其中电缆附件故障104次,占比62%,电缆本体25次,占比15%,两者合计占比达77%,可见深入分析中压电缆线路故障原因对降低城市配网故障率、提高供电可靠性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电缆附件、电缆本体、运行环境三个主要方面进行故障原因分析,并给出对应的提升措施。

1 电缆附件

电缆附件相对于本体,其生产门槛较低,各厂家技术生产水平良莠不齐,生产工艺、原材料选用容易出现问题。同时现场施工人员制作技能参差不齐,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加上外部潮湿天气、负荷高峰以及各种的不利外部环境因素,电缆附件故障率高居不下。

1.1 产品质量

存在问题:

(1)原材料选用较差。如含有杂质和气泡等质量缺陷,配套硅脂不满足技术要求,甚至配置为普通润滑剂,容易硬化,造成电缆绝缘界面形成爬电缝隙[1]。

(2)生产工艺不良。附件抱紧力不足,造成附件与电缆本体或套管界面压紧力不够,密封不良,导致爬电现象。附件尺寸不规范,与制作說明书不对应,不满足实际安装要求。

(3)电缆T型头外半导屏蔽层导电率不满足要求,未能起到屏蔽接地效果。

提升措施:

(1)严格执行产品到货质量检查,实行全面抽样试验,避免缺陷产品投运。

(2)加强供应商管理,对不合格产品厂家依据合同进行处罚,履行供应商常态化评估机制。

(3)在典型事件中暴露出来产品缺陷或家族式隐患,采取应急措施,批量更换,减少同类故障。

1.2 施工质量

存在问题:

(1)施工人员技能不足,甚至不具备制作资质,死记硬背,不理解各制作环节的原理含义,导致制作工艺不良或错误。

(2)中间头应力管内屏蔽错位。开剥绝缘尺寸错误或压接铜管造成线芯过长,使导体连接位置长度大于附件应力管内屏蔽长度,导致内屏蔽无法有效改善电场分布。

(3)中间头连接铜管缠绕绝缘带。铜管压接后缠绝缘带,造成内屏蔽应力管屏蔽作用受影响,容易形成局部高电压而击穿。

(4)附件应力锥与电缆外半导电层未完好搭接。外半导体未削倒角,收缩定位不准或拉缩支撑塑料带时附件走位,导致附件应力锥未与电缆外半导层有效搭接,电场应力线突变,造成绝缘击穿。

(5)主绝缘层有划痕或杂质。开剥外半导电层时划伤主绝缘层,未打磨处理,形成爬电通道,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游离放电[2],逐渐降低主绝缘的绝缘水平导致击穿。主绝缘层清洁时,带有铜管粉末或半导体粉末,未全面清洁;涂抹硅脂胶时,把半导电层断口处的半导电颗粒带到了主绝缘界面上等,降低主绝缘层的绝缘水平。

(6)冷缩电缆中间头制作后,未达到足够的固定时间,就随意搬动和放入电缆沟,导致电缆中间头的错位。

(7)附件选择不匹配。如开关柜是美式套管,施工采用欧式电缆T头进行安装,导致电缆T头附件密封、均压、电场等不满足技术要求而导致击穿故障。电缆T型头并接的前、后插为不同厂家、型号产品时,没有检查匹配程度。

(8)安装工艺不合格。开关柜套管间距固定,T头安装时线耳端子与套管应良好接触,部分存在斜面强行安装问题。

提升措施:

(1)实行电缆附件制作人员资格审核备案,严格把关,施工单位办理工作票时,应备注电缆附件制作人,供电人员签发、许可时加强审核,避免无资质电缆头制作人员。要求施工单位对制作工艺不良的施工人员加强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开展工作。

(2)对电缆附件制作全过程管控。严格按照厂家提供施工图纸进行,尤其加强开剥尺寸、应力管安装定位、连接铜管处有无绝缘带、主绝缘有无划痕或其他杂质,倒角制作等关键环节审核[3]。出现工艺问题,及时指出、整改,杜绝带缺陷投运。

