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碧水东流

2019-01-03官学荣

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碧水长江

官学荣

引 子

世界上所有的大江大河,都無一例外地演绎了灿烂的人类文明。

亚马逊河,像一个老祖母,率领着她繁盛的亚马逊家族,浩浩荡荡,注入大西洋。

尼罗河,如同一个温柔的妈妈带着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两个不同肤色的女儿在非洲大陆上旅行,用她的乳汁浇灌着干旱的土地。

湄公河,被尊称为“流动的稻米”,她的名字就是“幸福之母”。

泰晤士河更是欧洲一部“流动着的历史”。

在众多的河流中,中华民族,同样有着自己引为自豪的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她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流而下,穿过高山狭谷,劈开重峦迭嶂,然后一出三峡,便一泻千里,在广袤的江汉平原上驰骋奔流,最后注入浩瀚无垠的东海。

长江与洞庭湖的相亲相拥,孕育了君山区这片神奇的土地,而广兴洲镇既是铺展在君山大地上的美丽画卷,又是长江的直接受益者。金秋时节,天高云淡,果熟稻香。这里平原沃野,呈现的是丰收的景象;这里万民栖息,绽放的是幸福的笑脸;这里内外兼修,上演的是建设美丽乡村、守护一江碧水的时代大剧。

2018年4月2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共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南岳阳考察了位于长江沿岸的岳阳市君山区华龙码头。这里曾经是非法营运的砂石码头,如今已经整治复绿,尽显生机。习近平走近一处巡护监测点,通过实时监控察看了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状况。总书记勉励大家继续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现代发展理念正在成为广兴洲人真实而生动的实践。2019年9月,当我深情地踏上这片土地,长江碧水、原野村庄是如此强烈地震撼着我,令我不得不认真审视眼前的一切,并把镜头聚焦到这个长江之滨的美丽乡镇——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广兴洲镇。

柳暗花明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广兴洲镇美丽乡村建设和所辖长江岸线修复保护工作取得骄人成绩。在确保长江碧水安全过境的同时,这里的环境变好了,乡村变美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改变了,外界对此的看法也是好评如潮。

龙世友,现任广兴洲镇党委书记。作为一名农家子弟,他生长在长江之滨,学校毕业后又大部分时间都在本乡本土工作,除了熟悉长江、熟悉“三农”工作外,对此还有着特殊的情怀。

“建设美丽乡村,守护好一江碧水,最重要的还是人的思想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次思想上的重大革命,是对落后的思想观念、不良行为习惯和历史所形成的某些看法的颠覆。”采访中,龙世友如是说。毋庸讳言,长期以来,农村就是落后的代名词,还有几千年形成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所养成的生活习惯由来已久,不来一次颠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过去,从来都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畜禽敞放敞养,垃圾乱扔乱倒。特别是那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观念世代沿袭,对祖祖辈辈居住在长江岸边的人来说,任意开发开采和肆意捕杀似乎就是天经地义。

可喜的是,近半个月的采访中,我惊奇的发现:广兴洲镇的一切都变了。

广兴洲镇沿江村,不少村民闲来无事的时候,常常会去江边垂钓,一来休闲娱乐,二来运气好时还有不少收获。今年七月的一天,村民赵亚军又像往日一样,开始了他的夏钓长江。一会儿,周围水草中沙沙沙的声音惊动了他,咋一初看,赵亚军还吓了一跳,原来,是一条落了单的“怪鱼”,正在拼命挣扎,整个身子不断地在跳起摆动,仿佛使尽浑身解数,企图重返深水之中。赵亚军说:当时他怀着几份好奇,将“怪鱼”打量起来。外形有点象壁虎,头宽大而扁平,表面光滑有明显的疣状粒。体躯宽扁而壮实,侧扁的尾部很长,尾的上下有鳍状物。四肢肥短,很像婴儿的手臂。背面呈棕色,上面有颜色较深的不规则斑点,腹面浅褐色。

赵亚军第一次见到这种“怪鱼”,心想:说不定这还是国家重要保护动物。为了防止别人抓去成为盘中餐,他用蛇皮袋小心翼翼地把“怪鱼”装上带回了家。闻讯前来围观的邻里不少,有人建议拿去卖了,说是至少可以卖到2000元,有人建议美美的一顿吃了,但都被赵亚军一一拒绝。

赵亚军把“怪鱼”安置好后,通过电脑百度查询到这条“怪鱼”原来是一条娃娃鱼,又名大鲵,是珍稀野生两栖动物,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放生要选择水质好的水域。于是他赶紧向君山区森林公安进行求助。君山区林业局森保股股长邓东奇接到求助,迅速赶往现场。一看便知是条野生娃娃鱼,且状况良好。邓东奇告诉围观的村民:娃娃鱼对周围环境和水质要求较高,之所以出现在这里,和近年来长江、洞庭湖流域生态环境改善有很大关系。在经过对“娃娃鱼”进行了仔细检查,确认没有问题之后,便将这条“娃娃鱼”在水质比较好的长江深水处,让其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

赵亚军说:“美丽乡村建设,守护一江碧水,让我们开始懂得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厉害关系,珍爱动物,就是珍爱我们人类自己。”我就此问道,如果此事换在以前被你遇上,你会怎么处理?赵亚军不假思索就说:“要么卖了,要么拿回家吃了。”

