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坠入凡间的星辰
2019-01-03通古斯
通古斯
陨落的时光隧道
十年前,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第一次接触到了陨石。当时我正在海南环岛骑行,午夜时分还在海边拍摄星空,忽然,幽暗的夜空亮如白昼,一个火球从我头顶飞过,瞬间没入大海深处。我被这一幕震撼到了,脑子里全是问号,第二天便匆匆结束骑行,回到上海,经过多方查询,得知我看到的是一颗火流星或陨石。在我看来,陨石就像时光隧道一样迷人,我想知道它从哪里来,飞了多远,为什么会光临地球,以及它身上藏有哪些太阳系的秘密。此后,我开始关注一切和陨石有关的信息,成为一个跑遍全球的“陨石猎人”。
寻找“流星”的旅途,听起来浪漫美好,实际上并不轻松。
陨石划过天空,转瞬即逝,如何去找?到哪里去找?我通常会通过4种途径来收集线索:目击,实地发现,史料,民间。所谓目击,就是有很多人亲眼见到,或是通过行车记录仪、监控设备、手机等记录下火流星陨落的过程,比如2018年西双版纳的陨石坠落,以及2019年10月吉林松原地区的火流星,这是第一手的即时线索,找到陨石的概率很大。但天上并不是每天都会掉下陨石,我也会在国际陨石学会的官方数据库中查询曾经有陨石掉落的地方,或者翻阅古代的文献资料,比如地方志、与星象或天象有关的古籍。明朝《庆远府志》记载:“(明朝)正德丙子(1516年)夏五月夜,西北有星陨,长六丈,蜿蜒如龙蛇,闪烁如电,须臾而灭。”这是中国古代唯一既有历史记载又有实物留存至今的铁陨石雨,五百多年后,在广西南丹县境内找到了史书中提到的铁陨石。在一些古诗词中也能发现蛛丝马迹,苏轼的《游金山寺》中有“江中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的诗句,“炬火明”应该就是陨石坠落形成的。此外我也会筛选一些来自民间的线索,全国各地有很多星友会给我提供线索,可惜其中大部分是无效信息,一千条中可能只有一两条是真实有用的。
出发寻找陨石前需要做很多功课,例如,要对当地的地形、气候、人文有一个大概了解,也要初步了解陨石的类型,以便确定寻找的方法和需要携带的设备。如果要寻找数百年前甚至一万年前掉落的陨石,地表可能看不到相关特征,此时就要用到金属探测器、GPS定位;如果要深入无人区,就要配卫星电话,有时还要使用无人机。
寻找陨石的道路可谓危机四伏。因为经常出入荒无人烟的地区,我不止一次邂逅过狼和熊等野生猛兽。人类世界也不太平,我曾在墨西哥边境线上被毒贩搭讪,在肯尼亚与流弹擦身而过,也曾经被骗、被抢、被误会……除了应对突发情况,寻找过程中也要耐得住寂寞。我曾在中国阿尔泰西北部的无人区寻找陨石,那里遍布着原始森林,一年有10个月都是冰天雪地,只有两个月可以自由行动。有一次气温降到零下30多度,我早上起床时发现大门让大雪封住了,只能从窗户爬出去,和当地村民一起挖了半小时的雪,才把门口清理出来。我花了整整4年时间,终于在当地发现了陨石。
人与宇宙的超级链接
陨石大多存在于没有太多人类活动的沙漠、雪原等地区,比如中国的罗布泊、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北非的撒哈拉沙漠,以及南极大陆。如何在普通石头之中分辨出这些“天外来客”呢?首先,要是在一片雪地或一堆黃沙中找到黑色的石头,这就需要多加留心了。此外,陨石穿透大气层时会燃烧,表面有一层黑色的熔壳,空气流动的痕迹也会在陨石表面保留下来,叫作“气印”——很像在面团上按出的手指印。如果坠落的时间太久,陨石表面的熔壳会风化掉,外部特性不明显,此时就将它带到电镜实验室,借助电子探针进行化验、分析。经过多年历练,如今在野外看到一块石头,我通常可以在几秒钟内分辨出它是不是陨石。
陨石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其中不乏珍品。橄榄陨铁是一种比较珍稀的陨石,外观十分美丽,被称作“太空宝石”。我见过一块在阿根廷发现的名为“艾斯克尔”的橄榄陨铁,是世界上最知名的陨石之一,铁镍金属构成的网络结构中嵌有橄榄绿色的半透明晶体,迎光一照,会发出诱人的琥珀光芒。还有2016年坠落在陕西延安的一块陨石,是中国有史以来发现的第一块(也是唯一一块)目击无球粒陨石,填补了中国本土无球粒陨石研究的空白,它来自太阳系第四号小行星――灶神星。
陨石最令我着迷的,是其中蕴含的那种神秘感。有一年我去到撒哈拉沙漠,午夜时分,躺在沙漠中央,周围一片寂静,连一丝风都没有,我甚至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整个银河就在头顶流过,似乎用手撩一下,就能制造一场流星雨……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与宇宙融为一体,而这一切都要感谢陨石,因为对它的追寻,我成了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者,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收获了许多无与伦比的经历。
也是因为陨石,“宇宙”“太阳系”这些曾经遥远而宏大的词汇几乎每天都会出现在我的生活中,就像是亲近的朋友。陨石虽然是实打实的物体,却能在人的精神世界里擦出奇妙的火花。追寻陨石这十年,我不再像以前那样纠结于各种琐事,人类只是居住在浩瀚宇宙中一颗小小的蓝色星球之上,太阳系很大,银河系更大,宇宙更是无边无际,无论什么样的烦恼,放置在这样的时空尺度之上看,都显得不那么沉重了。
如今我收藏的陨石数量、品质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水准,未来我会继续搜寻优质、顶级的陨石,最终建立一个私人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天外来客”的科学价值和它们背后的精彩故事。
CNT对话
目前中国陨石研究的水平如何?
我和美国的一些大学及陨石研究机构一直有交流,也和国外研究、分析陨石的顶级权威人士合作过,综合来看,现在中国的科研能力越来越强,关于陨石的很多研究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实验室建设方面,很多高端设备——比如离子探针,国外不少研究所都负担不起,中国目前至少有3台离子探针。前不久,紫金山天文台天体化学与行星科学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徐伟彪还发现了全球最长、最广的星星陨落带——从阿勒泰地区的东南面一直伸展到西北面,绵延425公里。
寻找陨石是一件浪漫的事吗?
流星和陨石本身确实富含浪漫元素,但对我来说,寻找陨石是我真正感兴趣的、一定要去做的事,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标签而刻意为之。陨石让我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与其说这是寻找陨石之旅,倒不如说是寻找自我之旅。
大眾对陨石有哪些误解?
有一个普遍的误解是认为陨石都带有磁性,其实磁性只是判定陨石的一个辅助标准,而不是最必要的元素,行星带的陨石、一些无球粒陨石本身并不含有磁性。我还遇到过一些人把火成岩和火山岩当作陨石,因为它们也有一些熔壳的特征,其实二者的差别很大。
很多人认为发现陨石就可以一夜致富,所以不惜成本地去寻找,这也导致一些人去做假陨石,让不明就里的人上当受骗。寻找和购买陨石都要掌握一定的方法,要有相关的知识储备,有兴趣的话可以先去天文馆、地质馆、天文台等地方参观,看看真正的陨石是什么形态,2021年全球最大的天文馆——上海天文馆即将开馆,可以关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