(3)资料存档,落实责任追溯制度。制作过程视频化或图片化,及时归档,移交运维单位;电缆附件挂牌,明确制作单位和人员。延长电缆附件制作保质期,故障后解剖,属施工质量问题的,进行承包商考核扣分。

(4)组织基层班组人员、监理人员、施工人员进行电缆附件制作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及验收人员的技术水平,对电缆头制作技术调研、讨论,举办配网电缆头制作竞赛。

1.3 日常运维

对电缆附件加强局放检测,如结合开关柜局放,利用超声波、地电波检测终端头放电缺陷[4];对运行年限久、中间头较多的电缆开振荡波测试,及时发现、处理电缆缺陷,降低电缆故障率。

2 电缆本体

相比电缆附件,电缆本体产品质量问题较少。除个别因老化、蚁虫咬伤等故障因素外,电缆本体故障一般为外力破坏,尤其是城市各类基础设施类建设项目种类繁多,参建单位多,涉及各类钻探、开挖、顶管等施工,工程赶进度,地下管线未仔细勘察就盲目施工现象突出,加上各种因素导致的电力迁改项目进度迟缓,电力管线在施工范围内得不到有效保护等,这些都导致电力线路遭受外力破坏风险增加。

提升措施:

(1)及时获取外力破环黑点信息来源。供电企业加强与政府规划部门、市政工程及道路工程相关的建设单位、通信、燃气、水务等沟通联系,及时获取项目施工信息,及时进行勘察、书面交底。建立相关微信群,确保施工信息沟通渠道。

(2)完善施工黑点档案。增加人力,每日组织特巡,尤其对于直埋电缆,探明路径,完善标识标志,及时更新黑点档案。

(3)现场发现外破风险较大时,应要求施工方现场立即停止施工。待现场电缆位置以及安全注意事项交待清楚后,施工方在电力运行人员全程旁站监督指导下方可继续施工。

3 运行环境

存在问题:

(1)电缆通道内积水严重,电缆中间头长期泡水或受潮。

(2)开关柜柜体密封不良,尤其是底板,电缆附件运行环境潮湿。

(3)电缆沟防火措施不完善,通风散热装置缺失,尤其对电缆沟满载、电缆负荷重的情况。

提升措施:

(1)增量电缆通道设计、建设时同步考虑排水设施,验收人员严格把关排水情况。存量考虑维修或改造,增加排水设施。

(2)冷缩中间头在铜管两端进行内防水处理,制作完成后,主绝缘附件两端外加外防水技术措施;电缆沟中间头确保上支架,直埋电缆中间头处加设中间头井,采用桃粒材料代替河沙防潮隔离。

(3)对密封性不良的开关柜柜体及底板维修,加装除湿装置等。

(4)及时清理电缆沟内杂物,减少火灾隐患。对电缆沟内电缆中间头安装防爆装置;对电缆头附近电缆喷涂防火涂料火、防火包带等,避免其他易燃管线同沟敷设或采用阻燃性管线,设置电缆沟隔断等。

4 结语

本文结合实践经验,从电缆附件、电缆本体、运行环境三个方面对常见配网中压电缆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给出对应的提升措施,为电力运维和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金祖山,吴明祥,李思南,等.浙江电网电力电缆故障的原因分析和对策[J].浙江电力,2014,5(2):610.

[2]吴广宁,张冠军,刘刚,等.高电压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电网生产班组基本技能和核心业务.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4]吴明祥,欧阳本红,李文杰.交联电缆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J].中国电力,2013,46(5):6770.

作者簡介:刘洋(1986),男,安徽涡阳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配网自动化;梁宇辉(1989),男,广东珠海人,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能计量。

猜你喜欢

故障分析
离合器摩擦片常见故障分析与更换
柴油机喷油器常见故障分析
柴油机排气异常故障分析
柴油机配气机构常见故障分析与预防措施
S2315综合治疗台控制面板设置方法及常见故障分析
变频器控制回路抗干扰措施及调试故障处理
关于火电厂汽轮机故障分析方法与检修的探讨
发射台中央控制系统典型故障分析及维护
某型飞机静止变频器干扰电台通话故障分析及改进措施
超短波定向机电源系统故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