今年50岁的龚道军,参加工作就在城里,在以前,一年难得回老家两次。近两年,却有事没事总喜欢往老家跑。今年9月6日下午,他又利用周末回到了老家广兴洲镇洪市村。漫步在长江大堤,观大河落日,赏鸥鸟嬉戏,听江水滔滔,看茫茫花海,感觉天地大美,彩笔难绘,实乃惬意人生。正是心旷神怡之际,突然发现脚下不远处,一只巨大的甲鱼在蠕动。初看上去,至少有30多斤,龚道军可是生平第一次见到这样大的甲鱼,他不敢一人前往抓捕,只好立马叫来朋友,两个人好不容易才把这个庞然大物逮住。他们没有丝毫犹豫,急忙与政府部门联系,紧锣密鼓地实施了放生。后来我打听到业内人士说:这是山瑞鳖,可能是需要找个环境好的浅滩安家,所以爬到了岸上。只所以出现在此,应该是觉得这里的长江岸线适合居家繁衍。

从肆意扑杀到善待如宾,赵亚军、龚道军的行为不能不说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文明的觉醒。

江豚,原来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现在已经升格为一级。可能是寻求刺激的原因,大量的江豚曾经常常集中出没于长江与洞庭湖两水相撞的地方,或三五成群,或者几十头同行。因其头部长得如娃娃脸,人们都善意地称它为“微笑天使”。可惜的是,到2012年,由于长江流域水体污染加剧、人类肆意采挖江砂、非法使用渔具等原因,长江江豚的生存和繁育受到严重影响,其数量仅剩下1200头左右,并且每年以6.4%的速度在减少。有人预测,如不抓紧保护,长江江豚将会在10-15年出现功能性灭绝。好在通过近几年长江修复和保护工作,可爱的江豚又回到了它们原来的故乡。附近村民看到回来的江豚,内心无不充盈着自豪与喜悦。

长江岸线广兴洲段,有上万亩的天然湿地,在以前,每年除了成千上万的鸟儿常年在这里繁衍生息,进入冬天,从世界各地到此越冬的候鸟更是多达数万只。然而这方风水宝地终因几十年的污染破坏,几乎成了鸟不拉屎的地方。近两年,因为环境的改善与湿地修复,鸟儿又回到了它们曾经的天堂。

“以前的長江堤岸脏乱差,现在干净了,种植的花草,万紫千红,十分漂亮。”站在长江大堤,沿江村党总支书记邓建辉看着整洁有序的江滩,笑语盈盈。

跟随他的脚步观赏修复后的长江湿地,大幅美景映入眼帘。成群的绿头鸭在逐水嬉戏。邓建辉说:“这种绿头鸭原本是为冬季候鸟,由于近年长江湿地环境的改善,它们选择了留下,变成了正宗本地鸟。”

正是因为长江湖湿地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恢复,珍稀鸟类频频出现,麋鹿、江豚自由嬉戏,万里长江,正在恢复昔日生机、正在见证美丽蝶变。

在西湖村:“我这周刚出门两天,回来一看,自己卫生责任区的排名就从第一名掉到了31名,得赶紧动手做好,下周硬要搞到第一名。”采访中,住在四组的村民左建军这样说。原来西湖村四组创建的“杨树台子”微信群,在群主的号召下,40多户人家全都投入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还逐户制定了规划,划分了责任区,亮化了指标要求,并且由老党员等组成检查组,一天一检查,及时晒出现场拍摄图片,一周一评比排出名次。

在殷家铺社区:“早上手机一响,看到群里组织锄草活动,我就立马起床准备工具。”58岁的孙伏良略显几分得意地说。这是广兴洲镇创建“微信+”,助力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剪影。现在,这种模式已在广兴洲镇全面铺开,12个村建立了300多个群开展此项工作。这种时尚便捷的工作部署与联络方式已被广大农民欣然接受。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所到之处,“人居环境”、“公共卫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然成为当下广兴洲人茶余饭后的最热词。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变化,是一种进步。

在沿江村村民梁木海的家,我采访得知,他的三个儿子外出务工都很出色,并已成家立业,二儿子找的还是城里的媳妇。平时就他与老伴在家种有十多亩田土,生活可以算得上绰绰有余。住着干净舒适的小楼房,日常家用电器一样不缺,厨房厕所一尘不染,大门口摆放着两个盖子颜色不同的垃圾桶,门前的菜园用塑料栅栏整齐地围着,里面新种的白菜长势良好。十多只鸡鸭全都圈养,房前屋后干干净净,整个卫生打理有条不紊。谈起美丽乡村建设与守护一江碧水,梁木海深有感叹地说:“龙世友来广兴洲镇的这几年,是我们这里变化最大发展最快的。只要睁眼一看,一切都是金光闪闪。平整的柏油马路像一条黑色丝带,串联着一栋栋居民住宅。村里的服务平台、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农民诗词碑林拔地而起,极大地方便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与城里已经没有二样,我是已经感觉很满足很幸福了。”

一高兴,梁木海的话匣子也打开了。他说:“前些年过年,儿子都不敢带上城里的媳妇回家,孙子更加害怕那种旱厕所。每当节假日,我心里就矛盾着:想他们回来,又顾虑着家里的条件。去年过年之前,我就早早电话告诉他们,现在家里的条件好了,有了水冲厕所,新建了浴室,大家都早点回家过年。后来一家团圆,特别开心,儿子媳妇们还筹划着要扩建住房,等将来告老还乡,安度晚年。”

