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探析

2019-01-03邝真兰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0期

邝真兰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等。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落实于具体的听说读写教学活动中,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培养

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其是一个人融入社会、自我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日常的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地形成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重视阅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大语文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意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确实,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因为学生的阅读过程,就像是在与一个智者谈话,学生会从中受到思想方面的启迪以及情感方面的熏陶。因此,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从而让学生通过阅读这座大桥,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以及人文素养。

1.加强课堂教学中的阅读指导与训练

课堂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最重要的阵地,教师的教学行为实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各项语文素养。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语文阅读思维和能力技巧训练,让他们不仅培养起阅读的兴趣,更要有阅读的思维方式和技巧心得。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名篇佳作,或是立意深刻,或是语言优美,或是情感真挚,或是写作手法突出。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阅读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例如《鲸》,这是一篇说明文,讲了鲸的形体、进化、种类和生活习性。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以及做假设。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加以全面理解。再如《白杨》,这篇文章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式,通过歌颂白杨赞颂了边疆的建设者。还有很多很多具有典型特点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遍朗读和默读的方式加以理解、感悟。

2.注重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与检测

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是非常有限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课外阅读。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书籍名称,有童话故事类的,有悬疑侦探类的,有经典名著类的,有唐诗宋词方面的等。而且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写作阅读笔记的良好习惯,即,学生要将阅读到的主要内容、阅读心得以及感受,及时记录下来并进行及时的检查和汇报,给每一位学生展示的平台,形成良性互动交流的方式。

二、重视各种形式的积累,引导学生展开语言积累活动

语文是工具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其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既有基本的生字和词语方面的,又有各种句型的理解转化,还有段篇章方面的阅读理解,更有写作以及口语表达的能力点。如此多的学习内容,就决定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小学时期是学生展开语文积累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语文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1.教师要重视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积累,夯实学生语言的基本功

所有的句子、段落以及文章都是建立在基本的字词基础上的,所以学生要打好基本功。一方面,学生要加强字词方面的复习巩固。学生要定时或者不定时复习他们以前学习过的生字和词语。另一方面,学生要展开字词方面的练习巩固。如汉字的读写、词语的理解与灵活运用、句子的理解和表达等。

2.教师要重视名言篇章的积累,丰富学生的表达方式

学生既要加强字词方面的积累,也要加强名言篇章方面的积累。日常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将自己阅读到的名言警句以及好的文章段落,摘抄到固定的练习本上,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

三、重视语言的运用与表达,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

语文是一门语言,语言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交際,而交际又可以分为口语交际以及书面交际,所以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从而全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1.口语表达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反映,一个有着良好思维能力的人必然能够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多样化的口语表达活动。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三分钟演讲活动:每节课的前三分钟,是班级学生的个人秀,学生可以讲自己阅读到的小故事,可以分享自己最近阅读到的主要内容,可以围绕节假日或者特定的主题展开即兴演讲,教师要以鼓励为主,适时展开相应的引导。如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展开情景表演活动,即学生围绕教材以及课外读物或者影视片段,展开角色表演,学生可以即兴发挥,也可以复述文本内容中的语言,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分享,并让他们能将想要表达的意思流畅地表达出来,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刻性。

2.书面表达

书面表达就是写作,学生要能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感所想,运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可以写日记,可以写周记,也可以随时记录自己想表达的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评阅,互相学习。学生的写作练习越到位,学生的写作就越会如行云流水般流畅。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活动,加强学生的日常积累以及表达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让学生扬帆远航,遨游于语文知识的海洋中。

参考文献:

[1]李作芳.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4).

[2]张立娟.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渗透”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7(5).

注:本文系国家级教育发展研究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环境营造研究》,课题立项号:JFYA768的成果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