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废弃非金属矿山的再次开发利用的优点

2019-01-03冀英梅

西部资源 2019年3期

冀英梅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对建筑材料的需求促使非金属矿山的开采,随着矿山矿产资源的枯竭,一些矿山面临关闭,一般闭坑矿山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恢复治理。对于废弃非金属矿山再次开发利用可节约土地资源,优化矿产资源利用,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具有良好的前景。

关键词:废弃非金属矿山;再次开发利用;节约土地资源;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

1.引言

广东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迅猛,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城镇、交通、水利等各种建筑设施对于建筑材料的需求也是稳步增长。在市场的需求下,各类非金属矿山的开发支持了经济建设。随着开发年限的增加,部分矿山的资源枯竭,成为废弃矿山。非金属矿山多露天开采,废弃后将带来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有的矿山对废弃非金属矿山再次开发利用,解决了部分地质环境问题。接下来以一个矿山为例对废弃非非金属矿山的再次开发利用进行探讨。

2.此废弃非金属矿山基本情况

此矿山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下辖镇区,临近深圳、东莞,紧接大亚湾区,交通非常便利。矿山处于丘陵地带,原为建筑用花岗岩矿山,面积0.15km2。由于原采矿证内矿山资源减少,经济价值降低,矿山停采。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形成了深80m~90m的采坑,并有采矿过程中剥离的覆盖层及夹石形成的尾矿。矿山废弃应按相关要求进行环境恢复治理及复绿,矿山企业出于对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利用、响应国家绿色矿山建设、促进循环经济发育及经济利益的考虑,利用原废弃矿山开展机制砂加T和环保砖生产工作。

3.对废弃矿山再次开发利用简况

矿山企业对废弃矿山再次开发利用生产机制砂及环保砖。其简况如下:

机制砂的原料为原矿山尾矿及附近一座在采矿山尾矿,其工艺流程如下:石粉通过下料口,由输送带送上振动分料筛进行泥与粗砂的分离,分出的粗砂由输送带进入制砂机加工,合格的砂随着水进入捞砂机,后进入砂水分离机上进行脱水,脱水后的砂进入搅拌机;脱水处理产生的泥砂水进入第二台泥水分离机分出泥水与细砂,细砂同第一次脱水的砂进入同一台搅拌机混合制成机制砂产品——中砂(粒径大于0.25mm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的50%的砂)。产品外销至搅拌站、桥梁建设、建筑建材等企业。砂泥由六台高效脱水机将泥水分离后,水进入循环水池循环使用,压干后的砂泥以及振动粉料筛分出的矿泥用于生产环保砖。年产量为120万吨机制砂。

环保砖的原料为机制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矿泥,其工艺流程如环保砖生产工艺流程图所示,此企业年产6000万块环保砖。

4.1未再利用的废弃非金属矿山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

非金属矿山多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废弃后往往有以下几个方法的地质环境问题:一是占用破坏土地资源。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矿山开采场地及配套生产设施和临时建筑都会占用、破坏土地资源。二是破坏植被。广东省气候条件及自然条件,一般山体植被覆盖良好,植物生长茂盛。非金属矿山多为露天开采,这需要砍伐植被、剥离覆盖层,植被破坏严重。闭坑矿山因采矿过程中形成陡壁,平台处土壤条件差,复绿种植的植物一般长势较差,陡壁上植被较难生长。三是破坏地形地貌景观。废弃的非金属矿山改变了原有的地形条件和地貌特征,可看到山体破损、裸露的石壁清晰可见,在巍巍青山中像伤疤一样的存在。对地貌景观影响较大。四是矿山开采所形成的开采边坡一般较陡,坡度在50°~60°之间。部分边坡為残坡积土和全风化岩石构成,在强降雨作用容易发生崩塌地质灾害。部分边坡花岗岩节理裂隙发育,在强降雨或产生强震动时,高陡边坡局部节理裂隙交叉形成楔形的危岩易发生崩落。尾矿为松散堆积物,在强降雨作用易引发塌方、水土流失,污染环境等问题。

4.2废弃非金属矿山现阶段常用的治理措施

废弃非金属矿山现阶段常用的治理措施分为边坡稳定性治理工程和生态复绿工程。

边坡稳定性治理工程主要指对地质灾害隐患的治理。目前国内采用的治理方法主要削方减载、挂网支护、锚杆(索)加固、锚杆(索)挡墙支护、锚喷支护、重力式挡墙支护等。通过治理,消除地质灾害隐患。边坡稳定性治理T程是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基础和第一步,可以促使边坡稳定,为后续的生态复绿工程打下基础。

生态复绿是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的关键和重点。依据废弃矿山不同的地貌特点和治理的难度,可以将废弃矿山分为迹地和石壁两种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理。迹地区域一般较平整,但存在一定厚度的石块、废渣。所以这类区域场地整理和换土是关键,在场地达到林业种植的场地条件后对场地用覆土等手段营造生长条件,后选用适宜该区域生长的树种进行种植。石壁因坡面光滑,且土壤难附着,复绿难度极大。国内现阶段主要技术方法有爆破燕窝复绿法、阶梯复绿法、喷播复绿法、厚层基材分层喷射法、筑台拉网复绿法、香根草复合生态技术快速复绿法、景观再造法、飘台复绿法等。

4.3废弃非金属矿山再次开发利用对比传统治理方法的优点

对废弃非金属矿山相对传统治理方法,将其再次开发利用具有如下优点:一是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在原废弃非金属矿山基础上开展机制砂和环保砖生产,不用另外占用其他土地资源,即节约了未开发的土地资源,又提高原矿山地块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二是节约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企业生产机制砂的原料为原废弃矿山尾矿及附近一个在采矿山的尾矿,既清除了尾矿作为不稳定堆积体的安全隐患,又提高了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三是优化自然资源利用。由于东江河砂资源逐渐稀缺,目前建筑行业均出现砂源紧缺,砂价暴涨、供需失衡的现象。合理利用石场尾矿(石粉)加工机制砂,可以有效解决建筑用砂供需失衡的局面。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河砂的开采量,进而减少不合理开采河砂而引发提防安全等问题。促进行业良性循环。四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废弃非金属矿山的再次开发利用,可以节约很大一部分治理费用。原矿山建设的办公设施及生活设施可以继续使用,减少企业的投资成本。再次开发利用后,企业可以继续有持续的产出,稳定的收益。相比直接关闭矿山并投人大量资金进行恢复治理,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5.对废弃非金属矿山再次开发利用的前景

综上所述,对废弃非金属矿山再次开发利用具有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节约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优化自然资源利用,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等一系列的优点。且完全符合广东省《加快我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要求。因此对废弃非金属矿山再次开发利用具有很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石永国.露天废弃矿山治理方式及安全措施[J].金属矿山,2011(8):151-154.

[2]方华,欧阳育林,林建平,等采石场生态整治的技术与行政措施——以深圳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1):171-173.

[3]杨冰冰,夏汉平,黄娟,等.采石场石壁生态恢复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5,24(2):181-186.

[4]夏南,薛桂澄,傅杨荣,等.三亚市废弃花岗岩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治[J].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4,28(3):322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