在合兴村,80多岁的老党员戴辉烈讲了这样一件事:那是他上任村里保洁员不久,村上刚开始对垃圾进行集中处理,不允许乱倒乱扔。一天,有个上了些年纪的村民乱倒垃圾,被戴辉烈老人看到。戴辉烈立刻让那个村民将垃圾扫拢重新送到垃圾池。可那位村民却振振有词地说:“盘古开天地农村垃圾都是这样倒,我想倒哪里就倒哪里,关你什么事?”戴辉烈很和气地说:“你的行为污染的是环境,损害的是大家的利益,现在全村全国都在重视人居环境,你再这样做就有失体面了。”那村民听了有些惭愧,便将倒出去的垃圾又重新扫拢,装好送到了垃圾池。现在全村各家各户的垃圾再也没有乱倒乱扔的现象了。

在洪市村,一栋高大精致的别墅格外引人注目。主人张绍双,今年86岁,一生就居住在长江边上。他老人家个子不高,但精神矍铄,一身短衣短裤,穿着干净整洁。除听力有些微减弱外,神志非常清楚,而且还很健谈。

张嗲嗲育有三男四女,逢年过节,四代同堂,是一个典型的大家庭。张嗲嗲说:就在他七岁那年,父母先后离世。从12岁起,他就给人家放牛,一直放到解放那年。成家后,因为家庭人口多,日子也过得特别苦。一生建了四次房,但最后一次仍然还是建的土坯房。看到别人家建了红砖瓦房的时候,内心充满了无限的羡慕与向往。

子女一个个长大,结婚成家,又碰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气候,于是,三个儿子为了改变命运,去了城市,开始了自己的打拼。因为政策好,人努力,慢慢地就在城里站稳了脚跟,买了房子。

张嗲嗲家人丁兴旺,且子孙都很有孝心。逢年过节都会常回家看看。这时候困惑与问题来了,这么多人同时回家,吃饭还好说,住宿却成了大问题。于是,只好把牛栏鸡舍收拾干净,开上铺将就做起临时住房。而在城里出生长大的孙子重孙,哪里受得起这种委屈。那可是蚊虫叮咬,气味难闻,上过洗手间都需要很大勇气啊。于是,他们就即使常想回家看看,也总是望而却步。

这一切让张嗲嗲的三个儿子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他们配合镇村“空心房”整治,将父亲上世纪八十年代最后一次所建的几间土坯房拆除,然后又依法依规办手续,搞设计,从2017年动工,直到去年,终于大功告成。

迟开的花往往格外芬芳。新房大气高端,装饰富丽堂皇,自成院落,四季花香。去年腊月,一大家四代54口都陆续回到老家,在这里度过了热闹幸福愉快的春节,实现了几代人温暖的念想。就在我们要离开张嗲嗲家的时候,老人还拉着我的手人说:“我们一家的幸福,全要感谢党和政府。”

后来,张嗲嗲的二儿子张国葵在电话中告诉我:“我们兄弟三人建这栋房子,一是实现父亲的愿望,同时也是为了孝敬老人;二是为了记住乡愁,毕竟洪市村是我们的根;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因为这几年家乡的变化太大了,我们都非常向往老家。”

村里的面貌变了,格局大了,人气旺了,想记住乡愁的人也多了。

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观念的转变,农村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而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让城里的很多人开始把目光投向农村,因为这里有清新的空气,有绿色的食品,有美丽的环境。在城市,由于密集的人口、拥堵的交通、污染的空气……还有那被称为“钢筋水泥的丛林”和“不会呼吸的地面”,已经让很多的城市患上了“城市病”,让不少人开始讨厌城市。

广兴洲镇的人居环境改善之后,很多在外赚了钱的人,都陆续在老家重建了高标准住房,有的还建了别墅。

离去又归来,出走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归来同样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环境改变人啊。

村民肖青辉,收拾打扫完庭院,走进了她的后花园,准备挥锄干活。“东边蔬菜地,两边花果园,我们这里不比城里的别墅差吧!”肖青辉边种辣椒边介绍她的“别墅”,颇为自豪。

“后退一小步,前进一大步。”肖青辉说:“以前挨堤住,垃圾乱堆乱倒,一到夏天,臭气难闻,日子难过。现在门前屋后种花栽树,空气好了,环境美了,日子舒服多了!白天干活赚钱,傍晚跳舞散步。”

这不难不说,肖青辉们是将日子过成了诗啊。今年,她与丈夫在自家屋后又流转了100余亩土地种植蔬菜,还可观光休闲,采摘体验,预计年收入将过20万元。

在“洪市生态园”,一条清澈的水渠笔直伸向远方,水渠两边杨柳依依,树影映在清澈的水面上,犹如无数梳妆的少女。这里有文化广场,“怡然亭”、“映月亭”、“清心亭”……一亭接一亭。一座假山立于公园中央,造形美观,大气沉稳。别具一格的石头,形状各异。周围清澈的池水通过喷头喷向假山,将假山亲吻拥抱。广场周围的诗词碑林上,都是本土文学爱好者的杰作。整个生态园2000余亩,有数百亩莲,有千余亩有机蔬菜,有数百亩果园。每到夜晚,广场上村里的女人都会如期而至跳起欢快的舞蹈。

