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

2019-01-03郑平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郑平

摘 要:语文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打破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的高知识人才。基于此,结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阐述,分析如何实施教学策略,深化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评价

近年来,随着各个国家对核心素养研究的日益升温,核心素养逐渐上升为教学改革的依据,我国关于此方面的研究也开始从理论向实践方向转化。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黄金时期,是夯实汉语基础的关键阶段。此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终身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以下结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内涵,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对核心素养的内容规定来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方面内容构成。

语言建构与运用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能力发展,具备口语交际的能力、阅读能力、识字,写字能力以及写作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能够学会正确的思考方法,形成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实现发散性、灵活性思维发展;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够感知美、欣赏美、评价美和創造美。通过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阅读,品味其独特的语言,感受语言的文学魅力,领悟作者人生哲理的表达等,强化美的体验;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在语文学习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涵和魅力,并与国际文化自然融合,促进精神生命的成长。

二、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

(一)立足核心素养,更新教育理念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要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必须转变教学理念,不能只局限于语文知识传授,还要注重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发。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良好习惯、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打破以往唯“知识本位”,实现“语文素养导向”的教育思想。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引导其主动探索知识,激发已有的认知经验,构建认知体系。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引领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为核心素养培养奠定主体思想基础,使其得到真正落实。

(二)设置符合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指向灯,能够使教学活动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首先教师应立足语言构建与运用素养发展,在日常教学目标设置中引导学生对关键词语、优美语句进行品读,感受语言学描绘的场景,丰富语言经验;又或者加强语言实践练习,在课堂上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尽可能多地提供读、说、写的机会。其次,立足思维发展与提升,设置教学目标时要注重有效提问,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围绕一条主线进行创造,采用启发式提问,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发思维潜能。还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勇于发问,探究问题本质,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再次,突出审美鉴赏与创造,注重语言的品味,并以此为桥梁,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创造,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最后,关注文化传承与理解,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渗透,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体会华夏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外,还可以将国学经典整合到教学设计中,在诵读中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丰富内心精神世界。

(三)设计符合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内容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设计拘泥于教材,不利于对学生的思维培养,文本处理能力比较弱,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为了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教学内容设计上必须实现丰富化和灵活化。那么,首先教师要视文体类型和学段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文本包括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寓言故事等,不同文体培养目标不同。比如《桂林山水》是一篇散文,文笔生动,主要教学目标是不断强化学生语言积累,实现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培养。其次要视学情需要,调控教学内容,一方面做到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设置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任务,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全面发展。最后,灵活使用教材,强化学生语文学习思维。在教材使用上,必须做到精读教材,深入挖掘教材,发挥文本的原生价值,回归语文教学内容的本质。此外,还要在此基础上拓展教材,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经验来突破文本的原生价值。

(四)实施有利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环节,能够有效检验学生学习成果,掌握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应该体现人文关怀,尊重差异性和完整性,实现心灵的对话,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状况。此外,还要注重评价方式的灵活性,从师评走向自评、他评。用赏识的眼光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其发展和创新,避免出现“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现象,要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收获意想不到的评价效果。

综上所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当下研究的重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核心素养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之间建立联系,立足全面发展,寻找最优教学途径,优化教学措施,从教学理念更新、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强化语言运用能力,推动思维发展,学会欣赏美与创造美,并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切实发挥语文教学价值,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秀容.发展核心素养,打造语文优质课堂[J].学周刊,2019(23):81.

[2]郭小文.名著阅读:提升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J].学周刊,2019(22):121.

[3]王建青.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文教资料,2018(27):64-65.

[4]刘艳英.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19):83-84.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