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半岛逍遥游
2019-01-03发现之旅俱乐部杨秉润
发现之旅俱乐部 杨秉润
湄公河畔的清晨
我们的自驾车队从昆明出发,沿着中国第一条国际高速公路——昆曼公路抵达西双版纳的勐腊县。勐腊县与老挝只有一步之遥,是中国大陆通向中南半岛的走廊。经过中国最南端的陆路口岸磨憨口岸,车队正式进入老挝境内,前往琅勃拉邦。
琅勃拉邦被湄公河与南康河环抱,是老挝现存最古老的城镇,1353-1560年曾是老挝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政权——澜沧王国的首都。这座古都面积不大,但历史遗迹不少,1995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琅勃拉邦最著名的人文看点就是每天早上的布施,老挝语称“塔芭”,是一项由来已久的传统。琅勃拉邦的寺庙是不开火做饭的,僧人们每天清晨会走向大街小巷寻求布施。参与布施的人群早早准备好食品在路边跪坐等候,僧侣接受布施后会还礼诵经,整个过程肃穆感人。年纪较大的僧人一般只接受糯米团等食物,而将饼干、糖果一类零食赠送给旁边的孩子,年纪较小的僧人会把喜欢的零食带回到寺院。
泰國的小众假期
车队离开老挝进入泰国,摆渡到泰国第二大岛象岛,在这里开启了海边度假模式。
与开发成熟的普吉岛、苏梅岛相比,目前象岛还是一个比较小众的旅游目的地,岛上没有建设机场,交通不便,游客相对较少。
很多中国游客是通过综艺节目《中餐厅》第一次认识象岛的,这里白色的沙滩、湛蓝的海水和丰富的海底生态迅速吸引了人们的目光。车队队员们在这里体验了各种海上项目,早上乘游艇出海,浮潜,海钓,还近距离接触了大象,在咖啡厅里惬意地欣赏海边风光。
除了自然风光,车队在泰国境内还探访了不少历史文化古迹。
素可泰位于泰国中央平原,曾是泰国的第一个首都,也是泰文化的摇篮,199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素可泰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在以素可泰历史公园为核心的老城区可以看到大量古朴的建筑遗迹。
清莱位于泰国北部,与老挝、缅甸为邻。我们在这里拜访了著名的“长颈族”部落。长颈族主要生活在泰、缅边界地区,族中的女孩从5岁起就开始在脖子上套上一个铜圈,此后每年都会增加一个,随着铜圈数量的增多,脖子逐渐被拉得很长。关于这一风俗的由来至今尚无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独特装扮每年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众多游客。
车队从泰国过境到缅甸的大其力地区,穿过了传说中的金三角。金三角是位于泰国、缅甸、老挝三国边境地区的一个三角形地带,曾是世界上主要的毒品产地,2005年有关各方宣布停止罂粟种植,大规模转型生产稻米、蔬菜和甘蔗。
清孔位于泰北边境,与老挝的会晒隔湄公河相望,这里也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我们租了东南亚特有的长尾船,让船在湄公河上随波逐流,夕阳的余晖洒在水面上,世界一派宁静。
Tips
中南半岛16日自驾线路
发现之旅俱乐部从2012年起开始组织车友自驾中南半岛,2020年的第一支车队将于2月1日正式出发,现已开始报名。
Day1:昆明—勐腊(680公里)
Day2:勐腊—琅勃拉邦(350公里)
Day3:琅勃拉邦(休整)
Day4:琅勃拉邦—楠府(500公里)
Day5:楠府—彭世洛(450公里)
Day6:彭世洛—呵叻(460公里)
Day7:呵叻(休整)
Day8:呵叻—象岛(400公里)
Day9-10:象岛(休整)
Day11:象岛—曼谷(360公里)
Day12:曼谷(休整)
Day13:曼谷—素可泰(430公里)
Day14:素可泰—清莱(400公里)
Day15:清莱—清孔(120公里)
Day16:清孔—勐腊(450公里)
白马湖离城市最近的远方
白马湖位于江苏省淮安市区东南约30公里处,东贯大运河、南接淮河入江水道、西倚洪泽湖、北衔淮河入海水道,是全国15个生态良好重点保护湖泊之一。
白马湖生态保护功能片区的核心区面积320平方公里,湖泊水域面积113平方公里,风光旖旎、生态优良。白马湖已创成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和江苏省水利风景区。
人文白马湖,美名传千年。相传,白马湖因湖底潜藏一匹白马而得名,又因马从仙和荷花仙子的凄美爱情故事留名百世。千百年来,物产丰饶、日出斗金的白马湖哺育着一代又一代沿湖人民,孕育出璀璨文化。淮安掼蛋、洪泽渔鼓、南闸民歌、金湖秧歌……白马湖的每一片水域,都流淌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彰显着江淮风情的独特风韵。
生态白马湖,绿水映江淮。白马湖是淮河流域原生态、纯天然、平原浅水型湖泊。近年来按照“生态文旅水城”发展定位,大力实施“四湖工程”——退圩(渔)还湖、清水入湖、清淤净湖、生态养湖,白马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湖区净水面较治理前增加一倍,水质持续稳定在III类水标准,沿岸新增湖滨绿化带100多万平方米、生态涵養林8000亩,风景秀美、碧波荡漾的生态之湖重现江淮大地。
灵动白马湖,大道通南北。白马湖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距淮安涟水机场75 公里,距金湖通用机场12公里,宁淮、连淮扬镇高铁站分置四角,京沪、金马、宁淮等高速毗邻湖区,白马湖大道纵贯南北。便利的交通条件,让白马湖成为“离城市最近的远方”,经纬纵横的交通网络也成为白马湖发展的血脉,推动着白马湖逐渐形成区域内“20分钟旅游交通圈”,迅速融入“长三角2小时经济圈”。
美丽白马湖,秀美甲四方。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千亩葵花、万亩金菊……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优质的淡水资源和优美的田园风光,白马湖不断深挖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春行白马湖,莺歌燕舞百花开,赏樱花、游梅园,漫步湖畔花海;夏欢白马湖,接天莲叶无穷碧,住民宿、亲水游,独享清凉一夏;秋赏白马湖,菱角元宝满湖醉,赏菊花、品湖蟹,不负时光不负秋;冬养白马湖,百鸟回巢筑新家,泡温泉、数星星,养眼养颜更养生——“外显生态风光、内涵文化底蕴、兼具产业张力”的美丽白马湖正在形成。
希望白马湖,高歌新时代。当前,白马湖正全面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用世界眼光、国际水准,发现风景、创造风景,以湖湾生活为核心,以文化创意为引擎,以康体养生和生态农业为特色,融文化体验、时尚运动、商务会议、生态研学、节事娱乐、购物美食于一体,营造优质生活,打造独具江淮特色的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来白马湖,读一部厚重历史,忆一段浪漫故事,赏一幅动感画卷,吟一首婉然诗篇,吃一餐美味佳肴,游一处人间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