住在文化广场附近的袁秋珍,今年69岁,子女务工在外,自己同老伴做点小生意。目睹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她有三个感觉:一是村上的干部辛苦了,这几年,修公路,清渠道,干部都带头,经常日夜加班,村里的每件事都辦得很好;二是现在乡下日子舒服了,收入在增加、出行更方便、空气又好,比城里差不了多少。三是老百姓觉得很幸福。她特意提到了村上一名70多岁的老奶奶卢丛姣,每天都会来广场跳舞。

换羽新生。古老的长江,又一次焕发出勃勃生机,让人耳目一新。漫步在长江大堤,如沐春风,很有一种云游揽胜的感觉。“如今像我们这些住在长江边的人,种田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平时不像以前那么忙,闲着的时候在这个花海长廊上看看江水鸥鸟、散散步、跳跳舞是一天中最愉悦的时光。”这是采访中我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

这不能不说是一次颠覆。在这场颠覆中,让人看到了新时代中国农民的觉醒,一种从苦日子里走出来的未曾忘本、未被污染的觉醒;看到了中国农业农村的希望。

然而,就在几年前,长江沿岸广兴洲段垸内垸外却是另外一种景象。

中流击水

广兴洲镇下辖12个村(社区)、191个村民小组,人口5.2万,拥有长江岸线18.25公里。垸内水系主要由“两干六支”八条渠道组成。南北两条干渠与洞庭湖相连,东西六条支渠与长江相通,垸内与大江大湖紧密相连,唇齿相依,安危与共。因此,建设美丽乡村、守护一江碧水责任更加重大,而且义不容辞。

就在三年前,广兴洲镇垸内垸外形势却十分严峻。仅长江沿线就有砂石码头四个、客运码头一个,很多堤段常年呈现的都是一幅作业繁忙景象。每天车水马龙、人来人往,数百辆运载砂石、水泥、混凝土的车辆穿梭一样,轰鸣作响,尘土飞扬,周边居民苦不堪言,不见碧波万顷,但有砂石船只密密匝匝。垸外还有矮围3个、砖厂1家、滩头开发种植作物面积3000余亩、种植欧美黑杨60000余株。垸内有两家砖瓦厂,养殖耕牛3000多头,羊6000余只。六条支渠收集到的全镇范围内的污泥浊水在汛期全部直接排入长江。还有长江大堤的压脚平台上,私搭乱建,畜禽粪便到处都是。对一江碧水的保护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俗话说:“一粒老鼠屎打坏一锅汤。”而生态环境又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守护好一江碧水,需要大家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

“努力打造长江广兴洲段最美岸线,决不让广兴洲镇境内的污水进入长江和洞庭湖”。这是龙世友在全镇守护好一江碧水动员会上的庄严承诺。别看这龙世友身材单薄,戴副眼镜,温文尔雅,很有几分书生意气,但做起事来却很有思想,很能担当,很有几份锐智和几份倔劲,他善于思考,厚积薄发,常以四两拨千斤。一旦认准了的事,可以PK“拼命三郎”。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命题,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难事、是大事、更是好事。它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村的重要实践。其实施主体无疑是乡村,能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关键又在乡镇党委书记。这对上任之初,就想沉下心来做点事的龙世友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此,他常怀一种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舍我其谁的使命感,不断告诫自己:“人生没有重来,定要不负岁月年华,不负组织和人民。”

从2017年开始,广兴洲镇就认真学习借鉴浙江等地美丽乡村建设经验,统筹推进生活垃圾、厕所粪污、生活污水、养殖行业治理,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全覆盖,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认真组织开展“十百千万”大行动,即评选十个最美屋场、百个新乡贤、千个五美家庭,带动万户群众一起整治人居环境,共同守护一江碧水,共建共享美丽家园。

2018年,岳阳市委又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整治农村“空心房”和清洁家园行动“两项攻坚”。区委区政府同样是密集调度,督查落实步步紧逼。龙世友作为镇党委书记,除了需要运筹帷幄,全盘考虑外,还需要靠前指挥,敢于面对。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思路渐渐清晰起来。

“突出规划引领,绘好攻坚蓝图;突出对标整治,打赢攻坚硬仗;突出机制创新,巩固攻坚成果。”龙世友这样说。基于这样的工作思路,广兴洲镇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注重以生态优先、全域推进、乡村特色为目标,制订了“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乡村振兴规划。

是的,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因为规划的落后,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这次美丽乡村建设,不能再盲目前行了。

有了科学的规划,广兴洲镇又接连打出了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坚持底线思维,久久为功;坚持盘活资源,整合力量;坚持压实责任,上下联动的组合拳。对整个工作实行“一周一督查、半月一调度、一月一讲评”,书记镇长亲自挂帅,认真践行“一线工作法”。由此,一场“两项攻坚”的大会战全面铺开。

建设美丽乡村,守护好一江碧水,虽然不能够搞大拆除、大建设,但破与立、拆与建从来都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有立必有破,有建必有拆。

长江是广兴洲人的饮用水源,更是许多沿江城市的饮用水源,饮用水安全关系到5亿多人的健康。面对污染河流,毁坏家园,龙世友说:“即是金饭碗,也要把它砸烂。”

历史在这里改写,先划上句号,再翻开崭新的一页。

自2018年以来,全镇拆除长江垸内垸外砖厂3个,并全部进行了复绿。拆除长江岸线砂石码头4个、矮围3个,整顿客运码头一个,修复打造长江岸线高标准湿地一万多亩。同时对大堤压脚平台和全镇垸内2732栋25万平方米的空心房、偏杂屋、违建房、危险房和1680米围墙进行了拆除。改造修缮房屋2246栋25万平方米;绿化植树5万株,培护路肩112公里,路面“白改黑”18公里;绿化镇村主干道63公里;清理大小沟渠185公里、渔塘193口;改厕682个。

