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中对幼儿道德教育
2019-01-03蔡显红
蔡显红
摘要:幼儿全面发展应突出德育的地位,幼儿德育要在生活实际中从常规教育入手。教师要在孩子面前展现良好的师德,注重用自身道德行为影响熏陶孩子;也要利用家庭教育资源进行一致性教育。能用榜样和激励措施强化对幼儿道德教育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和文明和谐班级集体。学习《纲要》、《指南》、《标准》、《规范》及相关教育家的理论,明确教育的任。教幼儿从做人学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活常规 ; ;教师熏陶; ;家庭资源; ;榜样激励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早期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但大多数人认为早期的教育就是唱、跳、读、写、算、画之类的,而忽视了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教育家说过:“一个学生学习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心理、思想不健康是个危险品。”现在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孩子们生活水平现代化,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觉来闭眼无忧无虑。生活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中如果不好好对孩子进行教育,孩子就有可能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幼儿由于年龄小,可塑性强,我们的教育必须从孩子抓起。所以对幼儿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是当前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要素。作为一线的幼儿教师,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道德教育从生活常规入手
品德教育不仅能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使之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且是一切活动正常进行的保证。幼儿期是良好道德萌芽的时期,抓好幼儿期品德教育,能为幼儿今后的成长打好坚实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幼儿园常规教育中去。
从常规教育入手,把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在一日生活中我们要充分合理的制定各项常规,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教育幼儿遵守常规,促使幼儿从实际出发,坚持一惯性,形成生活独立性及行为自制、自律的品质。在生活中渗透德育侧重于培养幼儿独立自主,自主自立的自信心、热爱劳动的观点及态度、勤俭节约、合作谦让、共同分享等品质。在集体活动常规中注重培养幼儿学习使用礼貌用语。在日常劳动常规中注重培养幼儿从小学习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幼儿参与劳动,培养爱劳动的态度和责任感。平时我们还要求幼儿做到说话轻轻、走路轻轻,玩玩具时轻轻拿、吃饭或吃点心时要求做到“三净”即碗里(盘里)干净、桌上干净、地上干净,要“光盘”。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这些常规的教育内容都没有脱离生活实际,都在幼儿的德育内容中。
二、教师自身道德熏陶幼儿
为了使幼儿德育更好地发展,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影响熏陶孩子大量的资料显示“以身作则”是德育教育中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代的教育家他们非常重视这种教育:如,二千多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在德育教育中的示范表率;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以身作则”的思想,并加以发挥,认为君子“修其身而天下平”;大教育家朱熹主张“上行下效,捷于影响”。可见,“以身作则”的巨大影响力。幼儿正处在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有着天然的向师性,模仿能力强,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幼儿的眼中。我们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应当是高大的圣洁的在他们的面前,一点也马虎不得。
如今的幼儿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他们开始不轻信、不盲从,他们往往会用心看待教师的言行对自己的亲疏,他们用自己的眼睛来判断教师的表情,以教师的行为来验证教师说理的正确性,然后来决定接受与否。“亲其师,信其道”,幼儿对教师信任能转化为幼儿成长的强大内部动力。因此,既要言教,更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以身立德,为人师表,以身正人,以行导人,就会使自己所进行的德育有更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三、利用家庭资源进行道德教育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幼儿成长的摇篮。原国家教委、全国妇联颁布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中指出:“重在教育做人,提高子女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子女遵守社会公德习惯,增强子女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们要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家庭教育资源。
日常生活中,家长要对孩子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激发孩子劳动的热情,培养孩子劳动的的兴趣。同时家长还可以利用家庭结构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的教育。帮助幼儿掌握与不同的人交往技巧,提高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节假日的时候,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热爱家乡的教育;可以带孩子参观博物馆,观看教育电影,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家长还可以带孩子去一些公共的场合对孩子进行爱学习、保护环境、文明礼貌的教育;在一些特殊的日子如:中秋节、重阳节、清明节、三八妇女节、父亲节、母亲节对孩子进行情感的教育。使他们既感受到节日气氛中亲人团聚的美好时光,有感受到悲伤痛苦中失去亲人的悲痛,懂得生命的宝贵,充实幼儿的情感世界。
四、榜样和激励强化道德教育
榜样是幼儿道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途径和方法,是幼儿成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与幼儿之间交往最多,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同伴群体的榜样示范作用,通过与同伴的亲身体验,促进幼儿自我发展。如:在游戏中幼儿学会了讲文明,懂礼貌,会合作。总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各项德育内容中都聽为幼儿树立榜样的“标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中的规则则是对幼儿不良行为的最好的约束和纠正。教育幼儿分辨是非美丑,应有必要的激励机制、适时的奖励和必要的“惩罚”。我们应当多奖励少惩罚。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都希望自己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哪怕是短短的一句温暖话。因此,无论精神奖还是物质奖在道德教育中都具有积极意义的。在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幼儿也难免会犯“错误”,这时教师可对幼儿进行必要的“惩罚”。但在“惩罚”的时候教师要有分寸,要把握一个度。批评幼儿的时候要注意场合以理服人,以情动人。防止挫伤幼儿的自尊心,点到为止,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让幼儿乐于接受,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班级集体更加文明和谐。
道德教育及幼儿良好常规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长期的教育熏陶。因此我们必须从幼儿开始抓,做深入细致的工作,还要在各教育教学领域中渗透德育,注重保教结合。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通过长期的努力和坚持不懈,孩子们一定能形成良好的品德和性格,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解读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