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的调查分析

2019-01-03蒋睿珈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年12期
关键词:源头垃圾分类

蒋睿珈

(南京市中华中学 江苏南京 210019)

引言

垃圾分类,是指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垃圾分类收集,按照指定时间、种类,将分类后的垃圾放置于指定地点,由垃圾车予以收取,或投入适当回收系统。垃圾的科学分类是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基础[1-3],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和处理是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重点。

2000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桂林等8个城市作为国内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开展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探索和尝试,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进行分类收集。

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调查分析-以南京为例

1.1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调查分析

南京市于2011年底启动了垃圾分类试点,为了了解城市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施的效果,促进市民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做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的建设工作,中国南京网于2016年9月9日至2016年10月8日就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问题进行了调查[4],调查情况见表1和图1-4所示。

表1 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问题调查人员基本情况表

调查参与人数共计319人,其中男性151人,女性168人,分别占总人数的47.34%和52.66%。文化程度方面统计调查了314人,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222人,占调查总数的70.7%,其余92人为高中及大专文化程度,占29.30%。被调查人群在南京长期居住生活的人数(时间5年以上)占比达到75%以上,如表1所示,说明本次调查的具有充分的居民代表性。

所有参与调查的人对垃圾分类管理都持积极肯定的态度,如图1所示。但图2调查结果表明,对生活垃圾分类非常了解的人数只有24.84%,导致大多数人在生活中并不能完全准确地判断垃圾的类别,使得垃圾分类收集的实施效果有限。另外,图3对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的调查说明,垃圾分类回收设施配置没有及时跟上,不利于垃圾分类回收的实施效果。

图1 生活垃圾分类的管理调查

日常生活中,个人对生活垃圾分类的习惯性处理的调查统计如图4,调查表明:良好的垃圾分类回收习惯还完全没有成为城市居民的自觉行为。

图2 生活垃圾分类的了解调查

图3 垃圾分类回收装置了解调查

图4 个人垃圾回收分类习惯调查

1.2 存在的问题

城市居民的绝大多数都对垃圾分类持支持态度。但垃圾分类收集进展缓慢,分类回收的效果还不如人意,最重要的原因是“人们难以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其中垃圾回收的硬件设施不匹配是妨碍垃圾分类收集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和习惯养成及实施效果,与垃圾的源头分类和设施设备的合理配置有着密切的联系,但目前在源头分类收集存在的问题有:

(1)家庭与社区垃圾分类装置的缺乏和配置不合理。目前居民家庭中基本都使用无分类功能的垃圾桶,难以引导和培养家庭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意识和习惯,也无法保证在家庭源头做到垃圾分类。另外,分类垃圾桶多分布在市中心等公共场所,在社区、居民小区等场所相对较少,造成垃圾分类与垃圾的收运相脱节。

(2)生活垃圾的源头分类意识和知识有待提升。相当大比例的城市居民家庭对垃圾分类知识掌握不充分,以致放弃对家庭生活垃圾的分类堆放,难以在源头保证垃圾的分类效果。

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城市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有助于城市居民在源头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投放,保证垃圾分类回收的实施效果。

结语

加强生活垃圾的源头分类和收集,是实现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保证,因此建议:

(1)持续加强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引导,让越来越多的居民了解垃圾分类的知识,知道垃圾该如何分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形成对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共识。

(2)提供家用分类垃圾回收装置,改进社区垃圾分类装置的配置。探索利用政府补贴的形式,通过小区物业发放家用垃圾分类回收桶,实现家庭生活垃圾的源头分类。另外,通过政府补贴,由城管与社区负责对居民小区配备垃圾分类回收设施,保证生活垃圾的收集和转运的分类。

通过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源头加强和提升垃圾分类收集的实施效果,再结合垃圾分类的转运、处理等环节的统筹协调推进,将会有利于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实施效果,实现垃圾分类回收目标。

猜你喜欢

源头垃圾分类
垃圾去哪了
分类算一算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向源头学诗艺
常回源头看看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抓源头 技术改造关键环节
倒垃圾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