数字当然是枯燥的,但数字的背后,凝聚的是汗水,见证的是智慧,考验的是担当,凸显的是情怀。还是那样一句话说得好,“丹青难写是精神”。

欧美黑杨,是一种特别适合湖区种植的速生林,主要用于造纸。急功近利的话,确实可以产生一定经济效益,但对土壤的破坏力很大。特别是每到花期,花絮就像漫天的雪花四处飞扬,遍地都是厚厚的一层,而人体一旦吸入或接触会引发过敏等不适,严重污染着环境、影响和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曾几何时,受利益驱动,广兴洲镇垸内垸外种植有4000余亩。为守护一江碧水,广兴洲鎮计划用三年时间,将欧美黑杨全部砍伐。去今两年,已将垸外长江沿途的欧美黑杨大面积砍除。

“洪市的宝,庆丰的牌,不怕死的你就来来。”洪市村,地处湖南、湖北两省,监利、华容和君山两县一区的交界处,也是广兴洲镇的最北端,上世纪末,经济相对落后,旧社会的一些不良习气死恢复燃。民风彪悍、打牌赌博、闹事斗殴。社会治安环境复杂,加上又正值农民真苦、农村真难、农业真危险的“三农”问题凸显期,因此,这里一度被称之为“北大荒”。

张春晖,当时正值青春年华,就是在那个时候,受命于危难之际,担任起了洪市村党支部书记、后来为党总支书记,前后20年。

20年,张春晖带领全村党员和全体村民,积极探索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新路子,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渐渐赶上和超过了全镇平均水平。目前,全村所有土地已经全部集中实现了规范流转,仅此一项,村民在坐享其成得到自身原来土地收益的同时,又通过劳务就近输出每个劳动力每年还可以挣到3万元左右的收入。

洪市村拥有长江岸线4公里,堤外还有一个小巴垸,属1954年长江退挽时的保留垸,垸内住有17户人家。1998年再次被洪水淹没,洪水退去之后仍有7户人家一直居住其中。里面从1995年开始就建有一个红砖厂,几经折腾,近两年效益刚有好转。去年,为守护一江碧水,巴垸连同砖厂必须全部拆除,居住其中的村民需要重新安置。

砖厂业主包时朋,是一名67岁的老党员,一边要面对低价的补偿、巨额的损失,一边要面对镇党委书记龙世友和村党总支书记张春辉苦口婆心的思想工作。拆与不拆,退与不退确实左右为难。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最后忍痛割爱按照镇村要求,做出了将企业连同住房一起拆离长江的选择。

采访中包时朋说:“长江是属于大家的,而且养育了我们这么多年,现在在这里烧砖烧瓦确实污染很大,我不能为了个人的一己私利,而损害大家甚至子孙的利益。”包时朋的这一举动,感动了整个居住在巴垸的其他人,大家跟着他依依不舍地一起搬离了小巴垸。

在镇村党委和党总支的关怀下,目前搬离出来的7户人家全都得到妥善安置,并重新找到了新的就业。

采访黄安村党支部书记张威,是我的第五次相约之后才得以面见。前四次他都在为缓解久晴不雨的严重旱情而忙于为村民调水抗旱。9月的最后一天,我们在长江大堤上相见,他指着垸外的长江滩头说:“这里曾经都是黄安人的‘聚宝盆,因为黄安村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7亩,人地矛盾非常突出,于是这滩头就成为了全村人的“掘金之地”,总面积2000余亩。天然的草场、湖泊,肥沃的滩头、湖汊,每年在给村级集体带来好几万元收入的同时,老百姓家家户户养牛养羊、种菜种树,平均每户收入都在万元以上。多的时候村民在这上面仅养牛就接近1000头,养羊突破2000只。”

黄安村尽管地势明显高于全镇其它地方1.5米,水系独立,但因为有垸外长江里面的矮围——黄安湖做后盾,长年并无旱忧。加上蔬菜种植历史悠久且比较效益相对要好,运输物流起步很早,因此,黄安村,多年来就是整个广兴洲镇一个比较富裕的村。

当然,在长江里面养这么多的牛羊、种这么多蔬菜,还有黑杨、矮围,给长江带来的污染可想而知。为了保护一江碧水,他们先后通过“封洲禁牧”一次性就淘汰牛800多头、羊2000余只,砍除欧美黑杨19000余株,挖除黄安湖全部矮围,还了长江岸线一片绿,还了长江碧水流。

“封洲禁牧”,张威自己带头淘汰牛300头,这意味着一年的收入就减少了近40万。

“黄安湖”没有了,现在全村3000多人的生产用水需要两级提水才能到达田间,生产成本直接增加不说,常常还要统筹兼顾,花费很多精力。村里为此增加了4台变压器总功率达1100千瓦。遇干旱天气,两台22千瓦的电排需要昼夜不停的抽水灌溉。

2019年6月,广兴洲镇为全省河长制现场会提供现场,并受到省长充分肯定。8月,经综合考评,荣获“全市人居环境整治优秀乡镇”,并受到表彰奖励。这既是肯定,当然更是勉励。

