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拓展切入点,有效进行拓展教学

2019-01-03刘星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切入点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刘星

摘 要:拓展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创新,是课堂教学的深化。拓展教学的目的,是对学习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发展学生的思维,促学生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提高语文素养、提升综合能力。主要从寻找拓展切入点的层面,论述有效拓展的问题,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切入点;拓展策略

文本拓展,是新形势下新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的创新。但纵观目前的语文教学,在文本拓展时,追求外在的形式,忽视拓展的实效。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钻研教材,找准拓展的切入点,有效进行拓展延伸,通过有效拓展,引领学生积极思维,放飞想象、深入探究,从而提升拓展的实效性,提升教学效果。下面,就如何找准拓展切入点的问题,进行简单论述。

一、巧以情境激趣,找准课前拓展的切入点

拓展,从文本的阅读的环节上看,分为读前拓展、读中拓展和读后拓展。其中,读前拓展,就是教学前,教师通过有效的导入,以新颖的导入方式,引领学生快速进入文本阅读、引发学生读前对文本内容的讨论和探究。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教学前,教师应研读教材,找准文本拓展的切入点,利用情境等方式,引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激发学生好奇和求知欲、促其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

如《守株待兔》的教学前,教师借助于多媒体呈现出《刻舟求剑》《猴子捞月》《画蛇添足》等图片,每呈现一幅图片,都让学生说说图片中讲述的是哪一个故事,再让学生说说这些故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这样的情境创设,可引领学生对“寓言”进行思考和总结:用故事揭示某一个道理。之后,教师继续呈现出一个农夫在树下等兔子的图片,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学生自主发言后,教师给以简单介绍:一天,一个农夫在田里干活,到树下歇息,突然,一只兔子慌慌张张跑了过来,一头撞到了树桩上,撞死了。你们猜,这个农夫的心情怎么样?这个农夫会不会天天到树下等兔子?如果是你,你会天天去树下等吗?为什么?这样的情境设计,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孩子们顿时情绪高涨、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给出各种奇思妙想,如“农夫非常高兴,到家里和老婆美餐一顿。”“不会天天到树下等兔子,不会再有这么巧的事。”于是,教师顺势引导出这个文本内容:可是,这个农夫不是这样想的,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做的?想知道答案的话,《守株待兔》给我们讲述了这个农夫的故事。这样的情境引文,诱发学生的思考,促学生积极探讨,打开文本拓展的突破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有效课堂奠定了基础。

二、巧用披文入情,找准课中拓展的切入点

阅读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语文综合能力。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和文本中的人物是教学的核心。为此,教师应找准阅读拓展的切入点,在切入点上巧设任务和活动,引领学生披文入情,放飞想象,有效拓展。

如《荷叶圆圆》的阅读時,文本洋溢着童真童趣,容易引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如果带领学生纯粹读、背诵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阅读教学就逊色许多。教学中,教师应突出“学生为本”的理念,从三维目标上设计教学活动,尤其是从生活的角度,引领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和体验生活的美、趣、真,激发儿童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为此,进行拓展阅读,不能忽视。

拓展阅读,教师首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带领孩子们走进夏天、走进文本的阅读中。如播放音乐——“音乐声下的荷叶”、呈现“荷叶”的画面,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孩子们回答:“荷叶。”教师继续设疑:“荷叶什么颜色的?”孩子们说出“绿绿的”“圆圆的”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你们喜欢荷叶吗?为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交流后,教师指出:“不仅我们喜欢,好多小动物也喜欢。”然后,教师简笔画画出荷叶,再在荷叶上画上一颗小水珠,然后给学生播放课文录音片段:小水珠说:“荷叶是我的摇篮。”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然后,继续讲述:“荷叶上不仅有小水珠躺在上面睡觉,还有小青蛙蹲在上面唱歌、小鱼儿在荷叶下游来游去,不同的小动物,有不同的姿态和动作,请你发挥想象力,说说还有哪些动物会出现在荷叶上,又会有怎样的姿态和动作?”这样的情境创设,披文入情,促其积极主动联想和想象,他们想象着、交流着,不亦乐乎。

三、巧设课后活动,找准课后拓展的切入点

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结。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往往布置学生写生字、背课文的传统作业,学生对这类作业,缺乏兴趣、积极性也不高。为了激发学生的对课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教师应优化作业形式,找准课后拓展的切入点,对文本进行目的性地延伸,从而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机结合,推动阅读教学走向高效。

如《守株待兔》的阅读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可以推荐一些寓言故事,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如《揠苗助长》《鹬蚌相争》《亡羊补牢》《滥竽充数》《叶公好龙》等,这些阅读材料的推荐,拓宽学生的阅读渠道,开阔学生视野,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延伸到课外,课堂上再让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和收获,促使学生不断爱上阅读。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设计拓展活动,但是拓展不能随心所欲,而应潜心研究和设计拓展活动,找准切入点,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畅.拓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途径解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103.

[2]蔡海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拓展之我见[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20(3):73-74,77.

猜你喜欢

切入点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