昔日“龙须沟”,今朝不再愁。集镇上的农贸市场,依穿镇而过的东干渠两边而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起初根本没有考虑环保。所有市场门面就直接建在渠道两边,污水、垃圾任意直接地就进入了渠道。于是,东干渠就成了“牛奶渠”、垃圾渠、臭水渠。时间一久,不但有损镇容镇貌,所释放的出来的气体非常难闻,听说还有毒,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同时,遇汛期大雨,便直接排入了洞庭湖和长江。

这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前几任党委书记也都接到过群众反映,也想过进行整治,终觉心有余而力不足一直拖着。美丽乡村建设,居民将这一情况再次反映到了龙世友这里。这无疑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是回避还是面对?辗转反侧,龙世友觉得,既然群众反应强烈,而且事关人命,还对大江大湖构成环保威胁,那就不能坐视不管。他亲自组织召开诸葛亮会议,研究解决办法。最后决定,先彻底清除陈年垃圾,再采用厢涵加盖的方式密封,阻断新的垃圾源,让渠道与生活排放物分离。几个月攻坚克难,困扰了当地居民几十年的烦心事,按预定方案实施完成。老百姓对此无不拍手叫好。

一天中午,我们在镇上一家夫妻经营的小餐馆就餐。吃完饭,就餐的人不是太多,我便同主人拉起了家常。男主人李万文,50多岁。一生当过农民,在乡镇站所上过班,后来机构改革、人员分流,他下岗后便在镇上做起了生意。三个子女都已大学毕业,分别在北京、深圳等地工作。

李万文说:过去他就在集镇的农贸市场做杂货生意,同左邻右舍吵过多次架。因为总有人将垃圾倒在他门店前的马路上,既破坏了环境卫生,又严重影响了生意。每吵一次或者骂一次,好过几天后又死恢复燃了。现在好了,整洁的街面,明亮的路灯,垃圾分类进了垃圾桶,并有人及时回收,大家也不好意思乱扔乱倒了。

渠道的排渍口是垸内积水进入大江大湖的最后关口。其环境好坏直接影响到垸内排入大江大湖的水质安全。根据《岳阳市长江排渍口整治工作方案》和君山区长江排渍口整治工作紧急会议提出的“分秒必争,超常推进”的会议要求,广兴洲镇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发动群众,对存在有隐患的三、四、五、六支渠长江排渍口迅速开展全面彻底的排查整治。清除杂草、垃圾5000余吨,新建化粪池260个、农业废弃物收集池26个,清除渠岸农作物10亩,砍伐欧美黑杨1900余株,关闭取缔有污染的蔬菜加工企业和养猪场各一家,有效地控制了入江的污染物。

联合村有三个组的村民住在四支渠边上。几十年来,牛栏猪舍偏杂屋就因地制宜搭建在渠道边,污水等排放物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进入了四支渠,最后进入了长江。

去年下半年,全村拉开打造玉河屋场环境整治攻坚战。拆除牛栏猪舍偏杂屋61栋,砍除欧美黑杨等杂树800多株,清除陈年垃圾50余车。然后新植草皮1200平方米,紫薇等花卉苗木700多株,新增塑料栅栏3000余米。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绿色走廊。本着自愿的原则,又结合各家各户特点状况,为每户量身定做了实木刻字的楹联。尤其是那红底金粉字特显喜气和颜值。

如今一条宽敞的马路贯穿东西,渠道边鲜花盛开,绿树成荫,一渠清水在微风下泛起阵阵涟漪。每到夜晚太阳能路灯亮起,爱好散步和喜欢舞蹈的村民各得其所,每個人脸上都写满了幸福的甜蜜。

2018年,广兴洲镇根据自身实际推出了“渠长制”,使每一条渠道都有了明确的生态“管家”。

团湖,是广兴洲镇的一口最大的内陆调畜湖,面积七千余亩,是亚洲最大的野生荷花成片聚生地,4A级景区。近年来,水质富氧化严重。如果任其下去,汛期排入洞庭湖的水质安全就是很大问题。这样的事,平时也很少有人在意,从来都无人过问。但是这一次,广兴洲镇环境整治在自查自纠过程中,本着不漏过一个隐患、不回避一个问题的原则,发现了这个大的水质安全隐患。

是问题就必须整改,是隐患就必须排除。2018年3月,通过采取放干原来的水充分晒湖、然后换上净水的方法,在“荷花节”前完成了水质恢复正常的工作。此后,又明确镇党委副书记为团湖湖长,加强团湖周边巡逻、督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农业种植、畜禽粪类、居民生活污染防控的情况,确保团湖水质自身不受污染的同时,保障了垸内排放到洞庭湖和长江的水质安全。

2018年8月,广兴洲镇正式将建设日处理能力3000吨的生活污水处理厂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迅速完成了厂区房屋和土地征拆工作。次年5月,又完成了土地平整等工作,6月下旬,施工单位正式进场,群众支持度高,进展非常顺利。主管网铺设按时完成,厂区建设同步跟进,10月完成厂区安装并调试到位,11月下旬进入试运行。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将排入或可能排入长江洞庭湖的集镇范围内的污水全部进行处理。

在农村,谈花海湿地,讲绿色长廊,建秀美村庄,造文化广场,在龙世友的心中,是“乡村神话”,是“诗意栖居地”,然而在很多人看来,可能觉得这是天方夜谭,是纸上谈兵或痴人说梦。因此,创意虽好,做起来困难不少,阻力很大。熟悉农村基层工作的龙世友知道:实现上述目标,既要用好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也要有迎难而上的心理准备。但他更坚信,老百姓只要得到实惠就自然会认可。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也是大自然的底色。一锹土,种下的既是树苗,也是生态文明的希望。一桶水,浇灌的既是土壤,也是绿色长江,美丽家园的梦想。沿江村党总支书记邓建辉介绍说:曾经一段时间,村上的大小事,只要通知村民做,都得付工资。而早在三个月前,在长江大堤广兴洲段的压脚平台上,很多村民就自发地给种下的花草浇水、铺遮阳布。村民段青梅则表现得更为积极。他十分期待这片既能美化环境,又能给他带来脱贫希望的花海尽快建成。

如今,种植的波斯菊、车矢菊、百日草、虞美人、蓝香芥等11种四季重生的野花,在美化家园的同时,正在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段青梅家里的土特产品也随机搭上了销售的“顺风车”。

既美化了环境,又赚到了钱,真是一举两得。广兴洲人说:“生态也是生产力。”随着旅游观光渐成气候,广兴洲人更加坚定了守护一江碧水、走生态发展之路的信心。

文明的力量

广兴洲镇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必须充分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必须依靠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借助文化的力量。

长江是一部厚重的书,翻开她的每一页都能给人仪态万方的感觉。在杜甫的笔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李白的诗中,“白波九道流雪山”;在苏东坡的词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或气势磅礴,或雄姿英发,或浩瀚苍莽。

今天,当我们置身于长江之滨的广兴洲镇,美丽风光尽收眼底。这里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同步跟进了美丽中国迈出的坚实步伐,而且人们的生态理念、环保意识有了极大的增强。著名作家徐迟连用了66个“水晶晶”,形容古运河边的家乡古镇——浙江湖州南浔。其赞美之情,无不溢于言表。如果要我连续也用66个同样的词来描绘眼前的景色,那就是“美”。天空美、大地美、长江美、蔬菜美、道路美、沟渠美、花海美、湿地美、垂柳美、碑林美、屋场美……而最美的还是这片土地上广大干部群众的的心靈之美、精神之美。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建设美丽乡村,守护一江碧水,关键时刻看的是干部,看的是党员。2019年3月24日,这一天是星期天。龙世友与沿江村村主任杨志勇、乡贤彭青松等,利用周末,走访江南片刘三秀娭毑,发现老人一直用的是屋前小路对面的旱厕,既不方便,也不卫生。大伙当即决定并随即动手为老人建了一个带三级化粪池的水冲厕所。当时一些年轻的党员表现得尤为出色。

去年初,岳阳市委提出“一线工作法”,动员全市各级党员干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龙世友等人的善举,正是对“一线工作法”的解读与实践。

王民生,是镇里一位已经退休了几年的老干部,采访中,他对我说:“龙世友调任广兴洲镇党委书记后,始终注意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走在前面。他善于调动全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干部作风有了很大变化,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大家都在想事,干事。”

广兴洲镇,近三年分来的年轻干部就有15人。在我同他们的闲聊中,有人说:龙世友简直就是个“铁人”;有人说:龙世友是个“工作狂”,工作就像打仗一样,我们年轻人都常常感觉吃不消。还有人说:龙世友将美丽乡村建设和守护一江碧水融入了他的生命。这几年,广兴洲镇差不多隔几天就有新变化,而龙书记节假日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去加班的路上。有些会议白天没时间开,只能晚上开,我们有时受不了打瞌睡,他却还精神饱满。我相信这些年轻干部的话是真实的。乡镇书记帽子不大责任大,权力不大事情多,短时间内,干成这么多事确实不容易。

农村是孕育中国悠久而灿烂文化的摇篮,也是培育中国共产党成长壮大的地方。新中国刚刚成立时,中国共产党组织农民,依靠他们集体的力量创造了改天换地的奇迹。那时候修渠打坝、建电排机埠、山上造田、湖区围垦……都是把农民组织起来。君山区的君山垸、钱粮湖垸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依靠农民群众用肩膀挑起来的。

改革开放以后,这种建设渐渐少了,一方面说明了社会的进步,是好事。但也在很多地方出现了“搬条凳子过门槛都要钱”的现象,如此失去凝聚力、没有号召力又是十分可怕的。欣慰的是,这次建设美丽乡村、守护一江碧水,老百姓得到了充分的组织与发动,并且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

红灯笼装点常青树,“黄背心”守护母亲河。2019年2月1日,广兴洲镇兴洲广场“守护一江碧水暨清洁家园我先行”万人签名活动隆重举行。这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号召力,也是广兴洲镇历史上,又一个激动人心而且激情燃烧的时刻。

村民杨朝新说:“这么大规模的集体活动,已经多年不见,其实自家门前屋后、长江岸线、堤上堤下都是我们的家园,确实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在长江大堤上,几十名身着黄背心的志愿者,正在向参加活动的群众散发守护一江碧水的倡议书。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动员全镇村民,上下一心,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打造整洁有序、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守护好一江碧水。”龙世友道出了活动举办的初衷。

“年复年年年花香鸟语,岁增岁岁岁人寿年丰。”活动现场,镇退休干部、君山区书法协会会员刘权维现场挥毫泼墨,引来众人点赞。73岁的刘权维说:“每年我都要书写500余副楹联,用文字把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今天能将自己的春联奖励给清洁长江的有功之臣,我感到很光荣。”

古人云:“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在广兴洲镇,党委办公秘书任少武给我看了一份全镇评选“新乡贤”推荐审核表,让我很震撼。成益兵,经商,修路修桥捐款2.8万元,十年扶贫助学捐款5万余元;李政超,捐款2万元,安装路灯18盏;周岳辉,捐款7万元为村里修路,并捐献花卉200平方米;余泽华,帮助贫困人群并捐款5000元。龚道平,经商,帮村里硬化道路和沟渠各2万米;黄可,支持村里公路建设和路灯安装共14万元,还带领团湖村村支两委党员外出参观学习;邹彬,筹资12万元修建聚金桥……

原洪市村民王建新,改革开放之后,脚上带着泥土进了城。发家致富的王建新,一直情系家乡,近4年来,每年春节,都抽时间回来,给原住地夏家台子65岁以上老人送去一份丰厚的年礼,送上一份真诚的祝福,从未间断。

去年下半年,王建新为了给父老乡亲提供一个休闲健身的场地,捐资七万元,建起了“恋乡园”。

乡友徐建宇,南京大学教授,义务为村里做了长江岸线生态休闲旅游规划。

正是这些善举,汇聚成了广兴洲镇美丽乡村建设和守护一江碧水的巨大力量。

在广兴洲镇的所见所闻,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在广兴洲镇这艘驶向乡村振兴的航船上,没有坐享其成的乘客,也沒有事不关己的看客。你、我、他,全镇所有的干部群众,都是划桨者、搏击者。大家喊着同一个号子,朝着同一个方向,形成同一种力量,正扬帆起航驶向梦想的远方。

在合兴村党支部书记邹立琼看来,开展环境整治攻坚过程中,赢得村民的真正理解和认同、帮助他们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起,最初是一件有些伤神甚至要面对很多冷嘲热讽的事。

“平时,我们村干部走村串户,就时有村民说,村上到处乱七八糟,你们这些党员干部怎么也不管管?一边抱怨一边把垃圾就直接倒入了渠道。当我们下定决心要进行环境整治时,他们又说,农村毕竟不是城市,千百年来就是这样,要那么干净干什么?”回忆起这些过往经历,邹立琼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我们毕竟是面对鲜艳的党旗宣过誓的人,不能做群众的尾巴。是党员就得站在前面,是干部就得担起责任。”邹立琼这样说:“你说你的,我干我的,党员干部先自己动手。有的人家房前屋后不愿意打理,一些年轻党员就撸起袖子,直接帮助打理。这样一次、两次地干过,那些思想落后,行动迟缓的村民,觉得很不好意思,再也坐不住了。于是从“岸上观火”转而“下水游泳”,袖手旁观的,看热闹的,说风凉话的,渐渐地就成了主力军。

在广兴洲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的基层组织,哪里就有党的工作。正是这种你呼我应,你干我上的引领效应,党心赢得了民心,初心深入了人心。

今日广兴洲,“田成方,路成网,渠道清泓绕村庄;绿色菜,红瓦房,万亩野荷压群芳。”

是的,这里水清岸绿、河畅景美;鸡鸣犬吠,群鸽飞舞;这里野鸭悠游,天鹅来栖,麋鹿奔跑,江豚微笑。特别是整治之后的长江岸线,仿佛就是舞动的彩色丝带。从靠水吃水,到养水富水,美丽家园又重新回到了身边。

龙世友介绍说:“去年,拥有长江岸线5.2公里的沿江村,入选湖南省‘美丽乡村创建村,吸引省内28个团队、800余人前来取经,破解沿江村民的‘幸福密码。”

广兴洲镇,这些年来十分重视文化建设,镇里有文联、作协、诗协、楹联协会等。文化机构健全,活动开展经常。还办有自己的纸质刊物“野荷”,是全国文明乡镇、全国一村一品(蔬菜)示范镇、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之乡。

君山胜境甲天下,

洞庭风光美如画,

幸福生活甜如蜜,

神州盛开致富花。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一个领导爱学习,这个地方一定会有前途。龙世友是个酷爱学习的人。这一点很不容易,确实难能可贵。因为乡镇的事务很多,大都需要亲历亲为。而龙世友说:“要干一番事业,要当好一个地方的领头人,并不在于你原来有多少知识,而在于有能够随时随地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为自己所用的能力,那样就能助力于你所做的事业。”

广兴洲镇这些年,非但没有因为建设美丽乡村,守护一江碧水影响经济的发展,反而美丽乡村建设更加激发了全镇人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一江碧水、满目净土。这是一次华丽转身的完美。

乡村巨变,岁月峥嵘;秋染大地,丰收在即。广兴洲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了如此多的事,变化如此之大,是源于“初心”与民心的相融,“两心”相映,便成就了大业。我想,广兴洲镇不只是打造了梦一般的美丽家园,更重要的是凝聚了全镇所有人守护好一江碧水、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伟大力量,颠覆了几千年来旧的落后的思想观念和不良的行为习惯,而这种已经渗透于每个人灵魂、流淌在每个人血液中的新时代生态文明的理念、崇高的道德准则,正在成为全镇人民坚持不变的真正财富。

责任编辑/魏建军

猜你喜欢

碧水长江
杨优秀
长江掠影
熊长江
大疫
晚舟
碧水公园
黄州遗爱湖
碧云深
长江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